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空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中空纳米纤维以及用于制备中空纳米纤维的催化剂组合物技术

技术编号:1837143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使催化剂和含碳化合物在500-1200℃温度下接触,制备以碳为主要成分的中空纳米纤维的方法。该催化剂使用下述催化剂:使金属附载于具有900℃耐热性的沸石而形成的催化剂;使金属附载于结构骨架内含有铝和硅以外的杂原子的金属硅酸盐而形成的催化剂;由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测定的钴2P3/2电子的结合能为779.3eV以上、781.0eV以下的钴微粒附载于载体而形成的催化剂;以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在10kV和18mA下测定时,载体表面的钴原子比为0.1-1.5%的钴微粒附载于载体而形成的催化剂;载体表面的钴与第二金属成分的重量比(钴的重量/第二金属成分的重量)为2.5以上的钴微粒附载于载体而形成的催化剂;或使金属附载于膜状沸石的表面而形成的催化剂。(*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空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中空纳米纤维以及用于制备中空纳米纤维的催化剂组合物,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粗度细、石墨层缺陷较少、且可得到多层纳米碳管的中空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由该方法得到的中空纳米纤维以及用于制备中空纳米纤维的催化剂组合物。
技术介绍
中空纳米纤维的代表例有纳米碳管。该纳米碳管具有使石墨的单面卷起形成的筒状形状,我们将一层卷起的纳米碳管成为单层纳米碳管,两层或多层卷起的纳米碳管成为多层纳米碳管。该纳米碳管具有高机械强度和高导电性,因此有望利用其特性应用于各种用途中。例如在燃料电池、锂二次电池的阴极材料中的用途;在与树脂、有机半导体形成复合材料的高强度树脂材料、导电性树脂材料、电磁波屏蔽材料等中的用途;或因具有纳米大小的空间而在吸附材料、药用纳米胶囊、MRI造影剂等中的用途;或因先端非常细而在场致发射的电子源、使用单根纳米管的纳米镊子、扫描隧道显微镜用操纵杆等中的用途等。应用于任何用途时,均适合使用粗度细的纳米管,且优选石墨层缺陷少的纳米管。已知传统的纳米碳管的制备方法有电弧放电法和化学蒸镀法(也称为化学气相生长法,以下称为CVD法)。前者电弧放电法是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中空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使在具有900℃耐热性的沸石上附载有金属的催化剂与含碳化合物在500-1200℃接触,生成以碳为主要成分的中空纳米纤维。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筱原久典尾关雄治冈本敦黑木基弘吉川正人
申请(专利权)人:国立大学法人名古屋大学东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