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衡车无充气中空胎车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14862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7 10: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平衡车车轮,包括轮胎和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的装配面上设置有齿状台阶,所述齿状台阶靠近轮毂一侧的宽度小于远离轮毂一侧的宽度,所述轮胎内表面设置于与齿状台阶相适配的凹槽,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齿状台阶和凹槽的啮合面传动动力,轮胎与轮毂之间不再需要保持较大的传动摩擦力,轮胎的尺寸可以做得更大,轮胎更容易安装到轮毂上,同时安装后轮胎的拉伸程度更低,避免了长时间处于过度拉伸状态,提高了轮胎的实用寿命和行驶的安全性。

A balance car without inflatable hollow wheel wheel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balance wheel, including tires and wheels, and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mounting surface of the hub is provided with a dentate steps, the dentiform steps near the hub side away from the hub side width less than the width of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tire groove is provided with dentiform steps matched, the the invention of the meshing surface dentate steps and recesses between the tire and the wheel drive power, no longer need to keep driving more friction, tire size can be made larger, easier to install the tire to the wheel rim, and after the installation of tire stretch less, avoid long time in excessive tension, improve the tire practical life and driving safe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衡车无充气中空胎车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平衡车配件
,具体设计一种平衡车无充气中空胎车轮。
技术介绍
平衡车又称体感车、思维车等,其运作原理主要是建立在一种被称为动态稳定的基本原理上;平衡车轮毂的主要作用是连接支撑轮胎,通过毂内电机传递扭距,带动轮胎接地旋转,通过轮胎与地面的摩擦进而带动平衡车前进或后退。现有平衡车轮毂结构大多为一个与外端盖一体成型的轮毂本体,轮毂与轮胎的装配面为光面圆柱形,内部置电机,再加一个内侧端盖,为了保证装配后的轮胎与轮毂有充分的摩擦力,与此结构的轮毂相适配的轮胎内径必须小于轮毂安装圆柱外径5-8mm;安装轮胎时,需要使用专门的冲压机将轮胎冲入轮毂上,再锁上内侧端盖。此种轮毂装配后的轮胎一直处于过度拉伸状态,经过一段时间行驶,轮胎会渐渐失去应有的弹性,轮胎内圈对轮毂的束缚也逐渐变小,从而造成轮胎与轮毂打滑,不能有效传递动力,进尔产生轮胎脱圈。同时轮胎长时间处于过度拉伸状态,其接头也容易裂开;拉伸后胎体外形不均匀,容易产生轮胎偏摆和跳动,对行驶的平稳性产生影响。公开号为CN203681141U中国技术于2014年7月2日公开了一种新型的支承桥轮毂结构,包括支承桥轮毂本体,轮毂外周为台阶式结构,轮毂外周的台阶个数为8-12个。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装配效率低,轮胎使用寿命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平衡车车轮,采用本专利技术能够达到提高轮胎与轮毂的装配效率和轮胎的使用寿命的目的。一种平衡车无充气中空胎车轮,包括轮胎和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装配面上设置有多个齿状台阶;所述齿状台阶靠近轮毂一侧的宽度小于远离轮毂一侧的宽度;所述轮胎内表面设置有与轮毂齿状台阶相适配的凹槽。所述齿状台阶边缘处设置有圆弧过渡面。所述齿状台阶位于装配面的同一圆周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平衡车轮毂上设置有多个齿状台阶,齿状台阶靠近轮毂一侧的宽度小于远离轮毂一侧的宽度,轮胎内侧设置有与轮毂齿状台阶相适配的凹槽,轮毂通过齿状台阶与凹槽的啮合面传递动力,彻底改变了传统的依靠摩擦力传递动力的方式,轮胎不需要为保证足够的摩擦力而减小尺寸,降低了轮胎与轮毂的装配难度,提高装配效率;同时增大尺寸后轮胎的拉伸强度降低,提高了轮胎的使用寿命。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齿状台阶边缘设置有圆弧过渡面,既能减小齿状台阶应力的集中度,同时还能避免装配式划伤轮胎。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齿状台阶位于装配面的同一圆周上,方便轮胎和轮毂之间的装配,降低轮胎与轮毂的装配难度,提高装配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轮毂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车轮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轮胎,2、轮毂,3、齿状台阶,4、凹槽,5、外端盖,6、内端盖,7、螺栓,8、轴承,9、轴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本实施例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例,其公开了一种平衡车无充气中空胎车轮,包括轮胎1和轮毂2,轮胎1安装于轮毂2上,轮毂2两侧面安装有外端盖5和内端盖6,所述外端盖5和内端盖6通过螺栓7连接于轮毂2上,外端盖5和内端盖6均安装有轴承8,内端盖6上还安装有轴封9,所述轴封9和轴承6同心设置;所述轮毂2的装配面上设置有多个齿状台阶3,所述齿状台阶3靠近轮毂2一侧的宽度小于远离轮毂2一侧。所述齿状台阶3的边缘设置有圆弧过渡面,圆弧的直径为2-5mm。所述齿状台阶3位于装配面的同一圆周上。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轮毂与轮胎之间通过齿状台阶和凹槽之间的啮合面实现传动,与传统轮胎依靠轮毂和轮胎之间的摩擦力实现传动的方式相比,本专利技术的轮胎与轮毂之间无需保持较大的摩擦力,轮胎的尺寸可以适当的加大,降低了轮胎和轮毂之间的装配难度,从而提高装配的效率,同时较大的轮胎尺寸则使轮胎在装配到轮毂上之后拉伸幅度更小,避免轮胎长时间处于过度拉伸状态下对轮胎的永久性伤害,长时间使用后也不会失去弹性,轮胎的接头也不易断裂,大大提高了轮胎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本专利技术具有装配效率高、使用寿命长和安全性高等优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平衡车无充气中空胎车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平衡车无充气中空胎车轮,包括轮胎(1)和轮毂(2),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1)装配面上设置有多个齿状台阶(3);所述齿状台阶(3)靠近轮毂(2)一侧的宽度小于远离轮毂(2)一侧的宽度;所述轮胎(1)内表面设置有与轮毂(2)齿状台阶相适配的凹槽(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衡车无充气中空胎车轮,包括轮胎(1)和轮毂(2),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1)装配面上设置有多个齿状台阶(3);所述齿状台阶(3)靠近轮毂(2)一侧的宽度小于远离轮毂(2)一侧的宽度;所述轮胎(1)内表面设置有与轮毂(2)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志雄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远星橡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