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交叉卷绕络筒机的工位上生产的交叉卷绕筒子的厚度的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549200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7 14:38
公开了优化交叉卷绕络筒机的工位上生产的交叉卷绕筒子的厚度的方法和装置。工位设置有:连接至工位计算机以用于检测卷绕到交叉卷绕筒子上的纱线长度的装置;以及用于确定交叉卷绕筒子的直径的装置,并且工位还具有带有纱线拉伸强度传感器和纱线张紧器的纱线张力控制装置。对于在交叉卷绕络筒机的一个工位上卷绕的交叉卷绕筒子来说,当达到预先限定的纱线长度时,将交叉卷绕筒子的当前的直径与在交叉卷绕络筒机的其它工位上卷绕的交叉卷绕筒子的相应值进行比较,在超出交叉卷绕筒子的值与在交叉卷绕络筒机的其它工位上卷绕的交叉卷绕筒子的相应值之间的偏差的极限值时,基于由偏差的程度产生的校正因子,在工位的纱线张力控制装置中进行监管干预。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timizing the thickness of a cross wound bobbin produced at a work station of a cross winding winder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timizing the thickness of a cross wound bobbin produced at a work station of a cross winding winder. The station is provided with: a station connected to the computer for detecting winding device to the length of yarn bobbin; and means for determining the diameter of the bobbin, and the yarn tension station also has a yarn tensile strength sensor and yarn tensioner control device. For a cross wound bobbin wound in a position crosswinding machine on, when it reaches a predefined length of yarn, the corresponding values of the bobbin diameter and winding current in the other station crosswinding machine on the bobbin compared to limit beyond bobbin the value and winding in other stations crosswinding machine on the bobbin corresponding to the deviation between the values of the value, produced by the extent of deviation correction factor based on the supervise intervention in the yarn tension control device in the s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优化交叉卷绕络筒机的工位上生产的交叉卷绕筒子的厚度的方法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优化交叉卷绕络筒机的工位上生产的交叉卷绕筒子的厚度的方法和装置,其中工位分别配备有连接至工位计算机以用于检测卷绕到交叉卷绕筒子上的纱线长度的检测装置以及用于确定交叉卷绕筒子的直径的确定装置,并且工位具有包括纱线拉伸强度传感器和纱线张紧器的纱线张力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生产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例如交叉卷绕络筒机,一直以来众所周知且在许多专利文件中有详细描述。该种纺织机通常包括彼此相邻串联设置的多个相同工位,其中每个工位包含不同的纱线处理或纱线监测装置以及一台与纱线处理或纱线检测装置相连接的工位计算机。通常单个工位计算机优选通过总线连接至交叉卷绕络筒机的中央控制单元。在此类交叉卷绕络筒机的工位上,优选在环锭纺纱机生产的且含相对少量纱线材料的纺织管纱被卷绕成大容量交叉卷绕筒子,这些大容量交叉卷绕筒子在连接于下游生产工艺的纺织机(例如,织布机)中是必要的。在重绕工序期间,纺织管纱纱线材料的质量也通过清除纱线疵点(例如,厚和薄点)来改进。这意味着,从纺织管纱牵出的运行的纱线由所谓的清纱器监测,其在发现纱线疵点时进行清纱剪切并清除纱线疵点。在重绕期间,运行的纱线也可通过纱线拉伸强度传感器持续扫描,且纱线拉伸强度借助于纱线张紧器保持在限定的水平。以这种方式,保证了纱线尽可能均匀地卷绕至交叉卷绕筒子,且保证了生产出具有规定厚度的交叉卷绕筒子。为了在此类交叉卷绕络筒机中取得高产量,重绕以最大可能的卷绕速度进行,其中可实现的卷绕速度取决于原料纱线的质量、原筒上纱线的退绕工艺及纱线拉伸强度。这意味着,在退绕喂料卷装时设定纱线拉伸强度,其在到纺织管纱的尾部时持续增加,这主要取决于纱线在其上滑动并从管纱尾管轴上方牵出的摩擦。尤其接近筒程的尾部,如果例如原筒上大约仅有纱线长度的10%,纱线拉伸强度显著增加。过去提出了不同的纱线张力控制装置或方法,在重绕工艺期间始终使纱线拉伸强度保持在一个可控地均匀水平。例如,在DE19905860A1中描述了一种方法,其中依据纱线拉伸强度传感器确定的纱线拉伸强度,工位计算机在运行的纱线上限定纱线张紧器的制动装置的压力。所限定的压力与既定压力极限值相比较,且如果在既定周期内达到或超过极限值,则中断卷绕工序。以这种方式,防止在不注意时交叉卷绕筒子卷绕得太松,例如由于在纱线张紧器的区域内纱线的不正确引导。从DE102005045789A1中可知一种类似的方法以及用于操作生产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的工位。同样在该已知方法中,工位上还配备了速控筒管驱动器,用于设定交叉卷绕筒子的卷绕速度,纱线拉伸强度传感器连接至工位计算机以监测脱离喂料卷装的纱线的纱线拉伸强度,并且纱线张紧器用于控制纱线的拉伸强度。在工位计算机中,可设定纱线拉伸强度的期望值以及其允许的偏差百分比的值。如果超出纱线拉伸强度的允许的偏差百分比,则工位计算机立即中断卷绕工序。通过该已知方法,其中工位计算机用于纱线拉伸强度的在线监测,尤其是在彩色纱管的生产中,应保证纱线拉伸强度在不允许的偏差情况下,自动作用于卷绕工艺并触发警报。这意味着,应保证在整个卷绕工艺期间只生产纱线拉伸强度在允许偏差范围内的交叉卷绕筒子。通过DE102012004910A1同样可知一种用于在交叉卷绕络筒机的工位上优化卷绕速度的方法。工位分别包含交叉卷绕筒子的驱动装置,其配备有速控驱动器和包括纱线拉伸强度传感器和纱线张紧器的纱线张力控制装置。在该方法中,当达到纱线张力控制的极限值时,才作用于工位的卷绕速度,这意味着,例如当纱线张紧器达到开口端位置且同时对纱线拉伸强度有额外的补偿值。最后,从DE3308454A1、DE19625512A和/或DE19849192A1中已知交叉卷绕筒子,其工位分别包含用于确定工位上生产的交叉卷绕筒子直径的装置,或在生产交叉卷绕筒子期间使用该方法在工位上确定生产中的交叉卷绕筒子的直径。例如,在DE3308454A1中,描述了这样一种工位,其分别配备有纱线状态监视器、交叉卷绕筒子中断报警装置和所谓的筒子填充报警装置。当交叉卷绕筒子达到预先规定的直径且切换到由换筒车识别的光学信号时,启动沿交叉卷绕络筒机的各个工位巡查的筒子填充报警装置。在DE19625512A1中,描述了在生产中通过摩擦轮确定交叉卷绕筒子的直径的方法,其中通过传感器检测和计算交叉卷绕筒子的角速度,其保持与交叉卷绕筒子同向旋转的组件一致。具体来说,用交叉卷绕筒子的圆周速度除以角速度来确定交叉卷绕筒子的直径,其中交叉卷绕筒子的圆周速度由排列在圆周上以固定距离间隔设置的两个连续传感器的传感信号得出运转时间的相关法计算得出,以检测交叉卷绕筒子的表面特征。最后,DE19849192A1描述了这样一种方法:通过自动运行服务单元在交叉卷绕络筒机的工位上优化交叉卷绕筒子的更换工艺。这样,通过工位计算机持续通知该服务单元的控制装置该工位上交叉卷绕筒子的当前直径,从而在交叉卷绕络筒机的相关工位上使服务单元及时定位即将出现的换筒。交叉卷绕筒子的直径由传感器装置测定,其已经装配在此类交叉卷绕络筒机的工位上。这意味着,在交叉卷绕筒子的行程中,通过安装在卷绕框架上的测速单元检测交叉卷绕筒子的速度,并考虑当前检测到的传动卷筒的速度,已知其确切直径,持久地处理以确定交叉卷绕筒子的当前直径。
技术实现思路
在上述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目的是开发一种优化交叉卷绕络筒机的工位上生产的交叉卷绕筒子的厚度的方法。这意味着,在交叉卷绕络筒机的工位上生产的所有交叉卷绕筒子的厚度应尽可能一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对于在交叉卷绕络筒机的一个工位上卷绕的交叉卷绕筒子来说,当达到可预先限定的纱线长度时,将交叉卷绕筒子的当前的直径与在交叉卷绕络筒机的其它工位上卷绕的交叉卷绕筒子的相应值进行比较;或者,当达到交叉卷绕筒子的预先规定的直径时,将卷绕的纱线长度与在交叉卷绕络筒机的其它工位上卷绕的交叉卷绕筒子的相应值进行比较,并且在超出所述交叉卷绕筒子的值与在交叉卷绕络筒机的其它工位上卷绕的交叉卷绕筒子的相应值之间的偏差的极限值时,基于由偏差的相应值产生的校正因子,在工位的纱线张力控制装置中进行监管干预,该方法具有以下优点,以这种方式,可以可靠地保证在该工位上卷绕的下一个交叉卷绕筒子,比较的值的偏差较低且优选被消除。在另一个或优选补充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对于在交叉卷绕络筒机的一个工位上卷绕的交叉卷绕筒子来说,在达到可预先限定的纱线长度或到达交叉卷绕筒子的规定的直径时,通过将卷绕的纱线长度与当前的直径进行比较来测试所述交叉卷绕筒子的厚度,然后将交叉卷绕筒子的所确定的厚度与在交叉卷绕络筒机的其它工位上卷绕的交叉卷绕筒子的厚度进行比较。在超出交叉卷绕筒子的厚度与在交叉卷绕络筒机的其它工位上卷绕的交叉卷绕筒子的厚度之间的偏差的极限值时,基于由交叉卷绕筒子的厚度偏差的相应值产生的厚度校正因子,在工位的纱线张力控制装置中进行监管干预。这意味着,通过使用厚度校正因子,可保证下一个在工位上卷绕的交叉卷绕筒子比之前的厚度偏差小。以优选方式,其它工位的卷绕的交叉卷绕筒子是之前生产的交叉卷绕筒子或同时生产的交叉卷绕筒子或在生产工序中的那些交叉卷绕筒子,其中需进行比较或评价的参数已经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优化交叉卷绕络筒机的工位上生产的交叉卷绕筒子的厚度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优化在交叉卷绕络筒机(1)的工位(4)上生产的交叉卷绕筒子(6)的厚度的方法,其中,所述工位(4)分别设置有:连接至工位计算机(12)以用于检测卷绕到交叉卷绕筒子(6)上的纱线长度的检测装置(35);以及用于确定交叉卷绕筒子(6)的直径的确定装置(36),并且所述工位(4)还具有纱线张力控制装置,该纱线张力控制装置具有纱线拉伸强度传感器(22)和纱线张紧器(16),其特征在于,对于在所述交叉卷绕络筒机(1)的一个工位(4)上卷绕的交叉卷绕筒子(6)来说,当达到可预先限定的纱线长度时,将所述交叉卷绕筒子(6)的当前的直径与在所述交叉卷绕络筒机(1)的其它工位(4)上卷绕的交叉卷绕筒子(6)的相应值进行比较;或者,当达到所述交叉卷绕筒子(6)的预先规定的直径时,将卷绕的纱线长度与在所述交叉卷绕络筒机(1)的其它工位(4)上卷绕的交叉卷绕筒子(6)的相应值进行比较,并且在超出所述交叉卷绕筒子(6)的值与在所述交叉卷绕络筒机的所述其它工位上卷绕的交叉卷绕筒子(6)的相应值之间的偏差的极限值时,基于由偏差的程度产生的校正因子,在所述工位(4)的所述纱线张力控制装置中进行监管干预。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6.25 DE 102015008166.71.一种用于优化在交叉卷绕络筒机(1)的工位(4)上生产的交叉卷绕筒子(6)的厚度的方法,其中,所述工位(4)分别设置有:连接至工位计算机(12)以用于检测卷绕到交叉卷绕筒子(6)上的纱线长度的检测装置(35);以及用于确定交叉卷绕筒子(6)的直径的确定装置(36),并且所述工位(4)还具有纱线张力控制装置,该纱线张力控制装置具有纱线拉伸强度传感器(22)和纱线张紧器(16),其特征在于,对于在所述交叉卷绕络筒机(1)的一个工位(4)上卷绕的交叉卷绕筒子(6)来说,当达到可预先限定的纱线长度时,将所述交叉卷绕筒子(6)的当前的直径与在所述交叉卷绕络筒机(1)的其它工位(4)上卷绕的交叉卷绕筒子(6)的相应值进行比较;或者,当达到所述交叉卷绕筒子(6)的预先规定的直径时,将卷绕的纱线长度与在所述交叉卷绕络筒机(1)的其它工位(4)上卷绕的交叉卷绕筒子(6)的相应值进行比较,并且在超出所述交叉卷绕筒子(6)的值与在所述交叉卷绕络筒机的所述其它工位上卷绕的交叉卷绕筒子(6)的相应值之间的偏差的极限值时,基于由偏差的程度产生的校正因子,在所述工位(4)的所述纱线张力控制装置中进行监管干预。2.一种用于优化在交叉卷绕络筒机(1)的工位(4)上生产的交叉卷绕筒子(6)的厚度的方法,其中,所述工位(4)分别设置有:连接至工位计算机(12)以用于检测卷绕到交叉卷绕筒子(6)上的纱线长度的检测装置(35);以及用于确定交叉卷绕筒子(6)的直径的确定装置(36),并且所述工位(4)还具有纱线张力控制装置,该纱线张力控制装置具有纱线拉伸强度传感器(22)和纱线张紧器(16),其特征在于,对于在交叉卷绕络筒机(1)的一个工位(4)上卷绕的交叉卷绕筒子(6)来说,在达到可预先限定的纱线长度或预先规定的直径时,通过将卷绕的纱线长度与所述交叉卷绕筒子(6)的当前的直径进行比较来测试所述交叉卷绕筒子(6)的厚度,将所述交叉卷绕筒子(6)的所确定的厚度与在所述交叉卷绕络筒机(1)的其它工位(4)上卷绕的交叉卷绕筒子(6)的厚度进行比较,并且在超出所述交叉卷绕筒子(6)的厚度与在所述交叉卷绕络筒机的其它工位上卷绕的交叉卷绕筒子(6)的厚度之间的偏差的极限值时,基于由所述交叉卷绕筒子(6)的厚度偏差的相应值产生的厚度校正因子,在所述工位(4)的所述纱线张力控制装置中进行监管干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卷绕交叉卷绕筒子(6)的运行的纱线(13)的纱线拉伸强度借助于所述工位(4)的所述纱线张力控制装置的所述纱线拉伸强度传感器(22)进行确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伊丁
申请(专利权)人:索若德国两合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