一种热流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464475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18 15: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流道系统,涉及热流道结构技术领域,包括主唧咀、分流板、热咀及发热圈,主唧咀与热咀分别连接于分流板两侧,发热圈包括第一加热圈及第二加热圈,热咀包括第一咀身及与第一咀身一端连接的第二咀身,第一咀身另一端与分流板连接,第一加热圈安装于第一咀身上,第二加热圈安装于第二咀身上,第二咀身外径小于第一咀身外径,第二咀身的长度是第一咀身长度的

A hot runner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ot runner system, which involves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 hot runner structure, including a main pump, a splitter plate, a hot nozzle and a heating ring. The main pump and the hot nozzle are connected to the two sides of the split plate respectively. The heating ring includes the first heating ring and the two heating ring, which includes the first nozzle and the first end of the nozzle. Two Tsui body, the other end of the first body is connected to the split plate. The first heating ring is mounted on the first Tsui body. The second heating ring is mounted on the second Tsui body. The outer diameter of the second nozzle is less than the outer diameter of the first Tsui, and the length of the second Tsui body is the length of the first Tsui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流道系统
本技术涉及热流道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热流道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注塑成型技术的发展,热流道系统将更加广泛的运用于注塑模具中,热流道系统中热咀的咀身基本上都是统一直径,这种热咀结构简单,便于加工,使用范围很广泛。但是,针对一些塑胶产品不大的倒装模系统,定模及动模部分需要很大的开孔才能与热咀相匹配,若动模的开孔过大,很容易与动模的结构相干涉。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目前一些塑胶产品不大的倒装模系统,定模及动模部分需要很大的开孔才能与热咀相匹配,若动模的开孔过大,很容易与动模的结构相干涉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热流道系统,包括主唧咀、分流板、热咀及发热圈,所述主唧咀与所述热咀分别连接于所述分流板两侧,所述发热圈包括第一加热圈及第二加热圈,所述热咀包括第一咀身及与所述第一咀身一端连接的第二咀身,所述第一咀身另一端与所述分流板连接,所述第一加热圈安装于所述第一咀身上,所述第二加热圈安装于所述第二咀身上,所述第二咀身外径小于所述第一咀身外径,所述第二咀身的长度是所述第一咀身长度的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咀身的外径为27mm,所述第二咀身的外径为19~25mm。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咀身的外径为22mm。进一步地,所述分流板内设置有第一流道,所述热咀上设置有第二流道,所述第二流道与所述第一流道连通。进一步地,所述热咀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流道连通的第三流道,所述第二流道设置于所述第一咀身内,所述第三流道设置于所述第二咀身内。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流道直径为11~13mm。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流道直径为8~10mm。进一步地,所述热咀还包括咀头,所述咀头安装于所述第二咀身的前端。进一步地,所述热咀还包括咀芯,所述第二咀身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三流道连通的安装槽,所述咀芯一端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咀芯另一端被套接于所述咀头。进一步地,所述热咀还包括封胶垫,所述封胶垫套接于所述咀头,且所述封胶垫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咀身及咀头连接。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热咀分为第一咀身及第二咀身,第二咀身外径小于第一咀身外径,将第一咀身做粗,定模上相应的开孔做大,第二咀身做小,动模上的开孔也做小,可以有效避免动模的结构干涉。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热流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热咀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主唧咀;20、分流板;21、第一流道;30、热咀;31、第一咀身;311、第二流道;32、第二咀身;321、第三流道;33、咀头;34、咀芯;35、封胶垫;40、发热圈;41、第一加热圈;42、第二加热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如图1-2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热流道系统,该热流道系统包括主唧咀10、分流板20、热咀30及发热圈40,发热圈40与热咀30连接,发热圈40为热咀30提供热量,主唧咀10与热咀30分别连接于分流板20两侧,发热圈40包括第一加热圈41及第二加热圈42,模具(图中未示出)包括定模(图中未示出)及动模(图中未示出),热流道系统安装于模具的开孔(图中未示出)内,开孔贯穿于定模及动模,热咀30包括第一咀身31及与第一咀身31一端连接的第二咀身32,第一咀身31套接于定模上相对应的开孔,第二咀身32套接于动模上相对应的开孔,第一咀身31另一端与分流板20连接,第一加热圈41安装于第一咀身31上,第二加热圈42安装于第二咀身32上,第一加热圈41与定模上的开孔相对应,第二加热圈42与动模上的开孔相对应,这样的设计结构减少了动模上的开孔直径,有效避免了动模的结构干涉,本实施例中第二咀身32外径小于第一咀身31外径,第二咀身32的长度是第一咀身31长度的这样可以有效增加整个热咀30的强度。通过将热咀30分为第一咀身31及第二咀身32,第二咀身32外径小于第一咀身31外径,将第一咀身31做粗,定模上相应的开孔做大,第二咀身32做小,动模上的开孔也做小,可以有效避免动模上的结构干涉。本实施例中第一咀身31的外径为27mm,第二咀身32的外径限定为19~25mm,第一咀身31与第二咀身32一体成型,并通过一斜面作为过渡连接,第一咀身31比一般热流道系统上的咀身要粗,这样的结构主要是为了加大第一咀身31的强度,进而增大整个热咀30的强度。为了保证热咀30强度,热咀30整体直径必需加大加粗,但是动模上有很多镶件和顶针,开孔太大会对动模的整个结构有干涉,本实施例中的热咀30把定模上的开孔做大,动模部分开孔减小,对于小件产品来说即保证了倒装模长热咀30的强度问题,也达到了开孔小的效果,动模上的开孔具体可以减小10mm左右,从而解决了热咀30开孔受限的问题,本实施例中第二咀身32的外径为22mm。分流板20内设置有第一流道21,热咀30上设置有第二流道311,第二流道311与第一流道21连通,成型时,注塑材料由注塑机的炮筒对准主唧咀10的主进料口,将熔融的溶胶送入热流道的分流板20内,再通过分流板20上的第一流道21入热咀30的第二流道311内,然后再通过热咀30的出胶口(图中未示出)进入模具的型腔内,充分填充型腔完成注塑过程,再经保压及冷却之后将形成塑胶产品。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热咀30上还设置有第三流道321,第三流道321与第二流道311连通,第二流道311设置于第一咀身31内,第三流道321设置于第二咀身32内,由于第二咀身32小于第一咀身31的外径,若第三流道321的直径与第二流道311的直径相同,第二咀身32的强度将会降低,倒装模热流道系统内溶胶的压力却很大,在大的压力作用下,第二咀身32甚至会断裂,故第二流道311的直径比一般热咀30直径都要大,这样可以达到缓解溶胶压力的效果。第二流道311直径为11~13mm,第三流道321直径为8~10mm,本实施例中第二流道311直径为12mm,第三流道321直径为9mm。热咀30还包括咀头33,咀头33安装于第二咀身32的前端,第二咀身32与咀头33为螺纹连接,咀头33具有隔热的作用,可以用于减少热咀30上的热量损失,保证热咀30前端的温度长期保持在一种稳定状态。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热咀30还包括咀芯34,第二咀身32上还设置有安装槽(图中未示出),安装槽与第三流道321连通,咀芯34一端安装于该安装槽内,咀芯34另一端被套接于咀头33的内侧面。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热咀30还包括封胶垫35,封胶垫35套接于咀头33的外侧面,且封胶垫35两端分别与第二咀身32及咀头33连接,其中,封胶垫35其中一侧抵至于第二咀身32,封胶垫35另一侧被咀头33外侧凸起部分所固定,封胶垫35具有封胶和隔热的作用,封胶垫35可以用来减少热咀30上的热量损失,防止热量传到动模上。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流道系统,包括主唧咀、分流板、热咀及发热圈,所述主唧咀与所述热咀分别连接于所述分流板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圈包括第一加热圈及第二加热圈,所述热咀包括第一咀身及与所述第一咀身一端连接的第二咀身,所述第一咀身另一端与所述分流板连接,所述第一加热圈安装于所述第一咀身上,所述第二加热圈安装于所述第二咀身上,所述第二咀身外径小于所述第一咀身外径,所述第二咀身的长度是所述第一咀身长度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流道系统,包括主唧咀、分流板、热咀及发热圈,所述主唧咀与所述热咀分别连接于所述分流板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圈包括第一加热圈及第二加热圈,所述热咀包括第一咀身及与所述第一咀身一端连接的第二咀身,所述第一咀身另一端与所述分流板连接,所述第一加热圈安装于所述第一咀身上,所述第二加热圈安装于所述第二咀身上,所述第二咀身外径小于所述第一咀身外径,所述第二咀身的长度是所述第一咀身长度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流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咀身的外径为27mm,所述第二咀身的外径为19~25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流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咀身的外径为22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流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板内设置有第一流道,所述热咀上设置有第二流道,所述第二流道与所述第一流道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鹏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麦士德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