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智能机器人本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12824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3 15: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业智能机器人本体,基架内竖直设有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由第一减速机减速后,再通过主传动连接盘驱动大臂转盘和大臂底座支架做360°回转运动,在大臂底座支架上安装有水平设置的大臂转轴,大臂转轴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由第二减速机减速后,再通过大臂转轴驱动大臂和电机安装挂板同步摆动,大臂和电机安装挂板分别向上延伸且相互平行,电机安装挂板上水平设有第三驱动电机,第三驱动电机由第三减速机减速后驱动连杆摆动,连杆的上端与小臂的后端铰接,小臂的前端用于安装机械爪,大臂的上端铰接在小臂上靠近后端的位置处。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并且灵活性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工业智能机器人本体
[0001 ] 本专利技术属于工业用机器人

技术介绍
工业机器人是一种集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传感器、人工智能等多学科先进技术于一体的现代制造业重要的自动化装备。工业机器人产品可广泛应用于汽车、冶金、电气电子、化工、工程机械、轨道交通、低压电器、电力、IC装备、军工、烟草、金融、医药、印刷出版等众多领域。总的来说,劳动强度大、环境恶劣、工作重复性高、人工技术及工作安全性不易保证的工作,都可以使用工业机器人代替。据IFR预计,中国将会在2014年成为全球工业机器人需求量最大的市场,随着劳动力成本上涨、用工成本的上升,越来越多的企业掀起使用机器人的风潮。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对汽车制造装配提出了大量的需求,工业机器人是汽车生产中的一种主要自动化设备,在整车及零部件的弧焊、点焊、喷漆、搬运、涂胶等工艺中有大量应用。目前的工业机器人结构复杂,加工非常麻烦,而机械手作为工业机器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灵活性以及精准度要求都非常高,因而导致现有的机械手结构也非常复杂。国外的机械手普遍价格较为昂贵,不适合广泛的推广及应用。现有的关节机器人小臂传动电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工业智能机器人本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架(1)、大臂(2)、小臂(3)、连杆(4)和第一、第二、第三编码器(25、26、27),所述基架(1)内竖直设有第一驱动电机(5),第一驱动电机(5)由第一减速机(6)减速后,再通过主传动连接盘(7)驱动大臂转盘(8)和大臂底座支架(9)做360°回转运动,所述主传动连接盘(7)的安装盘上固定套装有主动同步带轮(25),主动同步带轮(28)带动从动同步带轮(29)转动,所述第一编码器(25)安装在基架(1)上用于获取大臂转盘(8)的回转位移,在大臂底座支架(9)上安装有水平设置的大臂转轴(10),所述大臂转轴(10)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智能机器人本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架(I)、大臂(2)、小臂(3)、连杆(4)和第一、第二、第三编码器(25、26、27),所述基架(I)内竖直设有第一驱动电机(5),第一驱动电机(5)由第一减速机(6)减速后,再通过主传动连接盘(7)驱动大臂转盘(8)和大臂底座支架(9)做360°回转运动,所述主传动连接盘(7)的安装盘上固定套装有主动同步带轮(25),主动同步带轮(28)带动从动同步带轮(29)转动,所述第一编码器(25)安装在基架(I)上用于获取大臂转盘(8)的回转位移,在大臂底座支架(9)上安装有水平设置的大臂转轴(10),所述大臂转轴(10)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11),第二驱动电机(11)由第二减速机(12)减速后,再通过大臂转轴(10)驱动大臂(3)和电机安装挂板(14)同步摆动,所述第二编码器(26)通过安装支架(30)固定在大臂转轴(10)上用于获取大臂(3)的摆动位移,大臂(3)和电机安装挂板(14)分别向上延伸且相互平行,且大臂(3)位于电机安装挂板(14)和第二驱动电机(11)之间,所述电机安装挂板(14)上水平设有第三驱动电机(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效东吴良春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优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