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翼及无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4024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6 0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机翼及无人机,涉及航空领域。机翼本体沿自身长度方向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侧风挡板设置于第一端。侧风挡板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第一侧面的面积大于第二侧面的面积。第一侧面朝向机翼本体的长度延伸方向用于阻挡侧向气流。将较大面积的第一侧面朝向机翼本体的长度延伸反向,即朝向飞行器飞行时受到的部分侧向气流的流动方向(该方向上的侧向气流对飞行器的飞行稳定性影响较大),使第一侧面对侧向气流形成阻挡作用,减少侧向气流对飞行的干扰,提高飞行器的飞行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翼及无人机
本技术涉及航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机翼及无人机。
技术介绍
目前,无人机在各大领域都得到了广泛使用,例如地址勘探、航空拍摄等等。由于机上无驾驶舱,机体体积小,质量轻,可以穿梭于楼宇之间。由于现有的楼宇密度较大,且楼宇高度不齐,使得各处的气流状况差异很大。无人机在经过楼宇之间时,常常出现侧向强气流的扰动,影响无人机的飞行稳定性,使得无人机发生晃动,出现数据检测准确性降低、航空拍摄画面不稳定。当气流较大时,还会改变无人机的航线,严重的会和楼宇发生碰撞坠落,对建筑物和地面行人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翼,其能够减弱侧向气流对飞行器的扰动,提高飞行器的飞行稳定性。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机,其能够在侧向强气流的扰动下,较好地保持无人机的飞行稳定性。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机翼,包括相互连接的机翼本体和侧风挡板。机翼本体沿自身长度方向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侧风挡板设置于第一端。侧风挡板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第一侧面的面积大于第二侧面的面积。第一侧面朝向机翼本体的长度延伸方向用于阻挡侧向气流。将较大面积的第一侧面朝向机翼本体的长度延伸反向,即朝向飞行器飞行时受到的部分侧向气流的流动方向(该方向上的侧向气流对飞行器的飞行稳定性影响较大),使第一侧面对侧向气流形成阻挡作用,减少侧向气流对飞行的干扰。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侧向气流包括与飞行器的飞行轨迹所在方向不同的所有气流。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机翼还包括多个导流板。多个导流板沿机翼本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于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导流板对侧向气流进行一定程度的阻挡,并使侧向气流沿导流板的固定导流方向进行流动,减少气流对飞行的影响。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导流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段、第二段以及第三段。沿第一段至第二段的方向,导流板的侧面逐渐扩大。沿第二段至第三段的方向,导流板的侧面逐渐缩小。该种形式下的导流板能够减少飞行器前行方向上的风阻。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导流板的侧面连接有凸起。凸起还包括在导流板的长度方向上依次连接的第四段、第五段以及第六段。沿第四段至第五段的方向,凸起的侧面逐渐增大。沿第五段至第六段的方向,凸起的侧面逐渐缩小。凸起能够增加导流板与侧向气流的接触面积,使侧向气流更加稳定。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导流板通过立板与机翼本体相连。立板与机翼本体转动连接。侧向气流带动立板在机翼本体上进行转动,从而带动导流板进行转动。转动设置使得导流板能够适应更多变的侧向气流,导流板跟随侧向气流进行偏转,对侧向气流进行一定程度的阻挡,并且当侧向气流再次吹在导流板上时,会沿着导流板进行流动,进而在导流板上斜向的风力分解出前进的动力,推动机翼本体向前移动,进而将侧向气流一定程度上转换为动力,辅助飞行器飞行。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机翼本体上还设有多个贯穿孔。多个贯穿孔与多个导流板沿机翼本体的长度方向交替间隔设置。贯穿孔为螺旋桨等辅助飞行设备提供安装位置。导流板与贯穿孔的交叉设置不仅能够保证机翼本体的强度,且便于辅助飞行设备与导流板的相互配合,使飞行器能够达到更稳定、更理想的飞行状态。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机翼还包括调节板。调节板通过转动轴转动设置于机翼本体。转动轴的长度方向与机翼本体的长度方向相同。调节板绕转动轴进行转动,减少飞行器前行方向上的风阻。同时,调节板还可以对前行方向上的气流起到分流作用,以保持机翼本体上下两侧的气压差,提高飞行稳定性。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机翼本体沿自身宽度方向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三端和第四端。第三端开设有凹槽,转动轴与调节板均位于凹槽内。前行方向上的气流与第三端将直接接触,这部分气流提供了机翼本体前行方向上受到的主要风阻。将凹槽开设在第三端上,使这部分气流直接吹向调节板,保证该方向上的气流能够被分流和阻挡。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机翼还包括固定板。固定板与第二端相连。固定板还开设固定孔。通过固定板将机翼安装至飞行器上。固定板能够便于机翼的拆卸和更换,根据地形地势需要,使用者可更换不同的侧翼。一种无人机,包括上述任意一种机翼。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机翼,其主要包括相互连接的机翼本体和侧风挡板。机翼本体的长度方向上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侧风挡板安装在第一端上。飞行器飞行时,机翼本体的长度方向是朝向飞行方向的,侧向的气流会影响机翼的平衡性,从而影响飞行器的飞行稳定性。侧风挡板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侧面、第二侧面以及第三侧面。第三侧面与第一端连接。第一侧面的面积大于第二侧面的面积。并使第一侧面朝向机翼本体的长度延伸方向,即第一侧面朝向部分侧向气流的流动方向(该方向上的侧向气流对飞行器的飞行稳定性影响较大),以达到阻挡侧向气流的效果,减少侧向气流对飞行的干扰,提高飞行稳定性。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无人机,包括上述机翼,以使无人机具有更好的飞行稳定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机翼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导流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调节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机翼本体与固定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标:100-机翼;110-机翼本体;112-第一端;114-第二端;116-贯穿孔;118-凹槽;120-第三端;122-第四端;124-上侧面;130-侧风挡板;132-第一侧面;134-第二侧面;140-导流板;142-第一段;144-第二段;146-第三段;148-凸起;150-第四段;152-第五段;154-第六段;156-立板;170-调节板;172-转动轴;180-固定板;182-固定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左”、“右”、“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机翼及无人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翼,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接的机翼本体和侧风挡板,所述机翼本体沿自身长度方向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侧风挡板设置于所述第一端,所述侧风挡板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侧面的面积,所述第一侧面用于阻挡侧向气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翼,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接的机翼本体和侧风挡板,所述机翼本体沿自身长度方向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侧风挡板设置于所述第一端,所述侧风挡板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侧面的面积,所述第一侧面用于阻挡侧向气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翼,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翼还包括多个导流板,多个所述导流板沿所述机翼本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翼,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段、第二段以及第三段,沿所述第一段至所述第二段的方向,所述导流板的侧面逐渐扩大;沿所述第二段至所述第三段的方向,所述导流板的侧面逐渐缩小。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翼,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的侧面连接有凸起,所述凸起包括在所述导流板的长度方向上依次连接的第四段、第五段以及第六段,沿所述第四段至所述第五段的方向,所述凸起的侧面逐渐扩大,沿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超张文安贾满贾秋英赵节霞张增场
申请(专利权)人:中煤航测遥感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