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交叉支架减震的思维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9230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4 08: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交叉支架减震的思维车。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交叉支架减震的思维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两侧设有车轮,所述车体上方设有支架,所述支架包括车杆、坐杆和座椅;所述车杆位于底端固定于车体;位于顶端设有车把;所述车杆和坐杆的杆体可旋转交叉固定;所述坐杆上设有所述座椅;所述支架底部设有弹性部件。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提高思维车的减震效果。

A thinking car based on cross suppor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thinking car based on the shock absorption of a cross bracket. The present invention cross bracket damping thinking based on vehicle, which comprises a vehicle body and the vehicle body are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wheel bracket is provided with the upper part of the body, the support rod, including car seating bar and seat; the bar at the bottom of the car fixed on the vehicle body; a handle at the top; the car sit rod and bar the body can be rotated cross fixed; the seat rod is provided with the seat; the bottom of the bracket is provided with elastic components. The invention can improve the shock absorption effect of the thinking c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交叉支架减震的思维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思维车控制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基于交叉支架减震的思维车。
技术介绍
思维车主要是建立在一种可自平衡的电动车。随着城市交通越来越拥挤,以及汽车尾气排放量的日益增多,人们越来越倾向于使用轻便及环保的交通工具。思维车由于其携带方便、环保等诸多优点,逐渐成为人们短途出行首选代步工具。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和生活的节奏加快,特别是的一线城市的快节奏生活,为了适应快节奏的生活,人们会使用思维车作为代步工具。现有的电动思维车一般有两种,一种是车体上具有一个操作杆,使用者站在电动思维车的脚踏平台上对操作杆进行操作,从而前进、后退及停止,这样的控制也称“手控”。另一种是车体由两部分组成,左部分和右部分之间通过转动机构实现相互转动,从而实现“脚控”。现有的电动思维车一般不具备减震功能,对形式路面的平整度要求较高,导致思维车的通行能力受限。CN103935413B于2016年8月31日公开了一种具有三级平衡悬架的减震模块化负重轮组,涉及一种橡胶履带行走装置的负重轮组。该方案包括一级平衡悬架、一级平衡悬架橡胶球铰和两个模块化的双列负重轮总成。该方案在车轮部分减震,减震能力非常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减震性能的基于交叉支架减震的思维车。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交叉支架减震的思维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上方设有支架,所述支架包括车杆、坐杆和座椅;所述车杆位于底端固定于车体;位于顶端设有车把;所述车杆和坐杆的杆体可旋转交叉固定;所述坐杆上设有所述座椅;所述支架底部设有弹性部件。进一步的,所述车杆包括与车把连接的第一车杆;与车体固定的第二车杆;所述第二车杆包括横杆、转轴和两根并行的连接杆;所述横杆与第一车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一端分别固定与横杆的两端;另一端与转轴固定连接;所述车体设有一对定位凸块;所述转轴可旋转固定与两个定位凸块之间;所述坐杆可旋转固定于两个连接杆之间;所述弹性部件设置在第一车杆底部。两根连接杆可以对坐杆起到夹持定位的作用,固定更可靠。进一步的,所述弹性部件包括与车杆固定的第一固定杆;与车体或坐杆固定的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通过弹性组件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上设有第一圆柱体;所述第二固定杆上设有第二圆柱体;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弹簧,所述弹簧一端套设固定与第一圆柱体;另一端固定套设于第二圆柱体。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之间没有直接连接,弹簧不仅在轴向,在横向都有更多的活动余量,当思维车发生左右摆动的时候,也有一定的减震能力。当然,本技术方案对弹簧的材质要求较高,要有较强的抗横向拉伸的能力。进一步的,所述坐杆底部设有所述弹性部件;所述坐杆包括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所述第一杆体与所述车杆可旋转固定;所述座椅固定在第二杆体上;所述弹性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杆体底部;所述车体上设有一对水平设置的滑槽;所述第一杆体底端设有嵌入滑槽的推拉杆;所述推拉杆沿滑槽往返运动;所述滑槽两端各设有一定位孔;所述推拉杆末端设有与定位孔配合定位的定位圆柱。在驾驶思维车的时候,与座椅连接的坐杆承受最大压力,任何震动带来的应力在坐杆上体现最为明显,在此增加弹性部件可以有效提高减震效果。而且坐杆本身的长度比较长,可以提供更大的行程空间,相比车轮减震的方式,不仅容易实施,且减震效果更佳。进一步的,所述弹性部件包括与坐杆固定的第一固定杆;与车体或车杆固定的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通过弹性组件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上设有滑杆;所述第二固定杆上设有内部中空的连接座;所述滑杆可滑动地嵌入在连接座内;所述滑杆的长度小于或等于连接座的长度;所弹性组件包括弹簧,所述弹簧套设于滑杆和连接座。采用套接式双杆结构,能稳定弹簧的收缩方向,使弹簧应力都沿着轴向运动,使得减震方向固定,避免驾驶员在座椅中晃动,也降低了对弹簧材质要求,有利于降低成本。进一步的,所述支架在坐杆和车杆旋转固定位置设有弹性部件;所述坐杆在旋转固定位置上设有连接轴或滑槽;所述车杆上设有与连接轴或滑槽配合的滑槽或连接轴;所述滑槽的长度大于连接轴的直径。本专利技术交叉的车架结构,确保了思维车的稳定性。在驾驶思维车的时候,支架在坐杆和车杆旋转固定位置应力最为集中,其位于整个思维车的中心位置,因此在此位置设置弹性部件,一方面可以可以让弹性应力更为均匀,提高用户乘坐的舒适度,另一方面也可以缓冲旋转固定位置的压力,避免缓冲旋转固定位置刚性连接在应力较大的时候崩断。而且旋转固定位置距离车体的长度比较长,可以提供更大的行程空间,相比车轮减震的方式,不仅容易实施,且减震效果更佳。再者,坐杆和车杆是旋转固定的,在常规的实施方式中,旋转点固定不动,这样在坐杆在震动下压的时候,坐杆围绕旋转点转动的轨迹是圆周轨迹,座椅固定在坐杆上,也随之坐杆做圆周运动,座椅向下运动的时候会放生倾斜,用户在座椅上坐不踏实,不仅用户体验不好,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在座椅向下运动的时候,座椅同时沿着垂直和水平方向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座椅始终保持水平位置,用户坐得踏实、安全。相比于车体部分设置滑槽,与坐杆末端配合的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滑槽更靠近座椅位置,在震动过程中运动更为平滑,顿挫感较弱。进一步的,所述车杆包括第一转轴和两根并行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连接车把,一端连接第一转轴;所述车体设有一对第一定位凸块;所述第一转轴可旋转固定与两个第一定位凸块之间;所述坐杆可旋转固定于两个连接杆之间,并与横杆接触定位;所述滑槽有两个,分别设置在两个连接杆的杆体上;相应的,连接轴也有两个,分别设置在坐杆两侧位置。横杆、第一转轴和两个链接杆形成封闭的导槽结构,横杆对坐杆可以起到一定的限位结构,即便旋转固定位置松动,由于横杆的限位作用,坐杆也不会过于翘起来。进一步的,所述车杆包括与车把连接的第一车杆;与车体固定的第二车杆;所述第二车杆包括横杆、第一转轴和两根并行的连接杆;所述横杆与第一车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一端分别固定与横杆的两端;另一端与第一转轴固定连接;所述车体设有一对第一定位凸块;所述第一转轴可旋转固定与两个第一定位凸块之间;所述坐杆可旋转固定于两个连接杆之间,并与横杆接触定位;所述滑槽有两个,分别设置在两个连接杆的杆体上;相应的,连接轴也有两个,分别设置在坐杆两侧位置。车把、第一转轴和两个连接杆形成封闭的导槽结构,导槽相当于贯穿整个车杆,这样旋转固定位置可以有更多的选择空间,能根据不同车型的要求来设定坐杆和车杆的旋转固定位置,通用性好。进一步的,所述弹性部件包括固定杆和弹性组件;所述固定杆与支架固定连接;所述车体对应固定杆位置设有中空的固定孔;所述弹性组件一端套设于固定杆,另一端嵌入固定在固定孔中;所述弹性组件包括空气弹簧;所述空气弹簧包括囊体,所述囊体外壁设有弧线的折叠部;环绕囊体外壁设有固定支架;所述囊体第一端部设有向内凹陷的弧形折弯部;弧形折弯部环绕第一端形成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处设有第一活塞;所述活塞顶部连接有所述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与弧形折弯部之间设有阻尼部件;所述空气弹簧环绕第一端和固定杆设有折叠防尘罩;所述囊体的第二开口处设有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连接所述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基于交叉支架减震的思维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交叉支架减震的思维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两侧设有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上方设有支架,所述支架包括车杆、坐杆和座椅;所述车杆位于底端固定于车体;位于顶端设有车把;所述车杆和坐杆的杆体可旋转交叉固定;所述坐杆上设有所述座椅;所述支架底部设有弹性部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交叉支架减震的思维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两侧设有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上方设有支架,所述支架包括车杆、坐杆和座椅;所述车杆位于底端固定于车体;位于顶端设有车把;所述车杆和坐杆的杆体可旋转交叉固定;所述坐杆上设有所述座椅;所述支架底部设有弹性部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交叉支架减震的思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杆底部设有所述弹性部件;所述车杆包括与车把连接的第一车杆;与车体固定的第二车杆;所述第二车杆包括横杆、转轴和两根并行的连接杆;所述横杆与第一车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一端分别固定与横杆的两端;另一端与转轴固定连接;所述车体设有一对定位凸块;所述转轴可旋转固定与两个定位凸块之间;所述坐杆可旋转固定于两个连接杆之间;所述弹性部件设置在第一车杆底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交叉支架减震的思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包括与车杆固定的第一固定杆;与车体或坐杆固定的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通过弹性组件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上设有第一圆柱体;所述第二固定杆上设有第二圆柱体;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弹簧,所述弹簧一端套设固定与第一圆柱体;另一端固定套设于第二圆柱体。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交叉支架减震,其特征在于,所述坐杆底部设有所述弹性部件;所述坐杆包括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所述第一杆体与所述车杆可旋转固定;所述座椅固定在第二杆体上;所述弹性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杆体底部;所述车体上设有一对水平设置的滑槽;所述第一杆体底端设有嵌入滑槽的推拉杆;所述推拉杆沿滑槽往返运动;所述滑槽两端各设有一定位孔;所述推拉杆末端设有与定位孔配合定位的定位圆柱。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交叉支架减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包括与坐杆固定的第一固定杆;与车体或车杆固定的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通过弹性组件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上设有滑杆;所述第二固定杆上设有内部中空的连接座;所述滑杆可滑动地嵌入在连接座内;所述滑杆的长度小于或等于连接座的长度;所弹性组件包括弹簧,所述弹簧套设于滑杆和连接座。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交叉支架减震的思维车,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慧慧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英莲科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