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复式数控有芯纱团张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962502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2 14: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往复式数控有芯纱团张力装置,包括安装板、纱团芯轴、水平导丝轮、平衡导丝轮、两个定向导丝轮、换向导丝轮、张力调节气缸、出口导丝轮、伺服电机、位移传感器感应圈和位移传感器定尺;纱团芯轴贯穿设于安装板左上方,水平导丝轮设于纱团芯轴左下方,伺服电机设于纱团芯轴上,且位于安装板未设置水平导丝轮的一侧,换向导丝轮、平衡导丝轮、出口导丝轮、水平导丝轮、纱团芯轴的轴线相互平行,两个定向导丝轮相互平行、朝向安装板的上方,且垂直于出口导丝轮的轴线;平衡导丝轮中部连接张力调节气缸,其下部活动连接位移传感器感应圈,位移传感器感应圈通过杆件连接位移传感器定尺。本张力装置工作效率高、成本低、张力控制精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复合材料缠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往复式数控有芯纱团张力装置
技术介绍
缠绕成型工艺是将浸过树脂胶液的连续纤维(或布带、预浸纱)按照一定规律缠绕到芯模上,然后经固化、脱模,获得制品。复合材料纱线在缠绕过程中,因为纱线自身薄弱不均匀,或者被缠绕工件表面不光滑,或者缠绕工艺设计不合理,或者其他原因,均可能导致纱线缠绕时张力产生波动,若不将其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便可能使加工出的产品不合格,具体表现可能为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升高、严重的会使被缠绕工件达不到设计强度,产生安全隐患。故本领域需要一种工作效率高、成本低、张力控制精确的纱团张力控制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有芯纱团张力装置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工作效率高、成本低、张力控制精确的往复式数控有芯纱团张力装置。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往复式数控有芯纱团张力装置,包括安装板、纱团芯轴、水平导丝轮、平衡导丝轮、两个定向导丝轮、换向导丝轮、张力调节气缸、出口导丝轮、伺服电机、位移传感器感应圈和位移传感器定尺;所述纱团芯轴垂直贯穿设于所述安装板左上方,所述水平导丝轮垂直设于所述纱团芯轴左下方,所述伺服电机设于所述纱团芯轴上,且位于所述安装板未设置所述水平导丝轮的一侧,所述换向导丝轮、所述平衡导丝轮、所述出口导丝轮、所述水平导丝轮、所述纱团芯轴的轴线相互平行,两个定向导丝轮相互平行、朝向所述安装板的上方,且垂直于所述出口导丝轮的轴线;所述换向导丝轮的圆柱表面的下方与所述平衡导丝轮的圆柱表面的上方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出口导丝轮的圆柱表面的上方和所述平衡导丝轮的圆柱表面的下方处于同一水平面,且所述换向导丝轮和所述出口导丝轮位于所述安装板右侧,所述平衡导丝轮位于所述安装板左侧,且所述平衡导丝轮可沿所述安装板板面左右滑动地设置,所述纱团芯轴、所述水平导丝轮、两个所述定向导丝轮、所述换向导丝轮、所述出口导丝轮均设置为沿各自轴线旋转;所述平衡导丝轮中部通过连杆连接所述张力调节气缸,其下部活动连接所述位移传感器感应圈,所述位移传感器感应圈通过杆件连接所述位移传感器定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张力调节气缸为低摩擦气缸。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平衡导丝轮、所述换向导丝轮和所述出口导丝轮的圆柱面两侧边缘均带有凸起。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张力调节气缸的压力为0.3MPa~0.7MPa。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水平导丝轮的长度不小于所述纱团芯轴的长度,所述换向导丝轮、所述平衡导丝轮、所述出口导丝轮的长度均小于所述纱团芯轴的长度。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两个定向导丝轮一侧的两个端面圆心连线的中点与所述换向导丝轮长度方向的中点平齐。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平衡导丝轮、所述换向导丝轮与所述出口导丝轮的安装高度一致,且半径相等。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水平导丝轮、平衡导丝轮、定向导丝轮、换向导丝轮和出口导丝轮均为铝合金滚轮,且表面均镀有耐磨涂层。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传统的张力控制装置未采用伺服电机、而本技术方案采用伺服电机和张力调节气缸的配合,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张力控制反馈快,且气缸采用低摩擦气缸,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2、本技术方案采用简单的安装板,加上水平导丝轮、定向导丝轮、换向导丝轮、平衡导丝轮和出口导丝轮,再和伺服电机、张力调节气缸、位移传感器配合控制张力,各导丝轮均价格低廉、且张力调节气缸、伺服电机、位移传感器也属于标准件,价格便宜,故总体成本较低。3、本技术方案采用伺服电机和张力调节气缸配合控制张力,采用位移传感器检测平衡导丝轮的位移,平衡导丝轮的位移即体现了纱线的张力,当纱线的张力过大时,位移传感器即将信号传至伺服电机,伺服电机即按要求放松纱线,纱线上的张力即得以减小;当纱线张力过小时,位移传感器即将信号传至伺服电机,伺服电机旋转收紧纱线,纱线上的张力即得以增大,从而总体上确保纱线张力恒定,使缠绕质量优良,故本技术方案即有张力控制精确的有益效果。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往复式数控有芯纱团张力装置的主视图;图2是图1中往复式数控有芯纱团张力装置的俯视图;图中:1、安装板,2、纱团芯轴,3、水平导丝轮,4、平衡导丝轮,5、定向导丝轮,6、换向导丝轮,7、张力调节气缸,8、出口导丝轮,9、伺服电机,10、位移传感器感应圈,11、位移传感器定尺;01、纱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技术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同时参阅图1和图2,一种往复式数控有芯纱团张力装置,包括安装板1、纱团芯轴2、水平导丝轮3、平衡导丝轮4、两个定向导丝轮5、换向导丝轮6、张力调节气缸7、出口导丝轮8、伺服电机9、位移传感器感应圈10和位移传感器定尺11。所述纱团芯轴2垂直贯穿设于所述安装板1左上方,所述水平导丝轮3垂直设于所述纱团芯轴2左下方,所述伺服电机9设于所述纱团芯轴2上,且位于所述安装板1未设置所述水平导丝轮3的一侧,所述换向导丝轮6、所述平衡导丝轮4所述出口导丝轮8、所述水平导丝轮3、所述纱团芯轴2的轴线相互平行,两个定向导丝轮5相互平行、朝向所述安装板1的上方,且垂直于所述出口导丝轮8的轴线。所述换向导丝轮6的圆柱表面的下方与所述平衡导丝轮4的圆柱表面的上方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出口导丝轮8的圆柱表面的上方和所述平衡导丝轮4的圆柱表面的下方处于同一水平面,且所述换向导丝轮6和所述出口导丝轮8位于所述安装板1右侧,所述平衡导丝轮4位于所述安装板1左侧,且所述平衡导丝轮4可沿所述安装板1板面左右滑动地设置,所述纱团芯轴2、所述水平导丝轮3、两个所述定向导丝轮5、所述换向导丝轮6、所述出口导丝轮8均设置为沿各自轴线旋转。所述平衡导丝轮4中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往复式数控有芯纱团张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1)、纱团芯轴(2)、水平导丝轮(3)、平衡导丝轮(4)、两个定向导丝轮(5)、换向导丝轮(6)、张力调节气缸(7)、出口导丝轮(8)、伺服电机(9)、位移传感器感应圈(10)和位移传感器定尺(11);所述纱团芯轴(2)垂直贯穿设于所述安装板(1)左上方,所述水平导丝轮(3)垂直设于所述纱团芯轴(2)左下方,所述伺服电机(9)设于所述纱团芯轴(2)上,且位于所述安装板(1)未设置所述水平导丝轮(3)的一侧,所述换向导丝轮(6)、所述平衡导丝轮(4)、所述出口导丝轮(8)、所述水平导丝轮(3)、所述纱团芯轴(2)的轴线相互平行,两个定向导丝轮(5)相互平行、朝向所述安装板(1)的上方,且垂直于所述出口导丝轮(8)的轴线;所述换向导丝轮(6)的圆柱表面的下方与所述平衡导丝轮(4)的圆柱表面的上方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出口导丝轮(8)的圆柱表面的上方和所述平衡导丝轮(4)的圆柱表面的下方处于同一水平面,且所述换向导丝轮(6)和所述出口导丝轮(8)位于所述安装板(1)右侧,所述平衡导丝轮(4)位于所述安装板(1)左侧,且所述平衡导丝轮(4)可沿所述安装板(1)板面左右滑动地设置,所述纱团芯轴(2)、所述水平导丝轮(3)、两个所述定向导丝轮(5)、所述换向导丝轮(6)、所述出口导丝轮(8)均设置为沿各自轴线旋转;所述平衡导丝轮(4)中部通过连杆连接所述张力调节气缸(7),其下部活动连接所述位移传感器感应圈(10),所述位移传感器感应圈(10)通过杆件连接所述位移传感器定尺(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往复式数控有芯纱团张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1)、纱
团芯轴(2)、水平导丝轮(3)、平衡导丝轮(4)、两个定向导丝轮(5)、换
向导丝轮(6)、张力调节气缸(7)、出口导丝轮(8)、伺服电机(9)、位移
传感器感应圈(10)和位移传感器定尺(11);
所述纱团芯轴(2)垂直贯穿设于所述安装板(1)左上方,所述水平导丝轮
(3)垂直设于所述纱团芯轴(2)左下方,所述伺服电机(9)设于所述纱团芯
轴(2)上,且位于所述安装板(1)未设置所述水平导丝轮(3)的一侧,所述
换向导丝轮(6)、所述平衡导丝轮(4)、所述出口导丝轮(8)、所述水平导
丝轮(3)、所述纱团芯轴(2)的轴线相互平行,两个定向导丝轮(5)相互平
行、朝向所述安装板(1)的上方,且垂直于所述出口导丝轮(8)的轴线;
所述换向导丝轮(6)的圆柱表面的下方与所述平衡导丝轮(4)的圆柱表面
的上方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出口导丝轮(8)的圆柱表面的上方和所述平衡导
丝轮(4)的圆柱表面的下方处于同一水平面,且所述换向导丝轮(6)和所述出
口导丝轮(8)位于所述安装板(1)右侧,所述平衡导丝轮(4)位于所述安装
板(1)左侧,且所述平衡导丝轮(4)可沿所述安装板(1)板面左右滑动地设
置,所述纱团芯轴(2)、所述水平导丝轮(3)、两个所述定向导丝轮(5)、
所述换向导丝轮(6)、所述出口导丝轮(8)均设置为沿各自轴线旋转;
所述平衡导丝轮(4)中部通过连杆连接所述张力调节气缸(7),其下部活
动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国荣周洪峰赵国礼尹屹苏尚勇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江南四棱数控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