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轮蜗杆传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51311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8 06: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蜗轮蜗杆传动机构,包括壳体、蜗轮轴、由两片蜗轮构成的蜗轮组件、蜗杆和端盖,所述两片蜗轮上均设有同轴的楔块孔,且蜗轮轴上设有与楔块孔同轴的轴向轴孔,定位套上设有与楔块孔同轴的轴向定位孔,所述轴向轴孔和轴向定位孔内分别设有固定楔块和可调楔块,固定楔块和可调楔块的一端伸入相邻的楔块孔内,且两个楔块上相对设置有相互配合的截面为梯形的配合块,所述配合块为斜面配合,且所述轴向定位孔内设置有弹簧和与轴向定位孔一端的内螺纹孔螺纹连接的调节螺帽,弹簧的一端与可调楔块相抵,另一端与调节螺帽相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自行持续调节蜗轮与蜗杆的啮合间隙,提高传动精度,避免出现滑齿现象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蜗轮蜗杆传动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蜗轮蜗杆传动机构,尤其涉及一种云台摄像机的蜗轮蜗杆传动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监控用云台摄像头是适用于不同的场所,使用十分广泛。云台内用于驱动摄像头转动的通常采用蜗轮蜗杆传动机构。而传统的蜗轮蜗杆传动机构通常采用一根蜗杆和一片蜗轮配合传动,但是蜗轮蜗杆传动机构的蜗轮和蜗杆的啮合齿啮合处均具有较大的间隙,而且无法调节蜗轮和蜗杆啮合的间隙,会导致蜗轮蜗杆传动机构的传动精度差,而且使用时间长了后会出现滑齿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自行持续调节蜗轮与蜗杆的啮合间隙,提高传动精度,避免出现滑齿现象发生的蜗轮蜗杆传动机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蜗轮蜗杆传动机构,包括壳体、蜗轮轴、由两片蜗轮构成的蜗轮组件、蜗杆和端盖,壳体和端盖固定连接,并形成安装腔体,所述壳体和端盖上均设有第一轴承,蜗轮轴的两端通过相应的第一轴承与壳体和端盖转动连接,所述蜗杆的两端通过相应的第二轴承与壳体转动连接,且蜗轮与蜗杆传动连接,所述蜗轮轴上套装有定位套,且蜗轮轴的外周上设有缩径的豁槽,定位套的端面也设有豁槽,两个豁槽构成一个安装槽,所述两片蜗轮安装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蜗轮蜗杆传动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蜗轮蜗杆传动机构,包括壳体(1)、蜗轮轴(2)、由两片蜗轮(3)构成的蜗轮组件、蜗杆(4)和端盖(5),壳体(1)和端盖(5)固定连接,并形成安装腔体,所述壳体(1)和端盖(5)上均设有第一轴承(6),蜗轮轴(2)的两端通过相应的第一轴承(6)与壳体(1)和端盖(5)转动连接,所述蜗杆(4)的两端通过相应的第二轴承(7)与壳体(1)转动连接,且蜗轮(3)与蜗杆(4)传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轴(2)上套装有定位套(8),且蜗轮轴(2)的外周上设有缩径的豁槽,定位套(8)的端面也设有豁槽,两个豁槽构成一个安装槽(11),所述两片蜗轮(3)安装在安装槽(11)上,并通过紧定螺钉使蜗轮轴(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蜗轮蜗杆传动机构,包括壳体(1)、蜗轮轴(2)、由两片蜗轮(3)构成的蜗轮组件、蜗杆(4)和端盖(5),壳体(1)和端盖(5)固定连接,并形成安装腔体,所述壳体(1)和端盖(5)上均设有第一轴承(6),蜗轮轴(2)的两端通过相应的第一轴承(6)与壳体(1)和端盖(5)转动连接,所述蜗杆(4)的两端通过相应的第二轴承(7)与壳体(1)转动连接,且蜗轮(3)与蜗杆(4)传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轴(2)上套装有定位套(8),且蜗轮轴(2)的外周上设有缩径的豁槽,定位套(8)的端面也设有豁槽,两个豁槽构成一个安装槽(11),所述两片蜗轮(3)安装在安装槽(11)上,并通过紧定螺钉使蜗轮轴(2)、定位套(8)和两片蜗轮(3)固定成一体,所述两片蜗轮(3)上均设有同轴的楔块孔(31),且蜗轮轴(2)上设有与楔块孔(31)同轴的轴向轴孔(21),定位套(8)上设有与楔块孔(31)同轴的轴向定位孔(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志杰朱明初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维多视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