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转式软管编织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223109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27 00: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胶管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回转式软管编织机,其特征在于:同时使所述内锭子与所述外锭子方向相反的同时回转,使所述外锭子上的外上线经过所述过线凸轮,使所述内纱线与所述外纱线(或金属丝)进行上下交叉式编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1、可以实现1叠1和3叠3的编织模式(通常拨盘式编织机只能实现2叠2的编织模式。1叠1编织模式可以增加丝网的强度;3叠3编织模式可以极大的提高编织效率。2、由于回转盘直径较大,在线速度一定的情况下,整个机械传动速度不是太高,确保了机械传动系统的相关零部件寿命延长,提高了工作效率。一般情况下,这种编织机在锭子数量相同的情况下,其工作效率比拨盘式编织机提高三倍以上。并且减少了维修工作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胶管制造设备
,尤其是一种回转式软管编织机。
技术介绍
目前我们国家的软管编织机采用拨盘形式,极大限制了生产效率。因为每个拨盘旋转太快,使相关零部件磨损太快,增大了维修工作量,另外就是产量低,若想提高产量就要成倍的增加编织机数量。另外拨盘式编织机编织模式单一,只能实现2叠2的编织模式,限制了胶管增强层或金属丝屏蔽层的编织工艺选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回转式软管编织机,通过相对回转的内、外锭子配合过线凸轮,使外纱线在经过过线凸轮时产生相较于内纱线的上下交叉,从而实现了内纱线和外纱线的上下交叉编织并实现了多种可供选择的编织模式,丰富了编织工艺的选择。本专利技术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一种回转式软管编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机至少包括编制模、内锭子、外锭子、环形导轨以及编织盘,所述编织模固定安装在所述编织盘的中心位置上,所述内锭子固定在所述编织盘上并绕所述编织模回转,所述环形导轨包括若干导轨段,所述导轨段与所述编织盘之间设置有太阳齿轮,所述外锭子固定在所述导轨段上且位于所述内锭子外侧,所述外锭子绕所述编织模回转且其回转方向与所述内锭子的回转方向相反,在所述导轨段上设置有过线凸轮,所述过线凸轮位于所述外纱线与所述编织模之间的连线路径上;所述内锭子和所述外锭子上分别具有内纱线和外纱线,随着所述内锭子与所述外锭子方向相反的同时回转,所述过线凸轮使所述内纱线与所述外纱线进行上下交叉式编织。所述内锭子的数量、所述外锭子的数量相同,所述导轨段的数量与所述内、外锭子的数量相同,所述过线凸轮的数量等同于所述内、外锭子的数量或为所述内、外锭子数量的非一约数。所述内锭子和所述外锭子的数量为12个或18个。所述内锭子和所述外锭子的数量分别为12个,所述过线凸轮的数量为12个,所述过线凸轮使所述内纱线与所述外纱线进行1叠1的上下交叉式编织。所述内锭子和所述外锭子的数量分别为12个,所述过线凸轮的数量为6个,所述过线凸轮使所述内纱线与所述外纱线进行2叠2的上下交叉式编织。所述内锭子和所述外锭子的数量分别为12个,所述过线凸轮的数量为4个,所述过线凸轮使所述内纱线与所述外纱线进行3叠3的上下交叉式编织。在所述导轨段之间设置有左导线板和右导线板,所述外纱线被限位于所述左导线板和所述右导线板之间。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1、可以实现1叠1和3叠3的编织模式,丰富了编织工艺的选择,其中1叠1编织模式可以增加丝网的强度,而3叠3编织模式则可以极大的提高编织效率。2、由于回转盘直径较大,在线速度一定的情况下,整个机械传动速度不是太高,确保了机械传动系统的相关零部件寿命延长,提高了工作效率。一般情况下,这种编织机在锭子数量相同的情况下,其工作效率比拨盘式编织机提高三倍以上。并且减少了维修工作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1叠1编织模式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2叠2编织模式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3叠3编织模式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外纱线在内纱线下方时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外纱线在内纱线上方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如图1-5所示,图中标记1-17分别表示为:内锭子1、外锭子2、过线凸轮3、导轨段4、右导线板5、左导线板6、编织模7、编织点8、外纱线9、内纱线10、外纱线11、外纱线12、内锭子座13、外锭子固定架14、外锭子座15、编织盘16、太阳齿轮17。实施例一:本实施例中的回转式软管编织机是1叠1的编织模式。如图1所示,回转式软管编织机包括12个内锭子1和12个外锭子2,其中每个内锭子1上均具有内纱线10,外锭子2上均具有外纱线9,内、外锭子1、2可通过设置纱线辊的方式来设置纱线。结合图4、图5所示,编织模7固定安装在编织盘16的中心位置上,内纱线10和外纱线9按照编织模7的形状、大小进行编织,编织的起始位置为编织模7上的编织点8。如图4和图5所示,内锭子1通过内定子座13固定在编织盘16上并可绕并绕编织模7回转。在编织盘16上设置有12个导轨段4,12个导轨段4构成环形导轨,导轨段4的外轮廓拟合构成环形。每个导轨段4与编织盘16之间设置有太阳齿轮17,外锭子2通过外锭子固定架14以及外锭子座15固定在导轨段4上且位于内锭子1的外侧,每个导轨段4上均固定安装一个外锭子2;外锭子2绕编织模7回转且其回转方向与内锭子1的回转方向相反。如图1所示,在每个导轨段上4均设置有过线凸轮3,过线凸轮3位于外纱线9与编织模7之间的连线上,即当内锭子1和外锭子2同时回转时,过线凸轮3可处于设置在外锭子2上的外纱线9与编织模7之间的连线上,使外纱线9从过线凸轮3上方通过,从而调整外纱线9的高度,使外纱线9随着外锭子2的回转不断在内纱线10上进行上下交叉,从而实现上下交叉式的编织。具体而言,图1中的内锭子1顺时针回转,外锭子2逆时针回转,外纱线11、12均处于将要经过过线凸轮3的位置上。此时,如图4所示,外纱线11、12均处于内纱线10的下方。而当随着外锭子2的逆时针旋转,外纱线11和外纱线12经过过线凸轮3时,外纱线11和外纱线12均可被其旋转方向前方的过线凸轮3逐渐顶起,直至被过线凸轮3顶起至内纱线10的上方,如图5所示,在经过过线凸轮3之后外纱线11、12均归位回到内纱线10的下方。因此,随着内锭子1和外锭子2方向相反的同时回转,外纱线9和内纱线10完成上下交叉编织。内锭子1和外锭子2方向相反的同时回转是为了提高编织效率。而1叠1的编织模式指的是,外纱线9在被一个过线凸轮3顶起至内纱线10上方之后且在被下一个过线凸轮3顶起至内纱线10上方之前,仅经过一个内锭子1,从而使外纱线9和内纱线10一一交叠,构成1叠1的编织模式。为了保证在外锭子2在回转时外纱线9的稳定性,在导轨段4之间设置有右导线板5和左导线板6,每个外锭子2上的外纱线9均从其对应侧的右导线板5和左导线板6之间穿过,从而被右导线板5和左导线板6限位。实施例二:本实施例相较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过线凸轮3的数量为6个,从而使外纱线9和内纱线10构成2叠2的编织模式。具体而言,以图2所示的外纱线11、12为例,外纱线11所处的位置是处于被过线凸轮3顶起的位置,即将到内纱线10的上方,随着外锭子2的回转,外纱线11逐渐经过过线凸轮3,在经过过线凸轮3时,外纱线11被逐渐顶起直至处于内纱线10的上方,在离开过线凸轮3后,外纱线11又归位回到内纱线10的下方,例如外纱线12的位置所处的状态。而当外纱线11再次被下一个过线凸轮3顶起至内纱线10的上方之前,外纱线11经过两个内锭子1,从而使外纱线9和内纱线10实现2叠2的编织模式。实施例三:本实施例相较于实施例一、二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过线凸轮3的数量为4个,从而使外纱线9和内纱线10构成3叠3的编织模式。具体而言,以如图3所示的外纱线11、12为例,外纱线12所处的位置是处于被过线凸轮3顶起的位置,即处于内纱线10的上方。随着外锭子2的回转,外纱线11逐渐经过过线凸轮3,在经过过线凸轮3时,外纱线11被逐渐顶起直至处于内纱线10的上方(即经过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回转式软管编织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回转式软管编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机至少包括编制模、内锭子、外锭子、环形导轨以及编织盘,所述编织模固定安装在所述编织盘的中心位置上,所述内锭子固定在所述编织盘上并绕所述编织模回转,所述环形导轨包括若干导轨段,所述导轨段与所述编织盘之间设置有太阳齿轮,所述外锭子固定在所述导轨段上且位于所述内锭子外侧,所述外锭子绕所述编织模回转且其回转方向与所述内锭子的回转方向相反,在所述导轨段上设置有过线凸轮,所述过线凸轮位于所述外纱线与所述编织模之间的连线路径上;所述内锭子和所述外锭子上分别具有内纱线和外纱线,随着所述内锭子与所述外锭子方向相反的同时回转,所述过线凸轮使所述内纱线与所述外纱线进行上下交叉式编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回转式软管编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机至少包括编制模、内锭子、外锭子、环形导轨以及编织盘,所述编织模固定安装在所述编织盘的中心位置上,所述内锭子固定在所述编织盘上并绕所述编织模回转,所述环形导轨包括若干导轨段,所述导轨段与所述编织盘之间设置有太阳齿轮,所述外锭子固定在所述导轨段上且位于所述内锭子外侧,所述外锭子绕所述编织模回转且其回转方向与所述内锭子的回转方向相反,在所述导轨段上设置有过线凸轮,所述过线凸轮位于所述外纱线与所述编织模之间的连线路径上;所述内锭子和所述外锭子上分别具有内纱线和外纱线,随着所述内锭子与所述外锭子方向相反的同时回转,所述过线凸轮使所述内纱线与所述外纱线进行上下交叉式编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转式软管编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锭子的数量、所述外锭子的数量相同,所述导轨段的数量与所述内、外锭子的数量相同,所述过线凸轮的数量等同于所述内、外锭子的数量或为所述内、外锭子数量的非一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燕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中亿伟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