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管理系统及操作其以减小压缩机的启动扭矩的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508416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0 21:24
空气管理系统及操作其以减小压缩机的启动扭矩的方法。提供了一种空气管理系统和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压缩机和联接至该压缩机的存储器罐。歧管块具有多个阀并且联接至所述存储器罐和所述压缩机,用于控制气流。至少一个压力传感器联接至所述歧管块。压缩机包括用于选择性地将所述存储器罐和所述压缩机的空气入口直接连接的增压阀。电子控制单元连接至所述阀、压缩机和至少一个压力传感器,并且被配置为将加压空气从所述存储器罐提供至所述空气入口,确定所述歧管块和所述增压阀之间的压力差,并且响应于所述压力差小于预定量,保持所述歧管块中的压力,以减小所述压缩机的启动扭矩而无需使歧管块排气。

A vehicle suspension control system and a method for eliminating the exhaust noise of the manifold at the start of the compressor

The vehicle suspension control system and the method of eliminating the exhaust noise of the manifold when the compressor is started. An air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are provided. The system includes a compressor and a storage tank connected to the compressor. The manifold block has a plurality of valves and is connected to the storage tank and the compressor to control the air flow. At least one pressure sensor is connected to the manifold block. The compressor includes a pressurized valve for selectively connecting the storage tank to the air inlet of the compressor. The electronic control unit is connected to the compressor valve, and at least one pressure sensor, and is configured to provide pressurized air from the storage tank to the air entrance, set between the manifold block and the pressurizing valve pressure, and in response to the pressure difference is less than a predetermined amount, keep the pressure the manifold block, to reduce the starting torque of the compressor without exhaust manifold blo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悬架控制系统和消除压缩机启动时歧管排气噪声的方法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控制机动车辆的空气悬架组件的空气管理系统。更具体地说,本公开涉及一种包括歧管和压缩机的空气悬架控制系统和用于当压缩机启动时消除歧管排气噪声的方法。
技术介绍
空气悬架组件在本领域中已知用于机动车辆。这种空气悬架组件典型地包括多个空气弹簧,每个空气弹簧用于将车身与机动车辆的车轮中的一个互连,用于阻尼车身和车轮之间的相对力,并且用于调节机动车辆的高度。为了控制这种空气悬架组件,通常使用空气管理系统。空气弹簧通常经由一个或多个空气管线连接至空气管理系统的歧管。该空气管理系统还可以包括压缩机,或者包括马达的泵可以联接至歧管以提供填充空气弹簧的空气。然而,如果在压缩机启动时歧管保持加压,则压缩机马达需要增加的扭矩,这可能导致马达停转(stall)。如果马达停转,则例如随后会产生不期望的效果,诸如马达保险丝熔断。因而,通常在启动压缩机之前使歧管排气至设定压力(例如3巴)以下。结果,由于从歧管冲出空气,在使歧管排气时产生明显的噪声。因此,仍然需要改进这种空气管理系统和操作该空气管理系统的方法,以在防止压缩机马达停转的同时消除排气噪声。
技术实现思路
提供了一种用于控制机动车辆的空气悬架组件的空气管理系统。该空气管理系统包括用于提供加压空气的压缩机。存储器罐联接至所述压缩机,用于容纳一定体积的加压空气。歧管块具有与所述空气悬架组件联接的多个阀,并且联接至所述存储器罐和所述压缩机,用于控制流向所述空气悬架组件的空气流。至少一个压力传感器联接至所述歧管块,用于确定所述空气管理系统中的压力。增压阀联接至所述存储器罐,用于选择性地将所述存储器罐和所述压缩机的入口直接连接。电子控制单元联接至所述多个阀、所述压缩机和所述至少一个压力传感器,并且被配置为:使用所述增压阀将加压空气从所述存储器罐提供给所述压缩机的所述入口;确定所述歧管块和所述增压阀之间的压力差;以及响应于所述压力差小于预定量,保持所述歧管块中的压力,以提供所述压缩机的启动扭矩的减小,而无需使所述歧管块排气。还提供了一种操作空气管理系统以减小压缩机的启动扭矩的方法,所述空气管理系统包括压缩机和联接至空气悬架组件和该压缩机的歧管块。该方法包括将存储器罐中的空气加压的步骤以及将加压空气从所述存储器罐提供至所述压缩机的空气入口的步骤。该方法通过确定所述歧管块和所述压缩机的所述入口之间的压力差来继续。接下来,响应于所述压力差小于预定量,保持所述歧管块中的压力。该方法以启动所述压缩机的马达而结束。因此,本公开在其最广泛的方面消除了或至少减轻了与歧管块排气相关的噪声的发生,同时减小了压缩机的启动扭矩。启动扭矩的减小有助于防止压缩机的马达停转。附图说明将容易理解本公开的优点,这是因为通过参考以下结合附图考虑的详细说明,本公开的优点将变得更好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方面的空气管理系统的示意图;以及图2和图3是例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方面的操作空气管理系统的方法的步骤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大体上示出了用于控制具有车身和四个车轮的机动车辆的空气悬架组件的空气管理系统20。另外,还公开了一种操作该空气管理系统20的方法。如图1中所最佳呈现的,所述空气管理系统20连接至将车辆的车身和前车轮互连的一对前空气弹簧22和将车辆的车身和后车轮互连的一对后空气弹簧24。空气弹簧22、24阻尼车身和车轮之间的相对力,并且将机动车辆升高和降低至期望的高度。空气管理系统20包括:大体示出的压缩机26,该压缩机26连接至空气弹簧22、24以提供用于填充空气弹簧22、24的加压空气;歧管块(manifoldblock)28,该歧管块28具有用于控制哪个空气弹簧22、24被填充和排空的多个阀34、36、40、42、46、48;用于容纳加压空气体积的存储器罐50;用于减少空气管理系统20中的空气的水分含量的干燥器52;用于确定空气弹簧22、24中的压力的至少一个压力传感器54、81、83;和电子控制单元56,该电子控制单元56设置在所述歧管块28中或与该歧管块28联接,用于监测至少一个压力传感器54、81、83并控制空气管理系统20以操作压缩机26、阀32、34、36、38、40、42、46、48,并且填充或排空空气弹簧22、24。空气管理系统20的高度改变能力可用于执行诸如以下功能:由于负载变化而维持车辆行驶高度、降低车辆速度以提供改进的燃料经济性、降低车辆以提供进入和退出车辆的容易性以及调节车辆相应侧的高度以补偿车辆的侧向负载变化。压缩机26限定用于将空气接收到压缩机26内的空气入口58以及用于通过空气入口58抽吸空气的马达60。压缩机26还限定用于将压缩机26与存储器罐50和空气弹簧22、24流体连接并给存储器罐50和空气弹簧22、24提供空气的主出口62。此外,压缩机26限定用于从空气管理系统20释放空气的第一排气出口64。排气消音器30连接到第一排气出口64。压缩机26还包括排气阀32,该排气阀32电连接至电子控制单元56,用于选择性地打开和关闭排气阀32以阻止和允许空气通过第一排气出口64。歧管块28流体地连接空气弹簧22、24、压缩机26、干燥器52和存储器罐50。歧管块28限定压缩机入口端口66。基础气动管线68在压缩机26的主出口62和歧管块28的压缩机入口端口66之间延伸,用于在歧管块28和压缩机26之间输送空气。歧管块28还限定外部通风孔70以给电子控制单元56通风。存储器填充阀34设置在歧管块28中,用于填充存储器罐50。歧管块28进一步限定四个悬置端口76,四个悬置端口76中的每一个都流体地连接至歧管块28内的压缩机入口端口66。多个悬架气动管线74中的每一个均在悬置端口76中的一个悬置端口和空气弹簧22、24中的一个空气弹簧之间延伸,用于在歧管块28和空气弹簧22、24之间输送空气。歧管块28进一步包括多个悬置阀36,每个悬置阀36与歧管块28中的悬置端口76中的一个悬置端口串联(inlinewith),用于阻止和允许空气在歧管块28和相应的空气弹簧22、24之间输送。悬置阀36中的每一个均与电子控制单元56电连接,用于选择性打开和关闭悬置阀36。存储器罐50存储来自于压缩机26的加压空气以分配至空气弹簧22、24。因为在存储器罐50中的加压空气的存储的能量,空气管理系统20能够独立地调节每个车轮的高度,并且相比没有存储器罐50的情况下,空气管理系统20能够更快地升起车辆。歧管块28限定流体地连接至悬置端口76和压缩机入口端口66的存储器端口78。存储器气动管线80从存储器端口78延伸至存储器罐50,以在歧管块28和存储器罐50之间输送空气。压力传感器54、81、83可以包括存储器压力传感器81,该存储器压力传感器81设置在存储器罐50中,用于确定存储器罐50中的压力。压缩机26包括增压阀38和增压管线82,增压管线82在歧管块28和增压阀38之间延伸,用于选择性地直接连接歧管块28(该歧管块28连接至存储器罐50)和压缩机26的空气入口58。更详细地说,增压阀38或压缩机增压空气入口在增压阀38打开时与空气入口58和第一排气出口64隔离,通过这种方式来将通过第一排气出口64(即,排气回路)的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29/201710957941.html" title="空气管理系统及操作其以减小压缩机的启动扭矩的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空气管理系统及操作其以减小压缩机的启动扭矩的方法</a>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控制机动车辆的空气悬架组件的空气管理系统,所述空气管理系统包括:压缩机,所述压缩机用于提供加压空气;存储器罐,所述存储器罐联接至所述压缩机,用于容纳一定体积的加压空气;歧管块,所述歧管块具有与所述空气悬架组件联接的多个阀并且联接至所述存储器罐和所述压缩机,用于控制流向所述空气悬架组件的空气流;至少一个压力传感器,所述至少一个压力传感器联接至所述歧管块,用于确定所述空气管理系统中的压力;增压阀,所述增压阀联接至所述存储器罐,用于选择性地将所述存储器罐和所述压缩机的入口直接连接;电子控制单元,所述电子控制单元联接至所述多个阀、所述压缩机、所述至少一个压力传感器以及所述增压阀,并且被配置为:使用所述增压阀将所述加压空气从所述存储器罐提供至所述压缩机的所述入口;确定所述歧管块和所述增压阀之间的压力差;以及响应于所述压力差小于预定量,保持所述歧管块中的压力,以提供所述压缩机的启动扭矩的减小,而无需使所述歧管块排气。

【技术特征摘要】
2016.10.24 US 62/411,709;2017.09.22 US 15/713,5331.一种用于控制机动车辆的空气悬架组件的空气管理系统,所述空气管理系统包括:压缩机,所述压缩机用于提供加压空气;存储器罐,所述存储器罐联接至所述压缩机,用于容纳一定体积的加压空气;歧管块,所述歧管块具有与所述空气悬架组件联接的多个阀并且联接至所述存储器罐和所述压缩机,用于控制流向所述空气悬架组件的空气流;至少一个压力传感器,所述至少一个压力传感器联接至所述歧管块,用于确定所述空气管理系统中的压力;增压阀,所述增压阀联接至所述存储器罐,用于选择性地将所述存储器罐和所述压缩机的入口直接连接;电子控制单元,所述电子控制单元联接至所述多个阀、所述压缩机、所述至少一个压力传感器以及所述增压阀,并且被配置为:使用所述增压阀将所述加压空气从所述存储器罐提供至所述压缩机的所述入口;确定所述歧管块和所述增压阀之间的压力差;以及响应于所述压力差小于预定量,保持所述歧管块中的压力,以提供所述压缩机的启动扭矩的减小,而无需使所述歧管块排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管理系统,其中,所述电子控制单元还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压力差大于所述预定量,使所述歧管块排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管理系统,其中,所述电子控制单元还被配置为启动所述压缩机的马达。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管理系统,其中,所述电子控制单元还被配置为验证所述压缩机的所述马达已经起动。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管理系统,其中,所述电子控制单元还被配置为监测提供给所述压缩机的所述马达的电流。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管理系统,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压力传感器包括设置在所述增压阀处的增压阀压力传感器,并且所述电子控制单元还被配置为使用所述增压阀压力传感器来确定所述增压阀处的压力。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管理系统,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压力传感器包括设置在所述存储器罐中的存储器压力传感器,并且所述电子控制单元还被配置成使用所述存储器压力传感器来确定所述存储器罐中的压力。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管理系统,其中,所述歧管块包括流体地连接至所述压缩机和所述空气悬架组件的多个空气弹簧的多个悬置端口,并且所述歧管块包括流体地连接至所述多个悬置端口的存储器端口以及第一存储器阀和第二存储器阀,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B·P·里迪福德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京西重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