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细纱机气圈控制环的升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42113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0 2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细纱机气圈控制环的升降装置。这种细纱机气圈控制环的升降装置,传动轴转动后通过齿轮传动组件驱动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作升降动作;所述传动轴与第一螺杆的传动比为i1,传动轴与第二螺杆的传动比为i2,i1与i2的比值为4.5:1或5:1;第一安装座由第一螺杆或第二螺杆带动升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气圈控制环位置始终位于钢领托板到导纱板高度的1/2~2/3处,降低纱线的张力,降低纺纱断头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延长钢领的使用寿命。领的使用寿命。领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细纱机气圈控制环的升降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细纱机
,尤其是一种细纱机气圈控制环的升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当今世界高速纺纱是环锭细纱机的发展趋势,环锭细纱机的实用最高锭数当下已达到或超过2200rpm。众所周知,环锭细纱机在高速运转条件下,气圈运动形态的不良是造成断头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提高环锭纺生产效率,降低纺纱过长程中的张力,就必须控制纺纱过程中的气圈形态。气圈控制环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运用于环锭细纱机中。气圈控制环主要作用是将一个较大的气圈分割成两个较小的气圈,减小气圈的高度和凸形,进而达到减小并稳定纱线张力的目的,在小纱成纱阶段,气圈控制作用尤为明显。在优化气圈控制环控制方面,众所周知,气圈控制环的位置始终位于钢领板到导纱板高度的1/2~2/3处时,纺纱张力降低与相对稳定的效果十分显著。当下环锭细纱机的气圈控制环与钢领板的距离是固定的,纺纱过程中由于钢领板与导纱板呈有关联和规律的同步垂直升降运动,气圈控制环位置相对钢领板到导纱板高度的关系比值是不断变化的,某时间段是超出其高度的1/2~2/3范围的,对纺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细纱机气圈控制环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电机(1),电机(1)输出端连接有减速机(2),电机(1)和减速机(2)均安装在细纱机的机架上;所述机架上安装有并排对称设置的两升降箱体组,各升降箱体组分别与减速机(2)的输出端(4)连接;所述升降箱体组上安装有传动轴(16)和至少两个垂直设置的第一螺杆(3

1)和第二螺杆(3

2),输出端(4)与传动轴(16)连接;所述第一螺杆(3

1)顶端设有用于安装钢领板组件的第二安装座(19),第二螺杆(3

2)顶端设有导纱板组件,第二螺杆(3

2)上还设有用于安装气圈控制环组件的第一安装座(13)且第一安装座(13)位于导纱板组件下方;所述传动轴(16)转动后通过齿轮传动组件驱动第一螺杆(3

1)和第二螺杆(3

2)作升降动作;所述传动轴(16)与第一螺杆(3

1)的传动比为i1,传动轴(16)与第二螺杆(3

2)的传动比为i2,i1与i2的比值为4.5:1或5:1;第一安装座(13)由第一螺杆(3

1)或第二螺杆(3

2)带动升降,实现气圈控制环组件中气圈控制环(15)位置始终位于钢领板组件中钢领托板(7)到导纱板组件中导纱板(11)高度的1/2~2/3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细纱机气圈控制环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传动组件包括设置在传动轴(16)上的第一主动齿轮(16

1)和第二主动齿轮(16

2),第一主动齿轮(16

1)和第二主动齿轮(16

2)同轴设置且两者的齿面螺旋方向相反;所述第一螺杆(3

1)上套设有第一螺母套(3

3),且第一螺母套(3

3)外壁具有第一从动齿轮(3

4),第二螺杆(3

2)上套设有第二螺母套(3

5),且第二螺母套(3

5)外壁具有第二从动齿轮(3

6);所述第一主动齿轮(16

1)与第一从动齿轮(3

4)啮合,第二主动齿轮(16

2)与第二从动齿轮(3

6)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细纱机气圈控制环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杆(3

1)和第二螺杆(3

2)上分别设置有螺纹段(17)和导柱段(18),螺纹段(17)位于导柱段(18)下方,螺纹段(17)穿过升降箱体组设置,导柱段(18)位于升降箱体组上方;所述第二螺杆(3

2)的导柱段(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兆山费云峰张文亮高进平胡海洋姜彭宇周栋梁丁峰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同和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