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机翼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1255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3 01: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无人机机翼,包括上壳板和下壳板,上壳板和下壳板背面均设置有碳纤维布,上壳板和下壳板均与其各自上的碳纤维布粘合,上壳板和下壳板之间形成有空腔,空腔内设置有翼肋和连接杆,翼肋和连接杆均为中空设置,连接杆贯穿翼肋设置,连接杆与翼肋相垂直,连接杆与翼肋粘合,翼肋与碳纤维布粘合,连接杆上设置有连接条,连接条为中空设置,连接条呈拱形设置,连接条包含有第一连接条组、第二连接条组和第三连接条组,第一连接条组、第二连接条组和第三连接条组两端均与连接杆连接,第一连接条组和第二连接条组的拱顶分别与上壳板的背面和下壳板的背面中部紧贴;该无人机机翼重量轻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机机翼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人机领域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无人机机翼。
技术介绍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机上无驾驶舱,但安装有自动驾驶仪、程序控制装置等设备。地面、舰艇上或母机遥控站人员通过雷达等设备,对其进行跟踪、定位、遥控、遥测和数字传输。可在无线电遥控下像普通飞机一样起飞或用助推火箭发射升空,也可由母机带到空中投放飞行。回收时,可用与普通飞机着陆过程一样的方式自动着陆,也可通过遥控用降落伞或拦网回收。可反覆使用多次。广泛用于空中侦察、监视、通信、反潜、电子干扰和航拍等。但是目前的无人机机翼由于需要具有较高的强度,所以机翼内部往往具有大量的翼肋,导致机翼整体重量较大,难以满足市场上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重量轻盈的无人机机翼。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人机机翼,包括上壳板和下壳板,所述上壳板和下壳板背面均设置有碳纤维布,所述上壳板和下壳板均与其各自上的碳纤维布粘合,所述上壳板和下壳板之间形成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翼肋和连接杆,所述翼肋和连接杆均为中空设置,所述连接杆贯穿翼肋设置,所述连接杆与翼肋相垂直,所述连接杆与翼肋粘合,所述翼肋与碳纤维布粘合,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连接条,所述连接条为中空设置,所述连接条呈拱形设置,所述连接条包含有第一连接条组、第二连接条组和第三连接条组,所述第一连接条组、第二连接条组和第三连接条组两端均与连接杆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条组和第二连接条组的拱顶分别与上壳板的背面和下壳板的背面中部紧贴,所述第一连接条组和第二连接条组均与第三连接条组垂直设置,所述上壳板的背面和下壳板的背面均与第三连接条组紧贴;所述连接条由按重量份数配比的碳纤维丝29-37份、聚乙烯6-8份、纳米氧化铝4-7份、石棉粉3-5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1-3份、聚醚醚酮11-15份、聚酯树脂12-18份、有机钛环氧树脂105-117份、阿拉伯胶6-8份、碳酸氢钠2-6份和富马酸1-3份组成。作为优选,所述上壳板和下壳板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插入片和第二插入片,所述第一插片和第二插片末端均设置有与第三连接条组相配对的插槽,所述插槽与第三连接条组过盈配合,所述第一插片和第二插片均通过其各自上的插槽与第三连接条组连接,所述第一插片和第二插片末端分别设置有榫眼和榫头,所述第一插片和第二插片通过榫眼和榫头连接,整体上采用了双重连接的方式,上壳板和下壳板连接稳定性好。作为优选,所述翼肋和连接杆均为中空设置,翼肋和连接杆均采用了中空的设计,可以进一步的降低整体的重量。作为优选,所述上壳板上设置有电机安装座,所述电机安装座与上壳板为一体式设置,所述电机安装座与下壳板可拆卸连接,所述上壳板和下壳板之间形成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副翼,所述副翼与上壳板铰接连接,整体结构稳定可靠,副翼具有一定转动能力,使用效果好,连接稳定。作为优选,所述上壳板和下壳板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定位条和第二定位条,所述上壳板和下壳板上分别与第一定位条和第二定位条为一体式设置,所述第一定位条和第二定位条均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定位条之间形成有与翼肋相配对的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二定位条之间形成有与翼肋相配对的第二定位槽,通过设置有第一定位条和第二定位条,并且形成有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可以方便使用者安装和与碳纤维布粘合。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分别与第一连接条组、第二连接条组和第三连接条组相配对的第一插孔、第二插孔和第三插孔,所述第一连接条组、第二连接条组和第三连接条分别与第一插孔、第二插孔和第三插孔过盈配合,所述第一插孔、第二插孔和第三插孔均为盲孔,第一连接条组、第二连接条组和第三连接条组均与连接杆连接稳定,结构简单。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杆内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呈T型设置,所述支撑杆的三个端面分别位于第一插孔、第二插孔和第三插孔的正后方,通过设置有支撑杆撑住连接杆的主要受压部位,可以有效的防止连接杆被压坏。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杆与连接杆粘合,支撑杆与连接杆连接稳定。连接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碳纤维丝29-37份编织成网孔呈正六边形的网格布,制得碳纤维网格布,备用;2)将步骤1)制得的碳纤维网格布卷起并粘合,形成与碳纳米管状的管体,制得管体,备用;3)将聚乙烯6-8份、纳米氧化铝4-7份、石棉粉3-5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1-3份、聚醚醚酮11-15份、聚酯树脂12-18份、有机钛环氧树脂105-117份和阿拉伯胶6-8份一起倒入到反应釜中进行加热搅拌处理,其中加热温度为334-380℃,搅拌速度为200-400r/min,加热时间和搅拌时间均为2-3h,制得液状物,备用;4)将碳酸氢钠2-6份和富马酸1-3份一起倒入到步骤3)制得的液状物中进行搅拌处理,搅拌速度为600-800r/min,搅拌时间为15-20min,制得混合物,备用;5)将步骤2)制得的管体放入到模具内,然后将步骤4)制得的混合物挤入模具内,冷却,脱模,即得连接条。连接条为多孔物质的发泡体,重量轻盈,并且模仿了碳纳米管的结构,具有出色的力学性能。以下是连接条的原料的特点:碳纤维丝:高强度、高模量纤维的新型纤维材料,作为增强体;聚乙烯:是乙烯经聚合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具有优良的耐低温性能,化学稳定性好,与环氧树脂复配可以起到提高抗剥性和抗冲强度;纳米氧化铝:作为功能性填料,可以增加粘接力,增加机械强度;石棉粉:作为功能性填料,可以降低收缩率;邻苯二甲酸二辛酯:是一种常用的塑化剂;聚醚醚酮:具有耐高温、抗压、耐化学药品腐蚀等物理化学性能,可碳纤维复合制备增强材料聚酯树脂:固化后的胶层硬度大、透明性好、光亮度高,与环氧树脂复配可以提高抗冲击;有机钛环氧树脂:有较好的电性能、耐热性和黏合性;阿拉伯胶:是一种安全无害的增稠剂,具有良好的乳化特性,与碳酸氢钠具有协同性作用,可以让水分子的表面张力更易被突破,以惊人的速度释放更多的二氧化碳。碳酸氢钠:加热开始逐渐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作为发泡剂;富马酸:与碳酸氢钠具有协同性作用,可以生成并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上壳板和下壳板之间形成有空腔,并且空腔内设置有翼肋、连接杆和连接条代替传统的多个翼肋、桁条和翼梁的结构,大大降低了整体的重量;而翼肋与碳纤维布粘合,使得碳纤维布和翼肋形成受力结构体;再加上采用了呈拱形的连接条支撑住上壳板和下壳板,可以将压力分散到连接杆上,整体结构强度高,受力性能极为优秀好,此外,上壳板和下壳板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插入片和第二插入片,第一插片和第二插片末端均设置有与第三连接条组相配对的插槽,插槽与第三连接条组过盈配合,第一插片和第二插片均通过其各自上的插槽与第三连接条组连接,第一插片和第二插片末端分别设置有榫眼和榫头,第一插片和第二插片通过榫眼和榫头连接,整体上采用了双重连接的方式,上壳板和下壳板连接稳定性好。翼肋和连接杆均为中空设置,翼肋和连接杆均采用了中空的设计,可以进一步的降低整体的重量。上壳板上设置有电机安装座,电机安装座与上壳板为一体式设置,电机安装座与下壳板可拆卸连接,上壳板和下壳板之间形成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副翼,副翼与上壳板铰接连接,整体结构稳定可靠,上壳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无人机机翼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人机机翼,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板和下壳板,所述上壳板和下壳板背面均设置有碳纤维布,所述上壳板和下壳板均与其各自上的碳纤维布粘合,所述上壳板和下壳板之间形成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翼肋和连接杆,所述翼肋和连接杆均为中空设置,所述连接杆贯穿翼肋设置,所述连接杆与翼肋相垂直,所述连接杆与翼肋粘合,所述翼肋与碳纤维布粘合,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连接条,所述连接条为中空设置,所述连接条呈拱形设置,所述连接条包含有第一连接条组、第二连接条组和第三连接条组,所述第一连接条组、第二连接条组和第三连接条组两端均与连接杆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条组和第二连接条组的拱顶分别与上壳板的背面和下壳板的背面中部紧贴,所述第一连接条组和第二连接条组均与第三连接条组垂直设置,所述上壳板的背面和下壳板的背面均与第三连接条组紧贴,所述连接条由按重量份数配比的碳纤维丝29‑37份、聚乙烯6‑8份、纳米氧化铝4‑7份、石棉粉3‑5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1‑3份、聚醚醚酮11‑15份、聚酯树脂12‑18份、有机钛环氧树脂105‑117份、阿拉伯胶6‑8份、碳酸氢钠2‑6份和富马酸1‑3份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机翼,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板和下壳板,所述上壳板和下壳板背面均设置有碳纤维布,所述上壳板和下壳板均与其各自上的碳纤维布粘合,所述上壳板和下壳板之间形成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翼肋和连接杆,所述翼肋和连接杆均为中空设置,所述连接杆贯穿翼肋设置,所述连接杆与翼肋相垂直,所述连接杆与翼肋粘合,所述翼肋与碳纤维布粘合,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连接条,所述连接条为中空设置,所述连接条呈拱形设置,所述连接条包含有第一连接条组、第二连接条组和第三连接条组,所述第一连接条组、第二连接条组和第三连接条组两端均与连接杆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条组和第二连接条组的拱顶分别与上壳板的背面和下壳板的背面中部紧贴,所述第一连接条组和第二连接条组均与第三连接条组垂直设置,所述上壳板的背面和下壳板的背面均与第三连接条组紧贴,所述连接条由按重量份数配比的碳纤维丝29-37份、聚乙烯6-8份、纳米氧化铝4-7份、石棉粉3-5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1-3份、聚醚醚酮11-15份、聚酯树脂12-18份、有机钛环氧树脂105-117份、阿拉伯胶6-8份、碳酸氢钠2-6份和富马酸1-3份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机翼,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板和下壳板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插入片和第二插入片,所述第一插片和第二插片末端均设置有与第三连接条组相配对的插槽,所述插槽与第三连接条组过盈配合,所述第一插片和第二插片均通过其各自上的插槽与第三连接条组连接,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晨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霆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