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车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0562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2 19: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用车轮,具备即使在作用有副气室构件的内压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面变形量。车辆用车轮(100)的副气室构件(20)具备上表面构件(21)、下表面构件(22)、以及将上表面构件(21)与下表面构件(22)对合的多个桥接部(23),在上表面构件(21)的上表面(21a)开口的桥接部(23)的开口部(23)的端部间距离被设定为比到相邻的桥接部(23)的开口部(23)的端部为止的距离长。另外,在上表面构件(21)的上表面(21a)开口的桥接部(23)的开口部(23)的面积比除该开口部(23)以外的通常部的面积大。

Vehicle wheel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vehicle wheel, which can restrain the deformation of the surface even if the internal pressure of the component of the auxiliary gas chamber is used. Vehicle wheel (100) the Deputy chamber member (20) with surface component (21), (22), and the component surface to the upper surface and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component (21) member (22) for a plurality of bridge (23), part of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component (21). The surface (21a) bridge opening (23) of the opening (23) from the end of the room is set as compared to the adjacent bridge section (23) of the opening (23) the end of the long distance. In addition, the area of the opening portion (23) of the opening part (23) of the upper surface (21a) of the upper surface member (21) is larger than that of the usual part except the opening part (2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辆用车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用车轮。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减少因轮胎气室内的气柱共鸣引起的道路噪声的车轮,具有将在轮胎气室内作为亥姆霍兹共鸣器发挥功能的副气室构件固定于凹下部的外周面的车轮。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如下共鸣器:具备主体部,该主体部构成安装于安装有轮胎的车轮的外周部并且相互划分开的多个副气室以及将这些副气室分别与所述空气室连通的多个连通部,由所述各副气室以及与这些各副气室连通的所述各连通部构成多个共鸣器部。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697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然而,在具备这样的以往的副气室的共鸣器中未考察到副气室的内压(副气室的室内的内压)的变动。当副气室的内压变动时面变形量增大,产生消声效果降低而无法充分减少由轮胎气室的气柱共鸣声引起的道路噪声的问题。对此,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具备即使在作用有副气室的内压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面变形量的副气室构件的车辆用车轮。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车辆用车轮在轮胎气室内在凹下部的外周面具有作为亥姆霍兹共鸣器的副气室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气室构件具备:上表面构件,其配置于所述轮胎气室内侧;下表面构件,其配置于所述凹下部的外周面侧;以及多个桥接部,其将所述上表面构件与所述下表面构件对合并结合,在所述上表面构件的面上开口的所述桥接部的开口部的端部间距离被设定为比所述桥接部的开口部的端部到相邻的所述桥接部的开口部的端部为止的距离长。根据这样的结构,抑制在作用有副气室构件(副气室)的内压时的面变形量,由此能够提高消声量。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车辆用车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上表面构件的上表面开口的所述桥接部的开口部的面积比除该开口部以外的通常部的面积大。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进一步提高面刚性。技术方案3所记载的车辆用车轮的特征在于,所述桥接部构成为侧面越接近所述上表面构件的上表面则对置的侧面间的距离变得越长的扇形形状。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较大地获得在所述上表面构件的上表面开口的桥接部的开口部的面积,能够提高面刚性。技术方案4所记载的车辆用车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桥接部处,仅所述上表面构件朝向所述下表面构件侧凹陷并与所述下表面构件对接。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较大地获得桥接部的开口部的面积,并且下表面构件不构成桥接部,因此能够确保共鸣器容积。技术方案5所记载的车辆用车轮的特征在于,所述副气室构件在端部具有嵌入所述凹下部的嵌入部,在所述上表面构件的面上开口的所述桥接部的开口部的端部间距离被设定为比所述桥接部的开口部的端部到所述嵌入部为止的距离长。根据这样的结构,在将副气室构件安装于凹下部的情况下,进一步抑制副气室构件作用有内压时的面变形量,由此能够提高消声量。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具备即使在副气室构件作用有内压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面变形量的副气室构件的车辆用车轮。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用车轮的立体图。图2是上述实施方式的车辆用车轮的副气室构件的整体立体图。图3是图2的从凸侧观察的副气室构件的上表面的主要部分立体图。图4A是表示以图1的A-A线剖切而成的副气室构件的剖视图。图4B是图4A的附图标记A和C所示的上表面构件的上表面部分的主要部分放大图。图5是从图2的凹侧观察的副气室构件的下表面的主要部分立体图。图6是表示安装于上述实施方式的车辆用车轮的凹下部的副气室构件与凸起部以及纵壁的位置关系的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车轮的局部剖视图。图7是比较例的副气室构件的整体立体图。图8是表示以图7的A-A线剖切而成的副气室构件的剖视图。图9是比较例的副气室构件的剖视图。图10是从图9的凹侧观察的副气室构件的下表面的主要部分立体图。图11是比较本实施方式的副气室构件的结构和比较例的副气室构件的结构来说明容积的差异的示意性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车轮在凹下部的外周面具有副气室构件(亥姆霍兹共鸣器),该副气室构件对由轮胎气室内的气柱共鸣引起的道路噪声进行消声。以下,在说明车辆用车轮的整体结构之后,详细说明副气室构件。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用车轮100的立体图。如图1所示,车辆用车轮100具备轮辋11和用于将该轮辋11连结于轮毂(省略图示)的轮辐12。轮辋11具有在形成于图1所示的车轮宽度方向Y的两端部的沿口座面11a、11a彼此之间朝向车轮径向的内侧(旋转中心侧)凹陷的凹下部11c。凹下部11c是为了在将轮胎(参照图6)组装于轮辋11的轮辋组装时供轮胎的胎圈部(省略图示)落入而设置的。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的凹下部11c形成为在车轮宽度方向Y的范围内成为大致相同直径的圆筒形状。在图1中,附图标记11d是凹下部11c的外周面。附图标记18是形成后述的连通孔19(参照图2)的管体,配备于副气室构件20。附图标记15是以沿着轮辋11的周向延伸的方式设置于凹下部11c的外周面11d的环状的纵壁。顺带一提,如后所述,副气室构件20(亥姆霍兹共鸣器)卡定于纵壁15。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中,附图标记X是车轮周向。[副气室构件20的结构]接着,说明副气室构件20。图2是副气室构件20的整体立体图。图3是从图2的凸侧观察到的副气室构件20的上表面的主要部分立体图。图4A是表示以图1的A-A线剖切而成的副气室构件20的剖视图。图5是从图2的凹侧观察到的副气室构件20的下表面的主要部分立体图。如图2所示,副气室构件20具备:中空的主体部20a,其是在一方向上较长的构件,在内侧具有副气室SC(参照图4A);以及缘部14a、14b,其使该主体部20a与第一纵壁面16a以及第二纵壁面16b(参照图6)卡定。缘部14a、14b是用于嵌入车轮的凹下部11c的端部(嵌入部)。需要说明的是,副气室SC见后述。副气室构件20在长边方向上弯曲,在安装于凹下部11c(参照图1)的外周面11d(参照图1)时沿着车轮周向X。附图标记18是构成主体部20a的一部分的管体,在其内侧形成有与副气室SC(参照图4)连通的连通孔19。沿着车轮周向X延伸的管体18的连通孔19在图4A所示的车轮周向X的一端侧与副气室SC连通,在另一端侧向外部开口。附图标记Y是车轮宽度方向。连通孔19见后述。如图3所示,副气室构件20在俯视下呈较长的矩形,并具备在内侧形成副气室SC(参照图4A)的主体部20a。主体部20a的除了管体18以外的部分在图3所示的主视(俯视)下呈细长的矩形形状。如图4A以及图5所示,副气室构件20的主体部20a具备:上表面构件21;下表面构件22,其在与该上表面构件21之间形成一个连续的空间即副气室SC;以及多个桥接部23,其使上表面构件21与下表面构件22对合并结合。上表面构件21面向轮胎气室,以在沿着凹下部11c的外周面11d侧配置的下表面构件22的上方具有鼓起的方式弯曲,从而形成副气室SC。如图4A所示,上表面构件21以及下表面构件22由厚度d的厚壁的树脂构件形成。需要说明的是,构成本实施方式中的上表面构件21以及下表面构件22的树脂材料分别为相同的厚度,但它们的厚度也可以彼此不同。如图2至图4A所示,桥接部23构成将上表面构件21与下表面构件22对接并局部结合而成的桥梁部(参照图4A)。具体而言,桥接部23通过如下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车辆用车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用车轮,在轮胎气室内在凹下部的外周面具有作为亥姆霍兹共鸣器的副气室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气室构件具备:上表面构件,其配置于所述轮胎气室内侧;下表面构件,其配置于所述凹下部的外周面侧;以及多个桥接部,其将所述上表面构件与所述下表面构件对合并结合,在所述上表面构件的面上开口的所述桥接部的开口部的端部间距离被设定为比所述桥接部的开口部的端部到相邻的所述桥接部的开口部的端部为止的距离长。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3.09 JP 2015-0462401.一种车辆用车轮,在轮胎气室内在凹下部的外周面具有作为亥姆霍兹共鸣器的副气室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气室构件具备:上表面构件,其配置于所述轮胎气室内侧;下表面构件,其配置于所述凹下部的外周面侧;以及多个桥接部,其将所述上表面构件与所述下表面构件对合并结合,在所述上表面构件的面上开口的所述桥接部的开口部的端部间距离被设定为比所述桥接部的开口部的端部到相邻的所述桥接部的开口部的端部为止的距离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车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表面构件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神山洋一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