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纵向双工位半自动堆高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2081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4 12: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纵向双工位半自动堆高机,包括物流单元装卸工位(100)、底盘存取工位(200)和底座(300),所述物流单元装卸工位(100)和底盘存取工位(200)纵向背对背并列设置在底座(300)上,底座(300)上还设置有底盘推拉装置(400),所述底盘推拉装置(400)能推拉物流单元底盘(50),使物流单元底盘(50)定位在物流单元装卸工位(100)或底盘存取工位(200)。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物流单元的便利快捷转移,设置底盘存取工位,使得物流单元底盘的存取方便,不再出现需要物流单元底盘时到处去找底盘的情况。

A longitudinal double station semi-automatic heap high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vertical double semi automatic stacker, including logistics unit handling station (100) and chassis (200) and a base station access (300), the logistics unit handling station (100) and the chassis access station (200) are arranged in the longitudinal back-to-back base (300). The base (300) is arranged on the chassis push-pull device (400), the chassis push-pull device (400) can push and pull logistics unit chassis (50), so that the logistics unit chassis (50) located in the logistics unit handling station (100) or the chassis access station (200). The utility model can realize the convenient and quick transfer of the logistics unit, set the chassis access station, make the access of the logistics unit chassis convenient, and no longer need to look for the chassis everywhere when the chassis of the logistics unit is need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纵向双工位半自动堆高机
本技术涉及叉车设备
,具体为一种纵向双工位半自动堆高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人力叉车在使用时将其承载的货叉插入托盘孔内,由驱动系统来实现托盘货物的起升和下降,并由人力拉动完成搬运作业。一般来讲手动叉车具有较大的承载能力,是用于短距离搬运重物的工具之一,但此类人力叉车缺乏大幅度升降的能力。由本申请人开发的风叶物流单元,是用来容纳和转移风扇或者空调的风叶,这些物流单元40都设置有杯脚41和吊环42(见图8),其中杯脚41用来支撑物流单元40和进行上下两个物流单元40的堆叠,吊环42用来在堆叠过程中帮助物流单元40被吊装工具进行吊装;同时这种物流单元配套有物流单元底盘50(见图9),用于支持物流单元40的短距离移动。由本申请人开发的一种电动堆高机,如CN201720374550.9,该电动堆高机的外形见图10,它解决了人力叉车缺乏大幅度升降能力的问题,能够对上述的物流单元40进行大幅度升降,但该电动堆高机不能对物流单元底盘50进行有效的管理,致使物流单元底盘50与物流单元40在一对一配合使用时,经常存在找不到物流单元底盘50的问题。基于此,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纵向双工位半自动堆高机,能够提高运输效率和堆高效率,还能够很好地管理物流单元底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纵向双工位半自动堆高机,包括物流单元装卸工位、底盘存取工位和底座,所述物流单元装卸工位和底盘存取工位纵向背对背并列设置在底座上,底座上还设置有底盘推拉装置,所述底盘推拉装置能推拉物流单元底盘,使物流单元底盘定位在物流单元装卸工位或底盘存取工位。进一步地,所述物流单元装卸工位包括第一固定支架、货叉组件、第一传动组件和第一动力组件,所述第一固定支架包括第一竖直支撑架和水平支撑架,第一竖直支撑架垂直设置在底座上;货叉组件通过导轨/导槽配合滑动设置在第一竖直支撑架上,所述第一传动组件一部分设置在第一上水平支撑架上,一部分设置在第一下水平支撑架上,还有一部分与货叉组件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货叉组件包括叉臂固定架和叉臂,所述叉臂固定架的两侧设置有导轨或滑槽,与所述第一竖直支撑架上的导槽或导轨滑动配合;所述叉臂有两条且互相平行,两条叉臂与叉臂固定架连接,形成一个开口。进一步地,所述叉臂上设置有插销组件,插销组件包括插销座、插销杆和插销头,插销杆活动设置在插销座内,插销头设置在插销杆的两端。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链轮链条组,每个链轮链条组包含两个链轮,其中一个链轮设置在第一上水平支撑架上,另一个链轮设置在第一下水平支撑架上,每个链轮链条组的两个链轮之间通过链条连接,链条的一部分与货叉组件固定相连;多个平行设置的链轮链条组由第一动力组件驱动。进一步地,所述底盘存取工位包括第二固定支架、底盘存放组件、第二传动组件和第二动力组件,所述第二固定支架包括第二竖直支撑架和水平支撑架,第二竖直支撑架垂直设置在底座上;底盘存放组件通过导轨/导槽配合滑动设置在第二竖直支撑架上,所述第二传动组件一部分设置在第二上水平支撑架上,一部分设置在第二下水平支撑架上,还有一部分与底盘存放组件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底盘存放组件包括围框固定架、围框和托臂,所述围框固定架的两侧设置有导轨或滑槽,与所述竖直支撑架上的导槽或导轨滑动配合;所述围框由若干立杆和横杆组合而成,其一部分立杆与围框固定架固接,另一部分立杆与托臂固接,共同形成一个具有底部开口的立体框架状结构;所述托臂有两条且互相平行,两条托臂分别与围框固定架连接,在每条托臂上都设置有二可电动旋转的挂钩组件。进一步地,所述挂钩组件包括伺服电机、挂钩座和L型挂钩,所述伺服电机设置在挂钩座上,L型挂钩上端与挂钩座连接,并且L型挂钩与伺服电机可旋转地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链轮链条组,每个链轮链条组包含两个链轮,其中一个设置在第二上水平支撑架上,另一个设置在第二下水平支撑架上,每个链轮链条组的两个链轮之间通过链条连接,链条的一部分与底盘存放组件固定相连;多个平行设置的链轮链条组由第二动力组件驱动。进一步地,所述底盘推拉装置包括齿轮齿条传动组件、第三动力组件、推拉梁组件、滑动导轨和防护组件,所述推拉梁组件通过滑套由滑动导轨可滑动地支撑,所述滑动导轨设置在底座上,第三动力组件、防护组件和齿轮齿条传动组件中的齿轮都设置在推拉梁组件上,所述第三动力组件通过减速箱与齿轮齿条传动组件中的齿轮轴连接,所述第三动力组件设置在防护组件中间;所述推拉梁组件上设置电磁铁,用于吸引铁制的物流单元底盘。进一步地,所述物流单元装卸工位的第一动力组件、底盘存取工位的第二动力组件以及底盘推拉装置的第三动力组件,它们的运动都由电控箱进行电路控制。本技术的优点是:1、通过设置物流单元装卸工位和底盘存取工位这两个工位,使得物流单元在转移中更加便利快捷;2、设置底盘存取工位,使得物流单元底盘的存取方便,不再出现需要底盘时到处去找底盘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货叉组件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底盘存放组件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挂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底盘推拉装置的放大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8为现有的物流单元结构示意图。图9为现有的物流单元底盘结构示意图。图10为现有的电动堆高机结构示意图。其中,100-物流单元装卸工位,110-第一固定支架,111-第一竖直支撑架,112-第一上水平支撑架,113-第一下水平支撑架,120-货叉组件,121-叉臂固定架,122-叉臂,123-插销组件,1231-插销座,1232-插销杆,1233-插销头,130-第一传动组件,131-链轮,132-链条,140-第一动力组件,200-底盘存取工位,210-第二固定支架,211-第二竖直支撑架,212-第二上水平支撑架,213-第二下水平支撑架,220-底盘存放组件,221-围框固定架,222-围框,2221-立杆,2222-横杆,2223-斜杆,223-托臂,224-挂钩组件,2241-伺服电机,2242-挂钩座,2243-L型挂钩,22431-钩臂,230-第二传动组件,231-链轮,232-链条,240-第二动力组件,300-底座,310-杯脚,320-滚轮,40-物流单元,41-杯脚,42-吊环,400-底盘推拉装置,410-齿轮齿条传动组件,420-第三动力组件,430-推拉梁组件,431-滑套,432-电磁铁,440-防护组件,450-滑动导轨,50-物流单元底盘,500-电控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1-7,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纵向双工位半自动堆高机,包括物流单元装卸工位100、底盘存取工位200和底座300,所述物流单元装卸工位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纵向双工位半自动堆高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纵向双工位半自动堆高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物流单元装卸工位(100)、底盘存取工位(200)和底座(300),所述物流单元装卸工位(100)和底盘存取工位(200)纵向背对背并列设置在底座(300)上,底座(300)上还设置有底盘推拉装置(400),所述底盘推拉装置(400)能推拉物流单元底盘(50),使物流单元底盘(50)定位在物流单元装卸工位(100)或底盘存取工位(20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纵向双工位半自动堆高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物流单元装卸工位(100)、底盘存取工位(200)和底座(300),所述物流单元装卸工位(100)和底盘存取工位(200)纵向背对背并列设置在底座(300)上,底座(300)上还设置有底盘推拉装置(400),所述底盘推拉装置(400)能推拉物流单元底盘(50),使物流单元底盘(50)定位在物流单元装卸工位(100)或底盘存取工位(20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自动堆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流单元装卸工位(100)包括第一固定支架(110)、货叉组件(120)、第一传动组件(130)和第一动力组件(140),所述第一固定支架(110)包括第一竖直支撑架(111)和水平支撑架(112,113),第一竖直支撑架(111)垂直设置在底座(300)上;货叉组件(120)通过导轨/导槽配合滑动设置在第一竖直支撑架(111)上,所述第一传动组件(130)一部分设置在第一上水平支撑架(112)上,一部分设置在第一下水平支撑架(113)上,还有一部分与货叉组件(120)固定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自动堆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货叉组件(120)包括叉臂固定架(121)和叉臂(122),所述叉臂固定架(121)的两侧设置有导轨或滑槽,与所述第一竖直支撑架(111)上的导槽或导轨滑动配合;所述叉臂(122)有两条且互相平行,两条叉臂(122)与叉臂固定架(121)连接,形成一个开口。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自动堆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叉臂(122)上设置有插销组件(123),插销组件(123)包括插销座(1231)、插销杆(1232)和插销头(1233),插销杆(1232)活动设置在插销座(1231)内,插销头(1233)设置在插销杆(1232)的两端。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自动堆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130)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链轮链条组,每个链轮链条组包含两个链轮(131),其中一个链轮(131)设置在第一上水平支撑架(112)上,另一个链轮(131)设置在第一下水平支撑架(113)上,每个链轮链条组的两个链轮(131)之间通过链条(132)连接,链条(132)的一部分与货叉组件(120)固定相连;多个平行设置的链轮链条组由第一动力组件(140)驱动。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自动堆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存取工位(200)包括第二固定支架(210)、底盘存放组件(220)、第二传动组件(230)和第二动力组件(240),所述第二固定支架(210)包括第二竖直支撑架(211)和水平支撑架(212,213),第二竖直支撑架(211)垂直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智育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顺威精密塑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