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26760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8 07: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下模具包括上下叠置的下成型部和底座,所述上模具和所述下成型部之间设置有成型腔,所述下成型部和底座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下成型部局部高度的垫片,所述下成型部和所述底座中一个设置有导向部、另一个设置有与所述导向部沿上下方向滑动配合的导向槽。在该成型模具中,在底座和下成型部之间设置有垫片,大大方便了对下模具进行找平,同时通过上下滑动配合的导向部和导向槽对下成型部与底座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了定位,保证了加工精度。综上所述,该成型模具能够有效地解决成型模具平整度不够的问题。

A molding mo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成型模具
本技术涉及工件成型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目前的四边弯曲产品的模具结构为解决产品倒三角缺陷在模具上表面四个角处突出一个台阶,让模具弯曲弧边受力重,把两条弧边弯曲相接的地方产生倒三角给压贴,这种结构会产生一些缺陷,如模具加工引起模具不平、机器水平不平等问题导致模具在调试过程中难度很大,长久的使用模具会磨损导致产品产生缺陷,最后降面处理。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成型模具平整度不够的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型模具,该成型模具可以有效地解决成型模具平整度不够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下模具包括上下叠置的下成型部和底座,所述上模具和所述下成型部之间设置有成型腔,所述下成型部和底座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下成型部局部高度的垫片,所述下成型部和所述底座中一个设置有导向部、另一个设置有与所述导向部沿上下方向滑动配合的导向槽。优选地,所述成型腔各个角部正下方向均设置有所述垫片。优选地,所述导向槽呈环型且沿所述成型腔的边沿延伸设置。优选地,所述导向槽位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垫片设置在所述导向槽的槽底。优选地,所述垫片卡在所述导向槽的角部上,所述垫片的横截面与所述导向槽角部的横截面相同。优选地,所述导向槽的延伸线呈矩形,所述导向部的延伸线呈矩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成型模具,该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在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间设置有成型腔。其中下模具包括下成型部和底座,其中下成型部与底座上下设置。其中下成型部和底座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下成型部局部相对底座高度的垫片,以通过垫片调节局部高度,进而能够对下成型部进行调平,以使下成型部相对上模具平整度更好,以降低产品误差。其中下成型部和底座中一个设置有导向部、另一个设置有导向部沿上下方向滑动配合的导向槽,以通过导向部和导向槽,使得下成型部和底座之间只能够相对上下移动。根据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知道,在应用该成型模具时,将底座固定好,然后对下成型部进行找平,当某个角部偏低,则在相应的部分垫上相应厚度的垫片,以实现对下成型部找平,找平后,然后放入板料,然后上模具下压,以使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间的成型腔对板件挤压成型。在该成型模具中,在底座和下成型部之间设置有垫片,大大方便了对下模具进行找平,同时通过上下滑动配合的导向部和导向槽对下成型部与底座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了定位,保证了加工精度。综上所述,该成型模具能够有效地解决成型模具平整度不够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成型模具的下模具展开状态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成型模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如下:上模具1、下成型部2、底座3、垫片4、导向部5、导向槽6。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成型模具,以有效地解决成型模具平整度不够的问题。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成型模具的下模具展开状态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成型模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成型模具,具体的该成型模具主要为冲压成型模具,具体的该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具1和下模具。在上模具1和下模具之间设置有成型腔,成型腔主要由上模具1下侧的上成型面和下模具上侧的下成型面之间的空间构成,通过上成型面和下成型面的挤压,以使工件成型成与成型面相配合的形状。上模具1和下模具中一个设置有凸起成型部,另一个设置有与凸起成型部相配合的凹槽成型部,具体的成型部形状根据工件需要的成型形状相应设置。其中下模具包括下成型部2和底座3,其中下成型部2与底座3上下设置,即下成型部2叠置在底座3上侧,其中底座3用于固定在机床工作台上,而下成型部2与上模具1之间形成上述成型腔。其中下成型部2和底座3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下成型部2局部相对底座3高度的垫片4,以通过垫片4调节局部高度,进而能够对下成型部2进行调平,以使下成型部2相对上模具1平整度更好,以降低产品误差。需要说明的是,该垫片4用于对底座3进行局部调高,而并非使下成型部2整体平行升高。一般是设置多个垫片4,以分散在四角,分别继续调高。而具体的可以是通过不同数量的垫片4来调节垫高的程度,还可以是采用不同高度垫片4进行垫高调整。其中下成型部2和底座3中一个设置有导向部5、另一个设置有导向部5沿上下方向滑动配合的导向槽6,以通过导向部5和导向槽6,使得下成型部2和底座3之间只能够相对上下移动,以使下成型部2相对底座3的横向位置是固定的,进而保证加工精度。其中导向部5可以是柱部,如在底座3的四角均设置有上述导向部5。在本实施例中,在应用该成型模具时,将底座3固定好,然后对下成型部2进行找平,当某个角部偏低,则在相应的部分垫上相应厚度的垫片4,以实现对下成型部2找平,找平后,然后放入板料,然后上模具1下压,以使上模具1和下模具之间的成型腔对板件挤压成型。在该成型模具中,在底座3和下成型部2之间设置有垫片4,大大方便了对下模具进行找平,同时通过上下滑动配合的导向部5和导向槽6对下成型部2与底座3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了定位,保证了加工精度。综上所述,该成型模具能够有效地解决成型模具平整度不够的问题。如上所述的,垫片4用于调节下成型部2局部高度,指的是,就某一个垫片4的作用而言,如可以在成型腔的各个角部正下方均设置有上述垫片4,以使下成型部2整体升高,此时可以通过各个垫片4的厚度不一来进行调平,如低处,则向相应的采用偏厚的垫片4放在此处进行垫高。优选上述导向槽6呈环型且沿成型腔的边沿延伸设置,以在成型腔横向相对两侧、纵向相对两侧均分别有导向配合关系,使整体导向更加匀称,进而提高导向性。同时导向槽6呈环形可以有效地提高导向强度,保证到导向效果。其中导向槽6。其中导向槽6可以设置在下成型部2上,此时将导向部5设置在底座3上,还可以将导向槽6设置在底座3上,此时相应的,导向部5设置在底座3上,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导向槽6的槽底与导向部5顶端形成支撑抵压,可以使导向槽6的槽深大于导向部5的长度。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其中导向槽6的延伸线可以呈圆形,可以呈三角型,为了更好的导向,此处优选导向槽6的延伸线呈矩形,则相应的,导向部5的延伸线也呈矩形,并与导向槽6相配合。进一步的,一般垫片4都具有细微的弹性,而该细微的弹性很容易造成在冲击一次后,垫片4偏离原来位置。基于此,此处优选将导向槽6设置在底座3上,并将垫片4设置在导向槽6中,以通过导向槽6对垫片4进行定位,避免垫片4横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成型模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包括上下叠置的下成型部和底座,所述上模具和所述下成型部之间设置有成型腔,所述下成型部和底座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下成型部局部高度的垫片,所述下成型部和所述底座中一个设置有导向部、另一个设置有与所述导向部沿上下方向滑动配合的导向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包括上下叠置的下成型部和底座,所述上模具和所述下成型部之间设置有成型腔,所述下成型部和底座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下成型部局部高度的垫片,所述下成型部和所述底座中一个设置有导向部、另一个设置有与所述导向部沿上下方向滑动配合的导向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腔各个角部正下方向均设置有所述垫片。3.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饶桥兵欧阳庚平刘鑫平
申请(专利权)人:蓝思科技长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