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内胎轮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24417 阅读:6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1 01: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内胎轮辋结构,包括两端轮缘、两端胎圈座和深槽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深槽部分的周向上沿轴向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加强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不用改变制造工艺的条件下,利用原有工艺适当改进模具即可制造,无另外增加投资;(2)由于深槽部分的槽底凹、凸的形状结构设计,相当于增加了材料厚度,就像角铁或槽钢一样,用较薄的材料通过弯形设计结构,从而达到很好的抗弯曲强度。(3)车轮的重量增加较少,此处材料主要靠滚型过程中其他处材料的延伸来形成,因此可适当增加稍许材料即可,及保证了强度要求又保证了车轮的轻量化要求。

A structure without inner tube ri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tructure without inner tube rim, which consists of two ends, two ends of the tire and the deep groove. It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 of the deep groove part is uniformly distributed in a number of reinforcing bars. The advantages of the utility model lie in: (1) without changing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the mold can be made with the original process and no additional investment is added; (2) the thickness of the material is increased by the groove bottom concave and convex shape structure of the deep groove part, which is like the corner iron or channel steel, with the thinner material. The bending structure is designed to achieve good bending strength. (3) the weight of the wheel is less increased, and the material here is mainly formed by the extension of other materials in the rolling process, so a little material can be added properly, and the strength requirements are guaranteed and the lightweight requirements of the wheels are guarante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内胎轮辋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无内胎车轮,特别是涉及一种无内胎轮辋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载货汽车、客车等的车辆的无内胎车轮的轮辋结构。
技术介绍
车轮是居于车桥与轮胎之间来传递旋转负荷及支撑负荷的重要部件,一般由轮辋及轮辐构成,轮辐起与车桥连接的作用,轮辋起装配轮胎的作用。车轮按配用轮胎的种类分为有内胎车轮与无内胎车轮两大类。无内胎车轮由于重量轻、节能环保及安全性能好,已逐渐取代有内胎车轮。在欧洲卡、客车辆无内胎车轮使用已得100%,美国得到90%以上,日本也已得到85%以上,最近两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高速公路的增加,节能减排任务的日趋严重,我国无内胎车轮的使用每年在以30%的速度在增加,预计再经过5-7年的时间我国卡、客车的无内胎化将得到85%以上。但随着无内胎车轮的大量使用,由于其轮辋制造工艺及结构特殊的因素,轮辋上的深槽部分受轮胎的拉应力及压应力两项应力,是轮辋上受力很大部分,强度不能较好的满足使用要求。往往在一些载重卡车上,轮辋深槽部分由于受力较大,经常变形或开裂,在车辆转弯时再加上承受的侧向力,则深槽处受力更大,这种损坏现象尤其严重。车轮轮辋的深槽处变形或开裂后会引起轮胎失压,造成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无内胎轮辋结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内胎轮辋结构,包括两端轮缘、两端胎圈座和深槽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深槽部分的周向上沿轴向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加强筋。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筋包括由内向外的凸起。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筋包括由外向内的凹槽。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筋包括呈环形错落分布的凸起和凹槽。车轮的轮辋是一圆筒状整体结构,其整体由一块材料制造而成,其外轮廓形状是一曲面,其轮廓外形符合GB3487相关标准要求,保证了与轮胎的配合。轮辋包括两端轮缘部分、两端胎圈座部分及深槽部分。现有轮辋的深槽的槽底部分是平直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方案是:通过实际使用及应用有限元软件模拟分析可知,由于轮辋轮廓是曲面结构,是由不同直径的圆锥、圆柱或圆环等构成,轮辋深槽的槽底直径最小,因此从强度校核理论考虑,此处截面应为危险截面,若此处强度能满足使用要求,其他处也即可满足,如果在深槽底形成的圆柱直径处增加强度,即可提高轮辋的整体强度。通过分析角铁或槽钢的结构可知,通过弯曲薄板能有效地提高薄板的强度。因此在保证深槽尺寸符合相关标准的前提下,通过改变槽底的形状,把槽底原来平的结构改变为凹凸不平的结构,在轮辋槽底均匀排列高低相间的凸凹形状构成槽底不平的结构,形成波浪状态,从而增加了轮辋深槽处抗弯曲的强度,因此提高了车轮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不用改变制造工艺的条件下,利用原有工艺适当改进模具即可制造,无另外增加投资;(2)由于深槽部分的槽底凹、凸的形状结构设计,相当于增加了材料厚度,就像角铁或槽钢一样,用较薄的材料通过弯形设计结构,从而达到很好的抗弯曲强度。(3)车轮的重量增加较少,此处材料主要靠滚型过程中其他处材料的延伸来形成,因此可适当增加稍许材料即可,及保证了强度要求又保证了车轮的轻量化要求。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一种无内胎轮辋结构不局限于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无内胎轮辋结构,包括两端轮缘1、两端胎圈座2和深槽部分3;所述深槽部分3的周向上沿轴向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加强筋。本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筋包括呈环形错落分布的凸起41和凹槽42。因此深槽部分3的槽底形状形成波浪相间、凹凸不平的结构,这些凹凸不平的结构围绕车轮中心线均匀排列,从图2可以看出,深槽部分3形成一深一浅凹凸不平的环形波浪状态,因此增加了槽底处抗弯曲的强度。上述实施例仅用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一种无内胎轮辋结构,但本技术并不局限于实施例,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落入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无内胎轮辋结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内胎轮辋结构,包括两端轮缘、两端胎圈座和深槽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深槽部分的周向上沿轴向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加强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内胎轮辋结构,包括两端轮缘、两端胎圈座和深槽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深槽部分的周向上沿轴向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加强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内胎轮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包括由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运成林资源
申请(专利权)人:正兴车轮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