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力梁焊接总成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64005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5 14: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扭力梁焊接总成结构,属于汽车设计与制造的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扭力梁焊接总成结构,包括由截面呈“C”形的槽型上板的两个立面与截面呈“C”形的槽型下板的两个立面扣合焊接而成的钣金结构,钣金结构分为位于中部的横梁段、位于两端的左端部和右端部、位于横梁段与两端之间的左右过渡段;其中左端部与右端部、左过渡段与右过渡段为对称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扭力梁焊接总成结构将左右纵臂与横梁整合为一体,无“T”形搭接焊接,且其横截面为封闭结构,疲劳性能优于常规开口横梁;整体形状更加规整,焊缝平滑,减少了焊缝数量,更容易实现机器人焊接。

Welding assembly structure of torsion beam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torsion beam welding assembly structure,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utomobile design and manufacture. The welding assembly structure of the torsion beam consists of a sheet metal structure composed of two facades of a slot type upper plate with a \C\ shaped groove and two facades of a trough shaped lower plate of a \C\ shaped section. The sheet metal structure is divided into the cross section of the middle part, the left end and the right end at both ends, the cross section and the two ends.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the right end, the left transition section and the right transition section are symmetrical structures. The torsion beam welding assembly of the invention integrates the right and left longitudinal arms with the crossbeam, without \T\ shaped lap welding, and its cross section is closed, and the fatigue performance is better than the conventional open beam; the whole shape is more regular, the weld is smooth, the number of welds is reduced, and the robot welding is easier to be realiz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扭力梁焊接总成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设计与制造的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扭力梁焊接总成结构。
技术介绍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常规的扭力梁焊接总成结构,其中的扭力梁横梁通常采用单板开口结构(内部可焊接有一根扭杆)或内高压成型的封闭截面梁,该横梁端部与纵臂成T型搭接焊接。现有技术中的这种扭力梁焊接总成结构存在以下技术问题:1)横梁与纵臂焊接,容易产生应力集中区域;2)开口横梁边沿由于制造缺陷容易产生应力集中,降低疲劳寿命;3)内高压成型横梁无法像开口横梁一样增加扭杆,后期调校不易获得所需的侧倾刚度;4)焊缝走线复杂,不容易实现自动化焊接,而且焊接质量不易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扭力梁焊接总成结构。一种扭力梁焊接总成结构,包括由截面呈“C”形的槽型上板的两个立面与截面呈“C”形的槽型下板的两个立面扣合焊接而成的钣金结构,所述钣金结构分为位于中部的横梁段、位于左端的左端部、位于右端的右端部、位于横梁段与左端部之间的左过渡段以及位于横梁段与右端部之间的右过渡段;其中左端部与右端部、左过渡段与右过渡段为对称结构。其中,所述槽型上板和槽型下板的中部的横面上均设置有内凹的加强筋,并且在所述加强筋的底部开设有减重孔。其中,所述左过渡段和右过渡段靠近所述横梁段的一端对称的焊接有安装臂,所述安装臂由纵臂上板、纵臂下板和衬套压装套管组成,并且所述衬套压装套管分别与纵臂上板、纵臂下板的前端焊接在一起,所述纵臂上板的后端搭接并焊接在所述槽型上板的横面和立面上,所述纵臂下板的后端搭接并焊接在所述槽型上板的横面和立面上。其中,所述左端部和右端部上对称的焊接有轮毂轴承安装支架,所述轮毂轴承安装支架上设置有中心大孔以及位于中心大孔周围的用于安装轮毂轴承的四个通孔,并且所述轮毂轴承安装支架上还设置有稳定杆连接杆安装孔,其中所述中心大孔以及轮毂轴承安装通孔位于所述钣金结构的外侧,而所述稳定杆连接杆安装孔位于所述钣金结构的内侧。其中,所述左端部和右端部上还分别焊接有轴销,所述轴销贯穿所述槽型上板和槽型下板内外两侧的立面。其中,所述左端部与右端部的后部焊接有带缺口的堵盖。本专利技术的扭力梁焊接总成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扭力梁焊接总成结构将左右纵臂与横梁整合为一体,无“T”形搭接焊接,且其横截面为封闭结构,疲劳性能优于常规开口横梁;本专利技术的扭力梁焊接总成结构整体形状更加规整,焊缝平滑,减少了焊缝数量,更容易实现机器人焊接。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常规的扭力梁焊接总成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的扭力梁焊接总成结构的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1的扭力梁焊接总成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1的扭力梁焊接总成结构中的主体横截面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1的扭力梁焊接总成结构与横向稳定杆组合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扭力梁焊接总成结构做进一步的阐述,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实施例1如图2~5所示,本实施例的扭力梁焊接总成结构,包括由截面呈“C”形的槽型上板100的两个立面101与截面呈“C”形的槽型下板200的两个立面201扣合焊接而成的钣金结构,如图4所示,上板和下板立面重叠量一般控制在5mm左右。所述钣金结构分为位于中部的横梁段110、位于左端的左端部140、位于右端的右端部150、位于横梁段110与左端部140之间的左过渡段120以及位于横梁段110与右端部150之间的右过渡段130;其中左端部140与右端部150、左过渡段120与右过渡段130为对称结构。本实施例中的钣金结构将现有技术中的纵臂与横梁整合为一体,减少“T”形搭接焊接;在中间有内凹的加强筋结构,在加强筋结构的底部开若干减重孔105、205。所述左过渡段120和右过渡段130靠近横梁段110的一端对称的焊接有安装臂,所述安装臂由纵臂上板400、纵臂下板500和衬套压装套管300组成,并且所述衬套压装套管300分别与纵臂上板400、纵臂下板500的前端焊接在一起,中心为衬套压装孔310。所述纵臂上板400的后端搭接并焊接在所述槽型上板100的横面102和立面101上,所述纵臂下板500的后端搭接并焊接在所述槽型下板的横面202和立面201上。所述左端部140和右端部150上对称的焊接有轮毂轴承安装支架600,所述轮毂轴承安装支架600上开设有与槽型上板与槽型下板的断面相配合的开口并且设置有中心大孔620以及位于中心大孔620周围的用于安装轮毂轴承的四个通孔610,并且所述轮毂轴承安装支架600上还设置有稳定杆连接杆安装孔630以便于后期增加横向稳定杆机构(如图5所示),其中所述中心大孔620以及轮毂轴承安装通孔610位于所述钣金结构的外侧,而所述稳定杆连接杆安装孔630位于所述钣金结构的内侧。所述左端部140和右端部150上还分别焊接有轴销700,所述轴销700贯穿所述槽型上板100和槽型下板200内外两侧的立面,为后滑柱(减振器、螺旋弹簧组合体)安装点。所述左端部140与右端部150的外端上焊接有带缺口820的堵盖800,所述缺口820便于电泳涂漆和使用过程中排液排水。本实施例的扭力梁焊接总成结构,主体采用上下板扣合焊接,将现有技术中的纵臂与横梁整合,减少了搭接焊接。主体的后端焊接有轮毂轴承安装支架,而且在该安装支架上预留有稳定杆连接杆安装孔,可自由匹配稳定杆,便于后期增加后悬架横向稳定杆机构。在轮毂轴承安装支架下方焊接有一轴销,横向贯穿主体上下板立面,为后滑柱(减振器、螺旋弹簧组合体)安装点,可取代常规扭力梁上焊接的较大面积弹簧托盘,减轻重量。本实施例的扭力梁焊接总成结构无“T”形搭接焊接,且其横截面为封闭结构,疲劳性能优于常规开口横梁;而且整体形状更加规整,焊缝平滑,减少了焊缝数量,更容易实现机器人焊接。本实施例的扭力梁焊接总成结构可以适用于今后开发的轿车、SUV等新车型扭力梁悬架使用。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具体实施例只是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专利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扭力梁焊接总成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扭力梁焊接总成结构,包括由截面呈“C”形的槽型上板的两个立面与截面呈“C”形的槽型下板的两个立面扣合焊接而成的钣金结构,所述钣金结构分为位于中部的横梁段、位于左端的左端部、位于右端的右端部、位于横梁段与左端部之间的左过渡段以及位于横梁段与右端部之间的右过渡段;其中左端部与右端部、左过渡段与右过渡段为对称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扭力梁焊接总成结构,包括由截面呈“C”形的槽型上板的两个立面与截面呈“C”形的槽型下板的两个立面扣合焊接而成的钣金结构,所述钣金结构分为位于中部的横梁段、位于左端的左端部、位于右端的右端部、位于横梁段与左端部之间的左过渡段以及位于横梁段与右端部之间的右过渡段;其中左端部与右端部、左过渡段与右过渡段为对称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力梁焊接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型上板和槽型下板的中部的横面上均设置有内凹的加强筋,并且在所述加强筋的底部开设有减重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力梁焊接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过渡段和右过渡段靠近所述横梁段的一端对称的焊接有安装臂,所述安装臂由纵臂上板、纵臂下板和衬套压装套管组成,并且所述衬套压装套管分别与纵臂上板、纵臂下板的前端焊接在一起,所述纵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雷高海龙李力
申请(专利权)人: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