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调节高度的机器人底座铸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26857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3 1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配件铸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方便调节高度的机器人底座铸件。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方便调节高度的机器人底座铸件,结构简单合理,通过设置减震稳固台可以确保机器人和底座安装时的平稳性能;通过顶升装置、第一顶升板和第二顶升板的设置达到机器人底座高度可调节的目的;底座呈变径结构,上底座部外径小,下底座部外径大,之间形成安装凸缘,安装方便快捷,安装结构稳固。

A kind of robot base casting which is convenient to adjust the height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robot accessory casting, in particular to a robot base casting with convenient adjustment height. The structure of the robot base is simple and reasonable, and the stable performance of the robot and the base can be ensured by setting the damping stabilization platform, and the height of the bottom of the robot can be adjusted by the setting of the lifting device, the first lifting plate and the second lifting plate, and the base is changed. The diameter of the upper base part is small, and the outer diameter of the lower base part is large, and an installation flange is formed. The installation is convenient and quick, and the installation structure is st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调节高度的机器人底座铸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配件铸件
,特别涉及一种方便调节高度的机器人底座铸件。
技术介绍
工业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随着工业科技的不管发展,机器人的工业应用越来越广泛,被广泛应用到诸多领域。工业机器人在使用使处于高速运转状态,要求机器人底座安装固定牢固;传统的工业机器人主要包括底座和可转动设置在固定底座上的旋转底座,而通常底座为固定设置,高度不可调节,无法满足实际生产需求,不能调节底座的高度以适应生产需求,导致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方便调节高度的机器人底座铸件。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方便调节高度的机器人底座铸件,包括底座,所述的底座呈轴向中空的圆柱筒状,所述的底座的底部设有减震稳固台,所述的减震稳固台为中空结构且内腔中底部安装有顶升装置,所述的顶升装置和第一顶升板下端面连接,第一顶升板上端设有第二顶升板,第一顶升板和第二顶升板之间通过连接杆相连,第一顶升板和第二顶升板长度相当,所述的第二顶升板和所述的底座底部连接,还包括一导向杆,所述的导向杆贯通第一顶升板中部、下端固接在所述的减震稳固台内腔底部、上端抵靠在第二顶升板下端面且在导向杆的上端设有一限位块,导向杆和第一顶升板之间间隙配合连接;在顶升装置未顶升时,第二顶升板下端面和所述的减震稳固台上端面相平。当顶升装置将第一顶升板往上顶升时,限位块的设置可以限制上升高度,导向杆上端没有贯穿第二顶升板,顶升装置将顶升板复位时当第二顶升板到达限位块位置时即停止往下运动。优选地,所述的底座呈变径结构设置,包括上底座部和下底座部,所述的上底座部外径小于下底座部,上底座部和下底座部之间设有安装凸缘。优选地,所述安装凸缘的端面设有若干环形等距设置的安装连接孔。优选地,所述的上底座部外端面周向包覆设有一圈橡胶保护套。减少底座与机器人连接时的相互磨损。优选地,所述的顶升装置设有至少四个且为四导柱顶升气缸,环形均布设置在所述的减震稳固台内腔底部。优选地,所述的第二顶升板和底座底端面之间环形均设有若干减震弹簧。减小第二顶升板升降时底座和顶升板之间的撞击力。优选地,所述的减震稳固台呈圆锥柱形,下端面两侧对称设有调节螺杆安装孔,调节螺杆安装孔用于安装调节螺杆,所述的调节螺杆上端设有调节螺母。用于将减震稳固台固定在地面上,同时方便拆卸维修更换。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方便调节高度的机器人底座铸件,结构简单合理,通过设置减震稳固台可以确保机器人和底座安装时的平稳性能;通过顶升装置、第一顶升板和第二顶升板的设置达到机器人底座高度可调节的目的;底座呈变径结构,上底座部外径小,下底座部外径大,之间形成安装凸缘,安装方便快捷,安装结构稳固。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底座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底座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11、上底座部,12、下底座部,13、安装凸缘,131、安装连接孔,2减震稳固台、21、调节螺杆安装孔,22、调节螺杆,23、调节螺母,3、顶升装置,4、第一顶升板,5、第二顶升板,6、连接杆,7、导向杆,8、限位块,9、橡胶保护套,10、减震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描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用语均以附图1作为参考。实施例1如图1和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方便调节高度的机器人底座铸件,包括底座1,所述的底座1呈轴向中空的圆柱筒状,所述的底座1的底部设有减震稳固台2,所述的减震稳固台2为中空结构且内腔中底部安装有顶升装置3,所述的顶升装置3和第一顶升板4下端面连接,第一顶升板4上端设有第二顶升板5,第一顶升板4和第二顶升板5之间通过连接杆6相连,第一顶升板4和第二顶升板5长度相当,所述的第二顶升板5和所述的底座1底部连接,还包括一导向杆7,所述的导向杆7贯通第一顶升板4中部、下端固接在所述的减震稳固台2内腔底部、上端抵靠在第二顶升板5下端面且在导向杆7的上端设有一限位块8,导向杆7和第一顶升板4之间间隙配合连接;在顶升装置3未顶升时,第二顶升板5下端面和所述的减震稳固台2上端面相平。当顶升装置3将第一顶升板4往上顶升时,限位块8的设置可以限制上升高度,导向杆7上端没有贯穿第二顶升板5,顶升装置3将顶升板复位时当第二顶升板5到达限位块8位置时即停止往下运动。所述的底座1呈变径结构设置,包括上底座部11和下底座部12,所述的上底座部11外径小于下底座部12,上底座部11和下底座部12之间设有安装凸缘13。所述安装凸缘13的端面设有若干环形等距设置的安装连接孔131。所述的上底座部11外端面周向包覆设有一圈橡胶保护套9。减少底座与机器人连接时的相互磨损。所述的顶升装置3设有至少四个且为四导柱顶升气缸,环形均布设置在所述的减震稳固台2内腔底部。所述的第二顶升板5和底座1底端面之间环形均设有若干减震弹簧10。减小第二顶升板升降时底座和顶升板之间的撞击力。所述的减震稳固台2呈圆锥柱形,下端面两侧对称设有调节螺杆安装孔21,调节螺杆安装孔21用于安装调节螺杆22,所述的调节螺杆22上端设有调节螺母23。用于将减震稳固台固定在地面上,同时方便拆卸维修更换。本专利技术工作时需要调节机器人底座安装高度时,通过驱动装置驱动顶升装置向上运动,带动第一顶升板、第二顶升板往上运动,达到提高底座的安装高度满足实际高度需求;当需要调低高度时再将顶升装置复位带动第一顶升板和第二顶升板往下运动达到降低底座安装高度的目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方便调节高度的机器人底座铸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方便调节高度的机器人底座铸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的底座呈轴向中空的圆柱筒状,所述的底座的底部设有减震稳固台,所述的减震稳固台为中空结构且内腔中底部安装有顶升装置,所述的顶升装置和第一顶升板下端面连接,第一顶升板上端设有第二顶升板,第一顶升板和第二顶升板之间通过连接杆相连,第一顶升板和第二顶升板长度相当,所述的第二顶升板和所述的底座底部连接,还包括一导向杆,所述的导向杆贯通第一顶升板中部、下端固接在所述的减震稳固台内腔底部、上端抵靠在第二顶升板下端面且在导向杆的上端设有一限位块,导向杆和第一顶升板之间间隙配合连接;在顶升装置未顶升时,第二顶升板下端面和所述的减震稳固台上端面相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调节高度的机器人底座铸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的底座呈轴向中空的圆柱筒状,所述的底座的底部设有减震稳固台,所述的减震稳固台为中空结构且内腔中底部安装有顶升装置,所述的顶升装置和第一顶升板下端面连接,第一顶升板上端设有第二顶升板,第一顶升板和第二顶升板之间通过连接杆相连,第一顶升板和第二顶升板长度相当,所述的第二顶升板和所述的底座底部连接,还包括一导向杆,所述的导向杆贯通第一顶升板中部、下端固接在所述的减震稳固台内腔底部、上端抵靠在第二顶升板下端面且在导向杆的上端设有一限位块,导向杆和第一顶升板之间间隙配合连接;在顶升装置未顶升时,第二顶升板下端面和所述的减震稳固台上端面相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调节高度的机器人底座铸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呈变径结构设置,包括上底座部和下底座部,所述的上底座部外径小于下底座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皓殷力行张文胜许道益胡玉海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捷帝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