纱线气动聚集装置的网格圈张力机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43725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紧密纺纱机的纱线气动聚集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纱线气动聚集装置的网格圈张力机构,包括支座、弹簧和张力杆,所述的支座上对称设有两个支承柱,上部具有挡块的支承柱分别插装在张力杆座对应的两个安装孔内,套装在支承柱上的弹簧分别顶在支座和张力杆座上,张力杆能自由转动的连接在张力杆座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装在张力杆座上的张力杆能自由转动,运行过程中的网格圈与张力杆滚动接触,因此大大降低网格圈与张力杆的摩擦阻力,提高了网格圈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紧密纺纱机的纱线气动聚集装置,尤其是涉及一 种纱线气动聚集装置的网格圈张力机构。技术背景紧密纺纱机在纺纱三角区增加了一个毛羽聚合机构,毛羽聚合机构由 负压管和套装在负压管上表面密布气孔的网格圏组成。负压管一侧的管壁上开有多个气流导向槽,多个网格圈分别套装在负压管的每个气流导向槽 上,而每一个气流导向槽对应一根纱线。当负压管与负压源相通,纱线通 过网格圈时使纱线上的毛羽贴附在网格圈上,在管内负压作用下,纱线的 毛羽随着网格圈的转动,在自捻过程中将毛羽缠绕在纱线上,大幅度减少 纱线表面的毛羽,使纱线表面清晰光滑,增加纱线的强度。由于受材料、 制造等原因的影响,网格圈周长难以保证,因此随罗拉一起转动中的网格 圈由一个张力机构支承,通过张力机构使套装在负压管上的网格圈以保持 恒定的张紧力。但目前公开的张紧机构由张力支座、弹簧和张力杆构成, 张力支座与张力杆之间设有弹簧,通过弹簧来调整网格圈的张力,但张力 杆是连接在张力支座上,在网格圏运行过程中,由于网格圈与张力杆是磨 擦接触,增加了网格圈运行中的磨擦阻力,加速了网格圈的磨损。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降低网格 圈的运行磨擦阻力,延长网格圈使用寿命的纱线气动聚集装置的网格圈张 力机构。本技术为达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纱线气动聚集装置的 网格圈张力机构,包括支座、弹簧和张力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座上 对称设有两个支承柱,上部具有挡块的支承柱分别插装在张力杆座对应的 两个安装孔内,套装在支承柱上的弹簧分别顶在支座和张力杆座上,张力 杆能自由转动的连接在张力杆座上。本技术的张力杆座连接在支座上,而张力杆能自由转动的连接在 张力杆座上,张力杆座与支座之间又设有弹簧,通过弹簧调节网格圏的张 紧力,解决因网格圏的张力波动而引起网格圏运行滞后或打滑现象。另外, 本技术的张力杆与张力杆座可相对转动,使网格圈能与张力杆之间为 滚动接触,因此在网格圈运行过程中,能大大降低网格圈与张力杆之间的 磨擦阻力,提高网格圈的使用寿命。國翻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纱线气动聚集装置的网格圈张力机构安装在负压管 上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网格圈张力机构的立体图。图5是本技术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其中l一负压管,2—驱动罗拉,3—网格圈,4一支座,5—支承柱, 6—张力杆座,7—销轴,8—-张力杆,9—弹簧,10~轴套。 具体实旆方式如图1所示的纱线气动聚集装置的网格圈张力机构,包括支座4、弹 簧9和张力杆8,支座4安装在负压管1的安装槽内,负压管l内的空腔 通过吸气接头与负压源相通,网格圈3套装在负压管1和张力机构上并位 于各气流导槽处,驱动罗拉2带动网格圈3转动。见图2所示,支座4上 对称设有两个支承柱5,支承柱5分别插装在张力杆座6对应的两个安装 孔内,支承柱5的上部具有挡块,套装在支承柱5上的弹簧9则分别顶在 支座4和张力杆座6上,通过挡块使张力杆座6在上、下移动过程中不会 脱开支座4,张力杆8则能自由转动的连接在张力杆座6的安装孔内。见 图2 4所示,本技术的张力杆8松套在销轴7上,张力杆8位于张 力杆座6的一侧设有轴肩,而销轴7的两端则固定连接在张力杆座6的安 装孔内,由于张力杆8能沿销轴7自由的转动,使套装在负压管l的网格 圏3与张力杆8滚动接触,而大幅度降低网格圏3的磨擦阻力,并通过弹 簧9使各网格圈3稳定的运行,而保证各股纱线的质量。见图5所示,是本技术另一结构的网格圈张力机构,该张力杆8 的两端分安装轴套10内并能自由转动,而轴套10则固定连接张力杆座6 的安装孔内,张力杆8位于张力杆座6的一侧设有轴肩,张力杆8在两轴 套10内能自动转动,同样使网格圈3与张力杆8实现滚动接触,而降低 网格圈3的运行阻力。本技术的张力杆8的两端还可安装在轴承内并能自由转动,而轴 承则固定张力杆座6的安装孔内,该轴承可采用滚针轴承, 一样能使张力 杆8相对于张力杆座6自由转动,降低网格圈3的运行阻力。权利要求1、一种纱线气动聚集装置的网格圈张力机构,包括支座(4)、弹簧(9)和张力杆(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座(4)上对称设有两个支承柱(5),上部具有挡块的支承柱(5)分别插装在张力杆座(6)对应的两个安装孔内,套装在支承柱(5)上的弹簧(9)分别顶在支座(4)和张力杆座(6)上,张力杆(8)能自由转动的连接在张力杆座(6)上。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纱线气动聚集装置的网格圈张力机构,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张力杆(8)松套在销轴(7)上,销轴(7)的两端分 别固定连接在张力杆座(6)的安装孔内。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纱线气动聚集装置的网格圈张力机构,其 特征在于所述张力杆(8)的两端分别安装在轴套(10)内并能自由转 动,轴套(10)固定连接张力杆座(6)的安装孔内。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纱线气动聚集装置的网格圈张力机构,其 特征在于所述张力杆(8)的两端安装在轴承(11)内并能自由转动, 轴承(11)固定连接在张力杆座(6)的安装孔内。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纱线气动聚集装置的网格圈张力 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力杆(8)位于张力杆座(6)的一侧设有轴肩。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紧密纺纱机的纱线气动聚集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纱线气动聚集装置的网格圈张力机构,包括支座、弹簧和张力杆,所述的支座上对称设有两个支承柱,上部具有挡块的支承柱分别插装在张力杆座对应的两个安装孔内,套装在支承柱上的弹簧分别顶在支座和张力杆座上,张力杆能自由转动的连接在张力杆座上。本技术安装在张力杆座上的张力杆能自由转动,运行过程中的网格圈与张力杆滚动接触,因此大大降低网格圈与张力杆的摩擦阻力,提高了网格圈的使用寿命。文档编号D01H5/72GK201031280SQ200720036760公开日2008年3月5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27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27日专利技术者峰 廖, 张长乐, 陈万林 申请人:常州市同和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纱线气动聚集装置的网格圈张力机构,包括支座(4)、弹簧(9)和张力杆(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座(4)上对称设有两个支承柱(5),上部具有挡块的支承柱(5)分别插装在张力杆座(6)对应的两个安装孔内,套装在支承柱(5)上的弹簧(9)分别顶在支座(4)和张力杆座(6)上,张力杆(8)能自由转动的连接在张力杆座(6)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长乐陈万林廖峰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同和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