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细络联管纱及筒管的输送接口装置及其输送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细络联管纱及筒管的输送接口装置及其输送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25883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5: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细络联管纱及筒管的输送接口装置及其输送方法,托盘支架用于对托盘进行定位夹持和输送,包括托盘基座和夹持板;钢带组件用于连接各托盘支架,包括钢带、多个弧形拨齿以及定位销和紧固件,钢带张紧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托盘支架沿第一输送轨道和过渡轨道循环运行,包括驱动马达、从动轮和驱动轮,托盘输入及输出机构用于从输出侧拨出的托盘经接口输出通道送至第二输送轨道内,并将托盘经接口输入通道推入托盘支架内,包括接口座组件、托盘带/链输送机构、托盘输入及输出导向组件和监测单元。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合理,提高托盘输送过程中一致性好,能提高输送的可靠性,并能减少工作时的钢带停止时间,大幅度提高细纱机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一种细络联管纱及筒管的输送接口装置及其输送方法,属于细络联纺纱。


技术介绍

1、细络纺纱工序是从细纱落纱到管纱与筒管交换、管纱收集、集中转运至络筒机络纱,然后将络完纱的筒管转运至细纱机再管纱/筒管交换,循环往复,完成细纱管纱到筒管过程。细络联一种结构是在自动落纱细纱机管纱和筒管输送系统与自动络筒机的管纱和筒管输送系统之间设置专用的轨道运输小车进行管纱和筒管交换,整个过程需要人工参与,劳动强度大,纱线易出现污染、损伤及毛羽增加等问题。另一种是将自动落纱细纱机管纱和筒管输送系统与自动络筒机的管纱和筒管输送系统直接连接而实现管纱和筒管交换,能提高输送效率,并减少人工参与。

2、管纱和筒管输送接口装置是设置在自动落纱细纱机的管纱和筒管输送系统与自动络筒机的管纱和筒管输送系统之间,管纱和筒管的托盘输送系统主要采用钢带和托盘支架结构,在钢带驱动机构作用下托盘支架沿该输送导轨移动,将具有满纱筒管的托盘脱离托盘支架而送至自动络筒机的输送系统内,再将放置有筒管的托盘送至托盘支架内而进入集体落纱细纱机的托盘输送系统,达到满纱筒管与空筒管相互交换循环使用的目的。

3、现有的接口装置在托盘进入自动落纱细纱机的输送系统的两两托盘支架之间,通过两两托盘支架上的定位柱以及托盘压板对托盘进行限位,由于托盘进入两托盘支架时是通过两托盘支架的三点进行限位,同时还需要两个托盘支架进行配合才能实现对托盘的释放和夹紧输入或输出,因此接口装置的输入输出通道是设置轨道外侧,占有较多的空间,使接口装置的两侧均超过车尾的宽度,实际人员操作时,会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其次,现有的接口装置虽然采用输入导向板和输出限位板对通过的托盘进行导向和限位,但输入带/链不能伸入两两托盘支架之间时,因此在管纱脱离托盘输送系统进入接口装置时还有一定的间距,而输出限位板通过弹簧连接在导板上,托盘通过时与输出限位板接触时,输出限位板会顶在托盘定位柱的一侧,而弹性导向易造成托盘脱离托盘支架并进入接口装置时一致性差,在接口处易造成滞卡现象。同样,在筒管从接口装置进入托盘输送系统时,进入托盘输送系统也还有一定的间距,输入限位板仅起到导向作用,因此在托盘在脱离输入带/链后,托盘没有外部的推力,在托盘进入两托盘支架之间的位置不稳定,实际上造成托盘进入托盘支架时的一致性不高,延长托盘进入托盘支架内的时间。而输入导向板以及输出限位板均对筒管的下部进行导向和限位,托盘输送过程中稳定性不佳。再则,托盘在自动络筒机与自动落纱细纱机之间的交换过程中,两托盘支架在打开位置时作为托盘进位位置时,需要钢带停止运行,但托盘从接口装置进入托盘支架时的位置无法保证,必须在托盘进入两托盘支架之间的初始位置进行检测,只有在托盘到位后钢带才启动运转。因此在托盘的安装过程中必须每次都要对经过的托盘支架及钢带停顿,而现在细纱机集体落纱机大部分均超过480锭,尤其随着集体落纱长车单机锭数不断扩锭,单机长度不断加长,锭数已超上千,因此托盘所累积停顿时间就越长,故而降低纺纱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提高托盘输送过程中一致性好,能提高输送的可靠性,并能减少工作时的钢带停止时间,大幅度提高细纱机生产效率的细络联管纱及筒管的输送接口装置及其输送方法。

2、本专利技术为达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细络联管纱及筒管的输送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托盘支架、钢带组件以及钢带张紧驱动机构和托盘输出及输入机构;

3、所述的托盘支架用于对存放有管纱及筒管的托盘进行定位夹持和输送,包括托盘基座和夹持板,托盘基座与钢带组件连接并沿第一输送轨道和过渡轨道运行,所述的托盘基座上部设有夹持板,所述的夹持板与托盘基座之间设有容纳托盘底座的腔体;所述夹持板沿输送方向设有前侧的短挡臂和后侧的长挡臂并形成托盘拨叉, 托盘拨叉用于对托盘定位柱进行定位和夹持,所述托盘拨叉的短挡臂前端面用于对进入的托盘定位柱进行定位,所述夹持板位于长挡臂的一侧设有寄放站管;

4、所述的钢带组件用于连接各托盘支架,包括钢带、多个弧形拨齿以及定位销和紧固件,圆弧拨齿通过定位销和紧固件依次将托盘基座连接钢带上;

5、所述的钢带张紧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托盘支架沿第一输送轨道和过渡轨道循环运行,包括安装在张紧座上的驱动马达、从动轮和驱动轮,所述的驱动轮和从动轮转动安装在张紧座上,驱动轮的外周和从动轮的外周上均布设有相同的弧形齿槽,钢带上的弧形拨齿与驱动轮及从动轮上的弧形齿槽啮合,驱动马达的输出侧与驱动轮连接,过渡轨道安装在张紧座上并位于驱动轮和从动轮之间的外侧;

6、所述的托盘输入及输出机构用于从过渡轨道或第一输送轨道拨出的托盘经接口输出通道送至第二输送轨道内,并将第二输送轨道上的托盘经接口输入通道推入托盘支架内,包括接口座组件、托盘带/链输送机构、托盘输入及输出导向组件和监测单元;

7、所述的接口座组件用于托盘沿接口通道运行,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接的导板、支承板和接口底座;所述的接口底座安装在自动落纱细纱机与自动络筒机之间,导板与支承板之间设有托盘底座通过和高度限位的空间,导板和支承板上设有接口通道,所述的接口通道包括接口输入通道和接口输出通道;

8、所述的托盘带/链输送机构用于输送托盘,包括接口马达、接口驱动轮、多个接口导向轮以及传输带/链,所述的接口马达安装在接口底座上并能调节,接口马达的输出侧与接口驱动轮连接,多个接口导向轮安装在接口底座上并沿接口通道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的传输带/链安装在各接口导向轮和接口驱动轮上,所述的接口驱动轮驱动和张紧传输带/链,位于导板下部的传输带/链的运行轨迹经过接口通道,传输带/链用于支承托盘底座并在运行时通过接口输入通道和接口输出通道;

9、所述的托盘输入及输出导向组件用于对输入和输出托盘进行导向限位,包括安装在接口座组件上的导向限位板、输入导向板和输出导向板;所述导向限位板的一端延伸至托盘支架的腔体内,导向限位板在输入侧具有内输入导向面,输入导向板上的外输入导向面与内输入导向面形成与接口输入通道相通的输入过渡通道,所述的外输入导向面用于对输送的托盘底座向托盘基座一侧推入,使托盘拨叉对托盘定位柱进行定位和夹持;所述导向限位板在输出侧具有内输出导向面,输出导向板上的外输出导向面与内输出导向面形成与接口输出通道相通的输出过渡通道,所述的内输出导向面用于对输送的托盘底座拨出,使托盘拨叉解除对托盘定位柱的定位和夹持;

10、所述的监测单元用于监测托盘支架是否位于托盘进位位置以及接口输入通道内是否有筒管以用于控制钢带的启停,包括安装在接口座组件并位于输入侧上的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所述的第一传感器在监测到托盘支架到达托盘进位位置输出信号,工控机控制钢带停止运行,并在第二传感器监测到接口输入通道内有至少两筒管时输出信号,工控机控制钢带进入运行状态。

11、一种细络联管纱及筒管的输送接口装置的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2、⑴、自动络筒机保持运转,接口马达工作,传输带/链运行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细络联管纱及筒管的输送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托盘支架、钢带组件以及钢带张紧驱动机构和托盘输出及输入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细络联管纱及筒管的输送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拨叉的后部具有用于对托盘定位柱限位的内凸块、短挡臂内侧具有和前限位凸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细络联管纱及筒管的输送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带上安装有设置至少两个挡盘支架,弧形拨块通过定位销和紧固件将挡盘支架连接钢带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细络联管纱及筒管的输送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座组件的导板与支承板之间以及支承板与接口底座之间设有固定柱,紧固件穿过导板与固定柱连接,所述导板和支承板上的接口输入通道为直线通道、接口输出通道为两端相错的弯曲通道或直线通道,所述的接口输入通道位于驱动轮或从动轮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细络联管纱及筒管的输送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板在接口输入通道的输入两侧设有对托盘底座限位导向的上输入导向板,导板在接口输出通道的输出两侧设有对托盘底座限位导向的上输出导向板。p>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细络联管纱及筒管的输送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底座上安装有多个沿传输带/链运行轨迹设置的托板,所述的托板上设有传输带/链通过的凹槽,所述的接口输入通道处设有至少一个托板,所述的接口输出通道内至少有两个托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细络联管纱及筒管的输送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底座设有用于调节接口马达位置的第一导向部,所述的接口马达上的第二导向部设置在接口底座的第一导向部并通过紧固安装,设置在接口马达上的接口调节杆穿设在接口调节座上并用螺母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细络联管纱及筒管的输送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口导向轮包括接口输入通道两端的第一接口导向轮和第二接口导向轮,接口输入通道两端的第四接口导向轮和第六接口导向轮,接口驱动轮与第四接口导向轮之间设有第三接口导向轮以及第四接口导向轮与第六接口导向轮之间设有第五接口导向轮,传输带/链套装在各接口导向轮上并由接口驱动轮相接张紧,传输带/链顶部与支承板之间设置有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细络联管纱及筒管的输送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向限位板包括连接座和导向座,所述的连接座上通过紧固件安装在接口底座上,所述导向座的内输入导向面伸入托盘支架的腔体内,包括限位过渡平面以及圆滑过渡的外斜面,所述的外斜面与接口输入通道平面之间的夹角α≤30°;所述导向座的内输出导向面伸入托盘支架的腔体内,包括内圆弧面或内斜面,所述的内圆弧面位于过渡轨道上部,内圆弧面的半径是托盘底座半径的3倍以上,所述内斜面位于从动轮或驱动轮的外侧,内斜面与输出通道平面之间的夹角δ≤2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细络联管纱及筒管的输送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向限位板为整体结构或中间剖分的分体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细络联管纱及筒管的输送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导向板上的外输入导向面为外输入导向斜面或外输入导向弧面,所述外输入导向斜面与接口输入通道平面之间的夹角β≤45°,所述外输入导向弧面的圆弧半径大于托盘底座半径。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细络联管纱及筒管的输送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导向板上的输出导向面具有对托盘底座限位导向的凸圆弧导向面或斜导向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细络联管纱及筒管的输送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座组件导板上安装第二传感器座和第二传感器座,所述的第一传感器安装在第一传感器座上,所述的第二传感器座上安装在第二传感器上,所述的第一传感器座上还安装有第三传感器,所述的第三传感器用于监测通过的托盘支架上寄放站管上是否有筒管,并在存放有筒管时输出信号,工控机控制钢带停止运行。

14.一种细络联管纱及筒管的输送接口装置的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一种细络联管纱及筒管的输送接口装置的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传输带/链和钢带都进入运行状态,当第三传感器监测到托盘支架上的寄放站有筒管而被激活输出信号,工控机控制驱动马达停止工作,钢带停止运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细络联管纱及筒管的输送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托盘支架、钢带组件以及钢带张紧驱动机构和托盘输出及输入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细络联管纱及筒管的输送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拨叉的后部具有用于对托盘定位柱限位的内凸块、短挡臂内侧具有和前限位凸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细络联管纱及筒管的输送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带上安装有设置至少两个挡盘支架,弧形拨块通过定位销和紧固件将挡盘支架连接钢带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细络联管纱及筒管的输送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座组件的导板与支承板之间以及支承板与接口底座之间设有固定柱,紧固件穿过导板与固定柱连接,所述导板和支承板上的接口输入通道为直线通道、接口输出通道为两端相错的弯曲通道或直线通道,所述的接口输入通道位于驱动轮或从动轮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细络联管纱及筒管的输送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板在接口输入通道的输入两侧设有对托盘底座限位导向的上输入导向板,导板在接口输出通道的输出两侧设有对托盘底座限位导向的上输出导向板。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细络联管纱及筒管的输送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底座上安装有多个沿传输带/链运行轨迹设置的托板,所述的托板上设有传输带/链通过的凹槽,所述的接口输入通道处设有至少一个托板,所述的接口输出通道内至少有两个托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细络联管纱及筒管的输送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底座设有用于调节接口马达位置的第一导向部,所述的接口马达上的第二导向部设置在接口底座的第一导向部并通过紧固安装,设置在接口马达上的接口调节杆穿设在接口调节座上并用螺母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细络联管纱及筒管的输送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口导向轮包括接口输入通道两端的第一接口导向轮和第二接口导向轮,接口输入通道两端的第四接口导向轮和第六接口导向轮,接口驱动轮与第四接口导向轮之间设有第三接口导向轮以及第四接口导向轮与第六接口导向轮之间设有第五接口导向轮,传输带/链套装在各接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兆山唐国新姜彭宇周镭费云锋王宇丁峰徐栋梁李昕蓝周栋梁徐晓江王杰刘梦雅陆祉源张文亮许勇翟栋梁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同和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