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开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核酸纯化的一体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81390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8 06: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核酸纯化的一体化装置,以提高小量核酸吸附和洗涤的操作效率。该装置提供了若干个核酸制备管插口,利用具有较大泵头转速的蠕动泵从核酸制备管下管口抽液,以快速完成核酸的吸附与洗涤。作为核酸制备管插口的每个接口Ⅰ均由三通阀开关控制,以保证其气密性和操作独立性。接口Ⅰ旁的接口Ⅱ连接外接吸液管,可通过三通阀开关与接口Ⅰ进行切换,便于管路清洗的同时,还赋予装置“吸液—弃液”的实验功能。该装置操作简便、安全高效、小巧精致、易于维护,是可以有效提高小量核酸纯化操作效率的一体化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核酸纯化的一体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是一种能够有效提高小量核酸纯化操作效率的一体化实验装置。
技术介绍
分子生物学是从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遗传学、微生物学等多种学科相互渗透而来,以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等)为研究对象的基础学科,其发展迅速,前沿性强,应用广泛,现已成为生命科学各个领域进行深入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而分子生物学本身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所涉及的实验技术众多,小量核酸纯化技术就是其中一种。小量核酸纯化是进行科学研究和教学实践中经常涉及的实验技术,包括质粒DNA的小量提取、DNA琼脂糖凝胶中目的条带的回收、PCR或酶切产物纯化、细胞或组织总RNA的提取等。目前的纯化操作大多选用相应的商品化试剂盒进行,而其中最关键的步骤则是核酸在核酸制备管内吸附膜上的吸附结合和反复洗涤,通常采取多次离心的方法来实现。但使用离心法进行核酸的吸附与洗涤存在以下弊端:1.离心后的液体盛接于核酸制备管外部的套管中,这些废弃液体很可能因操作不慎从核酸制备管下管口进入而造成管内吸附膜上核酸的污染;2.离心机本身在使用上有着诸多要求,待离心的样品管需要严格配平并对称放置,而且离心法吸附和洗涤核酸通常需要较高的转速,如果操作不当则会威胁到仪器安全甚至人身安全;3.因离心通常耗时较长,在操作人数较多且无法同步时,往往会造成长时间等待仪器的现象。除离心法以外,还可以将核酸制备管的下管口接入真空歧管,再连接真空泵、缓冲瓶和泵管等,以实现对核酸制备管内液体的抽出。但该装置并非一体化设备,使用麻烦,成本高,占用空间大,且真空歧管本身不易进行清洗和维护。另外,市售真空歧管一般具有数十个紧密排列的核酸制备管插孔,每个插孔通常由相应的堵头封闭,而堵头与真空歧管之间并无连接,很容易丢失,因此,在多人操作时难以保证良好的气密性,从而导致装置无法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用于核酸纯化的一体化装置,用以提高小量核酸吸附和洗涤的操作效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核酸纯化的一体化装置,包括与核酸制备管相配合的三通阀,三通阀通过引流口垂直固定于机箱上表面,并且两个三通阀一组,每个三通阀的引流口分别通过泵管与三通接头相连接,三通接头通过四通接头连接蠕动泵的进水端,所述的三通阀的接口Ⅱ连接外接吸液管,所述的蠕动泵、三通接头及四通接头通过泵管相连接,并固定于机箱内部,外接吸液管通过机箱外侧壁上的固定卡扣收纳,机箱后面具有排水孔,用以将蠕动泵出水端通过泵管引出。以上所述的三通阀为六个,两个三通阀一组,每组中的两个三通阀间距相等,且二者连线靠近并平行于机箱上表面的某一边缘,所述的三通阀上与底部引流口相对的上部接口Ⅰ作为核酸制备管下管口的插口,另一个与引流口垂直的接口Ⅱ用于连接外接吸液管,接口Ⅱ方向与临近的机箱上表面边缘垂直向外,外接吸液管自然下垂,接口Ⅰ及接口Ⅱ的接通与闭合通过三通阀开关进行切换。所述的机箱正面具有电源开关,机箱后面具有电源接口。所述的蠕动泵为具有较高泵头转速的蠕动泵。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在核酸吸附和洗涤过程中能够在数十秒内抽尽核酸制备管中的液体,大大提高了纯化操作效率,节省了实验时间。而且核酸制备管中的液体在蠕动泵的作用下即抽即排,废弃液体不会污染核酸制备管。六个核酸制备管插口分别由独立三通阀开关控制,增强气密性的同时,能够防止各插口在使用上的相互干扰。另外,该装置具有的外接吸液管还为其提供了常规“吸液—弃液”的辅助功能,不仅便于装置内管路的清洁和维护,还拓展了其应用范围。相比离心法,该装置具有快速高效、操作简单、无污染及安全隐患等优点;相比真空歧管,该装置为一体化设备,无需组装,且体积小,成本低,易清洁。对于经常进行核酸纯化实验的生产或科研单位,该装置可明显提高实验操作效率;对于实验教学,尤其是授课对象人数众多且水平参差不齐的基础性实验,该装置能够提高学生纯化操作速度,并便于多人非同步操作,可有效缓解学生因长时间等待和扎堆使用仪器而导致的课堂拥挤现象,同时,还有利于避免学生因操作不当而造成的样品污染甚至安全问题,提高了实验教学效率和实验成功率,因而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三通阀结构示意图。1、核酸制备管;2、三通阀;3、外接吸液管;4、泵管(连接管);5、三通接头;6、四通接头;7、蠕动泵(A:进水端;B:出水端);8、固定卡扣;9、电源接口;10、排水孔;11、电源开关(带指示灯);12、接口Ⅰ;13、接口Ⅱ;14、三通阀开关;15、引流口。具体实施方式参见附图1和附图2,本技术包括与六个核酸制备管1相配合的六个三通阀2,六个三通阀2通过引流口15(参见附图3)垂直固定于机箱上表面,并且两个三通阀2为一组,每个三通阀2的引流口15分别通过泵管4与三通接头5相连接,三通接头5通过四通接头6连接蠕动泵7的进水端A。本技术所用的三通接头5和四通接头6均为等径接头。所述的三通阀2中与接口Ⅰ12和引流口15相垂直的接口Ⅱ13(参见附图3)连接外接吸液管3,所述的蠕动泵7、三通接头5及四通接头6通过泵管相连接并固定于机箱内部,外接吸液管3通过机箱外侧壁上的固定卡扣8(参见附图2)收纳,机箱后面具有排水孔10,用以将蠕动泵7出水端B通过泵管引出。本技术所用的技术核心是选择具有较高泵头转速的蠕动泵7,通过其转子交替挤压、释放泵管,在管内形成一定的负压进行抽液。主要技术路线是将蠕动泵7进水端A通过规格匹配的泵管与等径四通接头6连接,四通接头6剩余的三个接口再分别通过泵管与等径三通接头5连接,以最终实现将单管路分成六个管路。六个管路的泵管4分别与六个三通阀2的引流口15衔接。参见附图3,除引流口15外,该三通阀2还具有两个接口,其中与引流口15相对的接口Ⅰ12作为核酸制备管1下管口的插口,另一个与引流口15垂直的接口Ⅱ13用于外接吸液管3,接口Ⅰ及接口Ⅱ的接通与闭合的不同功能通过三通阀开关14进行切换。功能上,该装置提供了六个核酸制备管1插口,通过蠕动泵7从核酸制备管1下管口自动抽液以实现在数十秒内快速完成核酸的吸附与洗涤操作,不仅能够大大提高核酸纯化过程的操作效率,而且核酸制备管1中的液体在蠕动泵7的作用下即抽即排,废弃液体不会污染核酸制备管1。每个插口分别由三通阀开关14控制以保证多个插口非同步抽液时,管路中良好的气密性和不同核酸制备管1在操作时的相互独立性。另外,每个接口Ⅱ13还连有外接吸液管3,可通过三通阀开关14与接口Ⅰ12进行切换,便于装置中管路的清洗,同时还可以用于不同实验中的常规“吸液—弃液”操作,有利于将该装置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推广。结构上,该装置为一体化设备,蠕动泵7、三通接头5、四通接头6及其连接的泵管固定于机箱内部,六个三通阀2通过引流口15垂直固定于机箱上表面,并且两个三通阀2一组,每组中的两个三通阀2间距相等,且二者连线靠近并平行于机箱上表面的某一边缘。作为核酸制备管1插口的接口Ⅰ12竖直向上,连接外接吸液管3的接口Ⅱ13方向与临近的机箱上表面边缘垂直向外,使外接吸液管3自然下垂,通过机箱外侧壁上的固定卡扣8收纳(参见附图2)。机箱后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用于核酸纯化的一体化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核酸纯化的一体化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与核酸制备管相配合的三通阀,三通阀通过引流口垂直固定于机箱上表面,并且两个三通阀一组,每个三通阀的引流口分别通过泵管与三通接头相连接,三通接头通过四通接头连接蠕动泵的进水端,所述的三通阀的接口Ⅱ连接外接吸液管,所述的蠕动泵、三通接头及四通接头通过泵管相连接,并固定于机箱内部,外接吸液管通过机箱外侧壁上的固定卡扣收纳,机箱后面具有排水孔,用以将蠕动泵出水端通过泵管引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核酸纯化的一体化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与核酸制备管相配合的三通阀,三通阀通过引流口垂直固定于机箱上表面,并且两个三通阀一组,每个三通阀的引流口分别通过泵管与三通接头相连接,三通接头通过四通接头连接蠕动泵的进水端,所述的三通阀的接口Ⅱ连接外接吸液管,所述的蠕动泵、三通接头及四通接头通过泵管相连接,并固定于机箱内部,外接吸液管通过机箱外侧壁上的固定卡扣收纳,机箱后面具有排水孔,用以将蠕动泵出水端通过泵管引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核酸纯化的一体化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三通阀为六个,两个三通阀一组,每组中的两个三通阀间距相等,且二者连线靠近并平行于机箱上表面的某一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欣石建党衡滨赵玉红赵立青张金红
申请(专利权)人:南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