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本封面折痕机传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865904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5 15: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文具用品制作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薄本封面折痕机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由主驱动机构、输入辊驱动机构、折痕辊驱动机构、输出辊驱动机构组成,主驱动机构、输入辊驱动机构、折痕辊驱动机构、输出辊驱动机构均设置于机架上且主驱动机构与输入辊驱动机构、折痕辊驱动机构、输出辊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本薄本封面折痕机传动系统结构设计科学合理,具有动力传输可靠、适用范围大、调整操纵方便、噪声小等优点,是一种具有较高创新性的薄本封面折痕机传动系统。

A transmission system for a thin cover crease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aking stationery products, and relates to a transmission system of a thin cover mark machine,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main driving mechanism, the driving mechanism of the input roll, the drive mechanism of the crease roll and the driving mechanism of the output roll are composed of the main driving mechanism, the drive mechanism of the input roll, the drive mechanism of the crease roll and the output roll drive. The motive mechanism is all arranged on the frame, and the main driving mechanism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put roller driving mechanism, the creasing roller driving mechanism and the output roller driving mechanism. The design of the transmission system of the book cover folding machine is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It has the advantages of reliable power transmission, large application range, easy adjustment and manipulation, and small noise. It is a kind of high innovation transmission system for thin cover cover crease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薄本封面折痕机传动系统
本技术属于文具用品制作
,特别涉及一种薄本封面折痕机传动系统。
技术介绍
笔记本是学生、机关工作者等人员常用的书写记录用品,笔记本封面对笔记本的装订、使用、观感都有直接的影响,所以,人们对笔记本的封面,有着多种需求。比较厚实的封面,可使笔记本易于保管,携带、使用方便,美感较强。但是,比较厚实的封面,如果直接与笔记本内纸页叠放装订,在折叠时,其封面的折叠线极易呈波浪状,既影响使用,也影响观感,因此,生产时常常将封面预先制作出折叠线即制作出折痕,这样,当封面与内纸页叠放对折后,其折叠线比较正直,既美观,又方便使用。特别是较薄的笔记本,只需一条对折折线即可,现有的折痕机,虽然可制作多条折线,但其结构复杂,制作难度大,加工效率低,并不完全适用于较薄的笔记本。设计制造一种适用于薄本封面制作对折线的折痕机,成为笔记本生产企业的企盼传动系统是薄本封面折痕机重要部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动力传输可靠、适用范围大、调整操纵方便、噪声小的薄本封面折痕机传动系统。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薄本封面折痕机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由主驱动机构、输入辊驱动机构、折痕辊驱动机构、输出辊驱动机构组成,主驱动机构、输入辊驱动机构、折痕辊驱动机构、输出辊驱动机构均设置于机架上且主驱动机构与输入辊驱动机构、折痕辊驱动机构、输出辊驱动机构传动连接。而且,所述主驱动机构,由电机、主驱动轴、主传动轴、第一介轮轴、第二介轮轴、主驱动齿轮、主传动齿轮、变速齿轮、链条、第一介轮、第二介轮、张力轮组成,电机设置于机架上底部,主驱动轴、主传动轴、第一介轮轴、第二介轮轴、张力轮均转动设置于机架上,主驱动齿轮固装于主驱动轴一端,主传动齿轮、变速齿轮同轴固装于主传动轴一端,链条连接于主驱动齿轮和主传动齿轮上,第一介轮固装于第一介轮轴两端并对应与输入辊传动机构、折痕辊驱动机构传动连接且其中一端与变速齿轮啮合,第二介轮固装于第二介轮轴两端并对应与输出辊传动机构、折痕辊驱动机构传动连接。而且,所述输入辊驱动机构、折痕辊驱动机构、输出辊驱动机构均由上辊轴、下辊轴、上辊轴座、下辊轴座、上辊驱动齿轮、下辊驱动齿轮、间隙调整器、间隙控制器组成,上辊轴座对称铰装于机架上两侧,下辊轴座与上辊轴座对应固装于机架上两侧,上辊轴、下辊轴分别转动设置于上辊轴座、下辊轴座内,上辊驱动齿轮、下辊驱动齿轮分别对称设置于上辊轴、下辊轴两端,间隙调整器与上辊轴座对应对称设置于机架上且与上辊轴座控制接触,间隙控制器与上辊轴座对应对称设置于机架上且下端压制在上辊轴座上方。而且,所述间隙调整器,分为竖式间隙调整器和横式间隙调整器,均由丝母、间隙调整螺杆、手轮组成,横式间隙调整器,其丝母固装于机架上前后端侧面,间隙调整螺杆中部螺装于丝母内,内端伸入至上辊轴座下方,外端设置手轮,竖式间隙调整器,其丝母固装于机架上顶部侧面,间隙调整螺杆中部螺装于丝母内,下端压制于上辊轴座一端,上端设置手轮。而且,所述间隙调整螺杆,横式间隙调整器为锥形间隙调整螺杆。而且,所述间隙控制器,由弹簧、弹簧座、扶正杆组成,弹簧座固装于机架上,扶正杆固装于弹簧座上,弹簧设置于扶正杆上弹簧座与上辊轴座之间。而且,所述张力轮,由压辊、调节板、调节轴组成,调节轴螺装于机架上,调节板套装在调节轴上,压辊转动设置于调节板端部并压制在链条上。而且,所述调节板,其上制有调节孔。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1.本薄本封面折痕机传动系统以齿轮传动为主且设置有张力轮,同步性好。2.本薄本封面折痕机传动系统设置有间隙调整器、间隙控制器,可适用于不同厚度笔记本封面的折痕。3.本薄本封面折痕机传动系统的间隙调整器设置有手轮,调整方便。4.本薄本封面折痕机传动系统设置有张力轮,即可保证动力传动效果,又可防止链条松弛时产生噪音。5.本薄本封面折痕机传动系统结构设计科学合理,具有动力传输可靠、适用范围大、调整操纵方便、噪声小等优点,是一种具有较高创新性的薄本封面折痕机传动系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后视图;图3为薄本封面折痕机结构示意图(俯视图)。附图标注说明:1-间隙调整器、2-机架、3-间隙控制器、4-输出辊驱动机构、5-第二介轮、6-第二介轮轴、7-折痕辊驱动机构、8-弹簧座、9-弹簧、10-扶正杆、11-上辊轴、12上辊轴座、13-下辊轴、14-下辊轴座、15-间隙调整螺杆、16-丝母、17-手轮、18-第一介轮、19-第一介轮轴、20-变速齿轮、21-主传动轴、22-主传动齿轮、23-链条、24-压辊、25-调节轴、26-调节板、27-主驱动齿轮、28-主驱动轴、29-下辊驱动齿轮、30-上辊驱动齿轮、31-收料台、32-输出辊、33-折痕辊、34-输入辊、35-扶正压板、36-传动系统、37-收料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一种薄本封面折痕机传动系统,由主驱动机构、输入辊驱动机构、折痕辊驱动机构、输出辊驱动机构4组成,主驱动机构、输入辊驱动机构、折痕辊驱动机构7、输出辊驱动机构均设置于薄本封面折痕机机架2上且主驱动机构与输入辊驱动机构、折痕辊驱动机构、输出辊驱动机构传动连接。主驱动机构,由电机、主驱动轴28、主传动轴21、第一介轮轴19、第二介轮轴6、主驱动齿轮27、主传动齿轮22、变速齿轮20、链条23、第一介轮18、第二介轮5、张力轮组成,电机设置于机架上底部,主驱动轴、主传动轴、第一介轮轴、第二介轮轴、张力轮均转动设置于机架上,主驱动齿轮固装于主驱动轴一端,主传动齿轮、变速齿轮同轴固装于主传动轴一端,链条连接于主驱动齿轮和主传动齿轮上,第一介轮固装于第一介轮轴两端并对应与输入辊传动机构、折痕辊驱动机构传动连接且其中一端与变速齿轮啮合,第二介轮固装于第二介轮轴两端并对应与输出辊传动机构、折痕辊驱动机构传动连接。输入辊驱动机构、折痕辊驱动机构、输出辊驱动机构均由上辊轴11、下辊轴13、上辊轴座12、下辊轴座14、上辊驱动齿轮30、下辊驱动齿轮29、间隙调整器1、间隙控制器3组成,上辊轴座对称铰装于机架上两侧,下辊轴座与上辊轴座对应固装于机架上两侧,上辊轴、下辊轴分别转动设置于上辊轴座、下辊轴座内,上辊驱动齿轮、下辊驱动齿轮分别对称设置于上辊轴、下辊轴两端,间隙调整器与上辊轴座对应对称设置于机架上且与上辊轴座控制接触,间隙控制器与上辊轴座对应对称设置于机架上且下端压制在上辊轴座上方。间隙调整器,分为竖式间隙调整器和横式间隙调整器,均由丝母16、间隙调整螺杆15、手轮17组成,横式间隙调整器,其丝母固装于机架上前后端侧面,间隙调整螺杆中部螺装于丝母内,内端伸入至上辊轴座下方,外端设置手轮,竖式间隙调整器,其丝母固装于机架上顶部侧面,间隙调整螺杆中部螺装于丝母内,下端压制于上辊轴座一端,上端设置手轮。间隙调整螺杆,横式间隙调整器为锥形间隙调整螺杆。间隙控制器,由弹簧9、弹簧座8、扶正杆10组成,弹簧座固装于机架上,扶正杆固装于弹簧座上,弹簧设置于扶正杆上弹簧座与上辊轴座之间。张力轮,由压辊24、调节板26、调节轴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薄本封面折痕机传动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薄本封面折痕机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由主驱动机构、输入辊驱动机构、折痕辊驱动机构、输出辊驱动机构组成,主驱动机构、输入辊驱动机构、折痕辊驱动机构、输出辊驱动机构均设置于机架上且主驱动机构与输入辊驱动机构、折痕辊驱动机构、输出辊驱动机构传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本封面折痕机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由主驱动机构、输入辊驱动机构、折痕辊驱动机构、输出辊驱动机构组成,主驱动机构、输入辊驱动机构、折痕辊驱动机构、输出辊驱动机构均设置于机架上且主驱动机构与输入辊驱动机构、折痕辊驱动机构、输出辊驱动机构传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本封面折痕机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驱动机构,由电机、主驱动轴、主传动轴、第一介轮轴、第二介轮轴、主驱动齿轮、主传动齿轮、变速齿轮、链条、第一介轮、第二介轮、张力轮组成,电机设置于机架上底部,主驱动轴、主传动轴、第一介轮轴、第二介轮轴、张力轮均转动设置于机架上,主驱动齿轮固装于主驱动轴一端,主传动齿轮、变速齿轮同轴固装于主传动轴一端,链条连接于主驱动齿轮和主传动齿轮上,第一介轮固装于第一介轮轴两端并对应与输入辊传动机构、折痕辊驱动机构传动连接且其中一端与变速齿轮啮合,第二介轮固装于第二介轮轴两端并对应与输出辊传动机构、折痕辊驱动机构传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本封面折痕机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辊驱动机构、折痕辊驱动机构、输出辊驱动机构均由上辊轴、下辊轴、上辊轴座、下辊轴座、上辊驱动齿轮、下辊驱动齿轮、间隙调整器、间隙控制器组成,上辊轴座对称铰装于机架上两侧,下辊轴座与上辊轴座对应固装于机架上两侧,上辊轴、下辊轴分别转动设置于上辊轴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玉强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津强纸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