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头蜗杆回转减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52236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4 0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头蜗杆回转减速器,回转减速器与驱动装置相连,包括:第一轴壳,第一轴壳内部限定出第一容纳腔;双头蜗杆,双头蜗杆安装于第一容纳腔内,且与驱动装置相连;第二轴壳,第二轴壳内部限定出第二容纳腔,且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相互导通;以及回转组件,回转组件安装于第二容纳腔内,包括回转内圈、回转外圈、滚动体和外齿轮,回转内圈与第二轴壳固定连接,滚动体位于回转内圈与回转外圈之间,外齿轮与回转外圈固定相连,外齿轮与双头蜗杆相啮合。该减速器结构简单,传递效率高,疲劳强度高,耐磨性好,不易发生胶合现象。

Double head worm rotary reduc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ouble head worm rotary decelerator,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a driving device, including a first axle housing and a first accommodating cavity within the first axle housing; a double head worm, a double head worm is installed in the first accommodating chamber, a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driving device; the second axle housing and the second axle housing are limited to the inside. Two accommodating cavity, and the first chamber and the second accommodating cavity mutual conduction; and the rotary assembly, the rotary assembly is installed in the second chamber, including the inner circle, the rotary outer ring, the rolling body and the outer gear, the rotary inner ring is fixed to the second axle housing, the rolling body is located between the inner circle and the outer ring, and the outer gear and the back. The outer ring is fixedly connected, and the outer gear is engaged with the double head worm. The reducer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high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high fatigue strength and good abrasion resistance, and is not easy to form glu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头蜗杆回转减速器
本技术涉及机械传动
,尤其涉及一种双头蜗杆回转减速器。
技术介绍
蜗杆减速器是一种应用在原动机和工作机或执行机构之间起匹配转速和传递转矩的部件,具有坚固耐用,传动比大,传动平稳和噪音低等优点。但是,现有技术中,蜗杆减速器中蜗杆的头数大多为单头,传递效率低,疲劳强度和耐磨性差,而且容易发生胶合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双头蜗杆回转减速器,该减速器结构简单,传递效率高,疲劳强度高,耐磨性好,不易发生胶合现象。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双头蜗杆回转减速器,所述回转减速器与驱动装置相连,包括:第一轴壳,所述第一轴壳内部限定出第一容纳腔;双头蜗杆,所述双头蜗杆安装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且与所述驱动装置相连;第二轴壳,所述第二轴壳内部限定出第二容纳腔,且所述第一容纳腔和所述第二容纳腔相互导通;以及回转组件,所述回转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内,包括回转内圈、回转外圈、滚动体和外齿轮,所述回转内圈与所述第二轴壳固定连接,所述滚动体位于所述回转内圈与回转外圈之间,所述外齿轮与回转外圈固定相连,所述外齿轮与所述双头蜗杆相啮合。在该技术方案中,双头蜗杆和回转组件分别安装在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内,双头蜗杆与回转组件的外齿轮在第一容纳腔与第二容纳腔的相互导通处相互啮合,而外齿轮与回转外圈之间固定连接,可以在保证双头蜗杆与回转组件正常工作情况下,使外齿轮与回转外圈采用不同的材质,这样可以避免回转组件与双头蜗杆之间发生胶合现象,从而使双头蜗杆的动力传递给相互啮合的外齿轮,而与外齿轮固定连接的回转外圈同步与之运动,动力再由回转外圈传递出去,采用双头蜗杆的传递效率高,而且这种结构能提高蜗杆的疲劳强度和耐磨强度。另外,根据本技术的双头蜗杆回转减速器,还可以具有如下技术特征:进一步地,所述外齿轮与所述回转外圈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外齿轮与所述回转外圈的连接处设有螺纹孔,螺柱旋拧于所述螺纹孔内。优选地,所述螺纹孔为多个,且沿着所述连接处的周向设置。进一步地,还包括轴承,所述轴承安装在所述双头蜗杆的两端。进一步地,所述双头蜗杆的两端对称设有轴肩,所述轴承的内圈抵压在所述轴肩处。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轴壳的两端分别设有端盖,且所述端盖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双头蜗杆的两端与所述安装孔相配合。进一步地,所述端盖的内侧设有环形凸起,所述凸起抵压在所述轴承的外圈上。优选地,所述第一轴壳与所述第二轴壳为一体成型件。根据本技术的双头蜗杆回转减速器,该减速器结构简单,传递效率高,疲劳强度高,耐磨性好,不易发生胶合现象,本技术的具体内容和附加技术特征将在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更加清楚。附图说明图1为双头蜗杆回转减速器的主视结构图。附图标记:回转减速器10;第一轴壳1;第一容纳腔11;端盖12;环形凸起121;双头蜗杆2;轴肩21;第二轴壳3;第二容纳腔31;回转组件4;回转内圈41;回转外圈42;滚动体43;外齿轮44;轴承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双头蜗杆回转减速器10,回转减速器10与驱动装置(图中未示出)相连,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轴壳1、双头蜗杆2、第二轴壳3和回转组件4。第一轴壳1和双头蜗杆2,第一轴壳1内部限定出第一容纳腔11,双头蜗杆2安装于第一容纳腔11内,且与驱动装置相连,具体地,第一轴壳1的内部限定的第一容纳腔11室能够适于装配双头蜗杆2的结构,对双头蜗杆2起到支撑和保护的作用,而驱动装置可以通过联轴器与双头蜗杆2的一端相连,这样在驱动器的驱动下双头蜗杆2在第一容纳腔11内作旋转运动,而且采用双头蜗杆2有利于提高传动效率。第二轴壳3和回转组件4,第二轴壳3内部限定出第二容纳腔31,且第一容纳腔11和第二容纳腔31相互导通,回转组件4安装于第二容纳腔31内,包括回转内圈41、回转外圈42、滚动体43和外齿轮44,回转内圈41与第二轴壳3固定连接,滚动体43位于回转内圈41与回转外圈42之间,外齿轮44与回转外圈42固定相连,外齿轮44与双头蜗杆2相啮合,也就是说,回转内圈41固定不动,在回转内圈41与回转外圈42之间设置滚动体43可以使外齿轮44与回转外圈42相对于回转内圈41同步旋转运动,这种将外齿轮44与回转外圈42设置成固定相连的结构,进而可以使外齿轮44与回转外圈42采用不同的材质,例如可以分别采用球墨铸铁和50Mn,这样可以避免与与之相啮合的双头蜗杆2,例如可以采用42CrMo,发生胶合现象;这是由于一般双头蜗杆2和外齿轮44所采用的材质硬度相当,当在高速重载的环境下容易发生胶合现象,例如42CrMo的双头蜗杆2和50Mn的外齿轮44,而采用与之硬度差别较大的外齿轮44例如可以为球墨铸铁件,球墨铸铁可以避免发生胶合现象,而且采用球墨铸铁的外齿轮44可以降低了生产成本,对于相互啮合外齿轮44与双头蜗杆2之间的啮合还起到润滑的作用。可以理解的是,双头蜗杆2和回转组件4分别安装在第一容纳腔11和第二容纳腔31内,双头蜗杆2与回转组件4的外齿轮44在第一容纳腔11与第二容纳腔31的相互导通处相互啮合,而外齿轮44与回转外圈42之间固定连接,可以在保证双头蜗杆2与回转组件4正常工作情况下,使外齿轮44与回转外圈42采用不同的材质,这样可以避免回转组件4与双头蜗杆2之间发生胶合现象,从而使双头蜗杆2的动力传递给相互啮合的外齿轮44,而与外齿轮44固定连接的回转外圈42同步与之运动,动力再由回转外圈42传递出去,采用双头蜗杆2的传递效率高,而且这种结构能提高蜗杆的疲劳强度和耐磨强度。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外齿轮44与回转外圈42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固定连接,过盈配合可以使外齿轮44与回转外圈42之间连接结构更加简单,而且对中性好、承载能力大、承受冲击性能好、对回转外圈42的削弱少。进一步地,外齿轮44与回转外圈42的连接处设有螺纹孔,螺柱旋拧于螺纹孔内,具体地,在外齿圈与回转外圈42的环形连接处设置螺纹孔,使螺纹孔的中心在外齿轮44与回转外圈42的配合线上,将螺柱旋拧于螺纹孔内可以使外齿轮44与回转外圈42之间的连接更加可靠,在承受较大承载力时不会发生相对滑动。优选地,螺纹孔为多个,且沿着连接处的周向设置,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外齿轮44与回转外圈42之间连接强度。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包括轴承5,轴承5安装在双头蜗杆2的两端。也就是说,在双头蜗杆2的两端设置轴承5可以有效地支撑双头蜗杆2,降低双头蜗杆2在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且能够保证双头蜗杆2在旋转过程中的回转精度。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双头蜗杆2的两端设有轴肩21,轴承5的内圈抵压在轴肩21处,设置轴肩21可以对轴承5起到定位的作用,防止轴承5在双头蜗杆2上发生蹿动,从而影响双头蜗杆2的旋转稳定性和回转精度。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轴壳1的两端分别设有端盖12,且端盖12上设有安装孔,双头蜗杆2的两端与安装孔相配合,也就是说,通过在第一轴壳1的两端安装端盖12,可以将双头蜗杆2支撑在两个端盖12上,而且设置端盖12可以方便双头蜗杆2的安装与拆卸,便于后期的维修与维护。进一步地,端盖12的内侧设有环形凸起1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双头蜗杆回转减速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头蜗杆回转减速器,所述回转减速器与驱动装置相连,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轴壳(1),所述第一轴壳(1)内部限定出第一容纳腔(11);双头蜗杆(2),所述双头蜗杆(2)安装于所述第一容纳腔(11)内,且与所述驱动装置相连;第二轴壳(3),所述第二轴壳(3)内部限定出第二容纳腔(31),且所述第一容纳腔(11)和所述第二容纳腔(31)相互导通;以及回转组件(4),所述回转组件(4)安装于所述第二容纳腔(31)内,包括回转内圈(41)、回转外圈(42)、滚动体(43)和外齿轮(44),所述回转内圈(41)与所述第二轴壳(3)固定连接,所述滚动体(43)位于所述回转内圈(41)与回转外圈(42)之间,所述外齿轮(44)与回转外圈(42)固定相连,所述外齿轮(44)与所述双头蜗杆(2)相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头蜗杆回转减速器,所述回转减速器与驱动装置相连,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轴壳(1),所述第一轴壳(1)内部限定出第一容纳腔(11);双头蜗杆(2),所述双头蜗杆(2)安装于所述第一容纳腔(11)内,且与所述驱动装置相连;第二轴壳(3),所述第二轴壳(3)内部限定出第二容纳腔(31),且所述第一容纳腔(11)和所述第二容纳腔(31)相互导通;以及回转组件(4),所述回转组件(4)安装于所述第二容纳腔(31)内,包括回转内圈(41)、回转外圈(42)、滚动体(43)和外齿轮(44),所述回转内圈(41)与所述第二轴壳(3)固定连接,所述滚动体(43)位于所述回转内圈(41)与回转外圈(42)之间,所述外齿轮(44)与回转外圈(42)固定相连,所述外齿轮(44)与所述双头蜗杆(2)相啮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头蜗杆回转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齿轮(44)与所述回转外圈(42)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头蜗杆回转减速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杰马服东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丰禾回转支承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