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内燃装载机的排气消声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74877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5 21: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内燃装载机的排气消声器。包括圆柱状的壳体,壳体内通过隔板依次分隔形成第一扩张腔、第二扩张腔、吸声腔和第三扩张腔;第一扩张腔内设有排气管;第二扩张腔内设有进气管,吸声腔内设有消声短管,并填充设有钢丝绒吸声材料;第二扩张腔和吸声腔内贯穿设有长消声管;吸声腔内填充设有钢丝绒吸声材料;第一扩张腔、第二扩张腔和第三扩张腔的长度比为1.7:1.5:1;吸声腔的长度小于第一扩张腔的长度,大于第二扩张腔的长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中低频消声效果好,在140‑2500 Hz之间,传递损失达到35dB以上,比原始消声器提高了5dB以上;在500‑1100Hz之间,传递损失达到40dB以上。本消声器的内部腔室结构结构设计合理,工作可靠性高;制造工艺简单,降低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内燃装载机的排气消声器
本技术属于内燃装载机
,具体涉及内燃装载机的排气消声器。
技术介绍
目前,用于内燃装载机的发动机的排气消声器的结构由两大腔组成,进气口腔内又嵌套网罩腔,网罩四周开满小孔,网罩与筒体四周放置吸声材料,进气管贯穿网罩,另一端封闭,进气管开穿管孔,这种结构制造工艺复杂,结构尺寸定位可靠性不高,由于制造工艺复杂,网罩开孔量较多,导致制造成本增加。现有消声器的消声量不足,在140-1000Hz之间,传递损失不足20dB,在1000-2500Hz之间,传递损失不足30dB,达不到内燃装载机排气消声要求。内燃装载机的发动机排气噪声贡献主要分布在140-2500Hz这个范围内,在这个范围内排气消声器传递损失要达到30dB以上才能满足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通过结构改进,提供一种中低频消声效果好的用于内燃装载机的排气消声器。一种用于内燃装载机的排气消声器包括圆柱状的壳体10,轴向的两端分别通过端盖1密封;壳体10内通过隔板依次分隔形成第一扩张腔12、第二扩张腔13、吸声腔14和第三扩张腔15。所述第一扩张腔12的一侧径向设有连通外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内燃装载机的排气消声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内燃装载机的排气消声器,包括圆柱状的壳体(10),轴向的两端分别通过端盖(1)密封;壳体(10)内通过隔板依次分隔形成第一扩张腔(12)、第二扩张腔(13)、吸声腔(14)和第三扩张腔(15);所述第一扩张腔(12)的一侧径向设有连通外部的排气管(2),位于第一扩张腔(12)内的排气管(2)的管壁上均布设气孔;所述第二扩张腔(13)的一侧径向设有连通外部的进气管(5),位于第二扩张腔(13)内的进气管(5)的管壁上均布设有进气孔;所述吸声腔(14)内设有消声短管(7),消声短管(7)的一端贯通着第二扩张腔(13),另一端贯通着第三扩张腔(15);所述第二扩张腔(13)和吸声腔(14)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内燃装载机的排气消声器,包括圆柱状的壳体(10),轴向的两端分别通过端盖(1)密封;壳体(10)内通过隔板依次分隔形成第一扩张腔(12)、第二扩张腔(13)、吸声腔(14)和第三扩张腔(15);所述第一扩张腔(12)的一侧径向设有连通外部的排气管(2),位于第一扩张腔(12)内的排气管(2)的管壁上均布设气孔;所述第二扩张腔(13)的一侧径向设有连通外部的进气管(5),位于第二扩张腔(13)内的进气管(5)的管壁上均布设有进气孔;所述吸声腔(14)内设有消声短管(7),消声短管(7)的一端贯通着第二扩张腔(13),另一端贯通着第三扩张腔(15);所述第二扩张腔(13)和吸声腔(14)内贯穿设有长消声管(4),长消声管(4)的一端贯通着第一扩张腔(12),另一端贯通着第三扩张腔(15);长消声管(4)的轴向和消声短管(7)的轴向均平行于壳体(1)的轴向,且位于吸声腔(14)内的长消声管(4)的管壁和消声短管(7)的管壁上均布设有消声孔;所述吸声腔(14)内填充设有钢丝绒吸声材料(8),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扩张腔(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义袁正田红周高静轩梁长佳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