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和换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429543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25 15: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和换热系统。压缩机包括曲轴和沿曲轴的轴向依次排列的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和第三气缸,第一气缸是高压级气缸,第二气缸和第三气缸为低压级气缸,压缩机还包括变容切换机构,变容切换机构控制第三气缸卸载或加载,压缩机具有全运行模式和部分运行模式,当压缩机处于全运行模式时,变容切换机构在压缩机的排气压力的作用下使第三气缸加载;当压缩机处于部分运行模式时,变容切换机构在压缩机的进气压力的作用下使第三气缸卸载。通过在压缩机内设置变容切换机构,以使至少一个气缸在变容切换机构的作用下投入使用或卸载,从而使压缩机具有变容切换的功能、能够满足不同工况的运行要求并提高不同工况下的压缩机的制热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缩机和换热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换热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压缩机和换热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电辅热来提高压缩机的制热量,或者采用具有双级增焓功能的压缩机来解决压缩机存在的低温制热能力差的问题,但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1.采用电辅热来提高压缩机的制热量的方法,存在能效较低的问题;2.采用具有双级增焓功能的压缩机,存在压缩机的排量无法调节、压缩机对运行工况的适应能力较差,在保证压缩机在低温工况下的制热能力和能效的前提下,会导致压缩机在普通工况下运行时存在能效降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缩机和换热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压缩机由于无法变容运行而导致压缩机的制热能力差、能效低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包括曲轴和沿曲轴的轴向依次排列的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和第三气缸,第一气缸是高压级气缸,第二气缸和第三气缸为低压级气缸,压缩机还包括变容切换机构,变容切换机构控制第三气缸卸载或加载,压缩机具有全运行模式和部分运行模式,当压缩机处于全运行模式时,变容切换机构在压缩机的排气压力的作用下使第三气缸加载;当压缩机处于部分运行模式时,变容切换机构在压缩机的进气压力的作用下使第三气缸卸载。进一步地,变容切换机构包括:压力控制部,压力控制部选择性地与压缩机的排气口或压缩机的进气口导通;锁止件,压力控制部控制锁止件与第三气缸的滑片的配合关系,当压力控制部与压缩机的进气口导通时锁止件与第三气缸的滑片锁止以使第三气缸卸载,当压力控制部与压缩机的排气口导通时锁止件与第三气缸的滑片解锁以使第三气缸加载。进一步地,变容切换机构还包括弹性复位元件,锁止件的第一端与滑片解锁或锁止,弹性复位元件设置在锁止件的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上,且压力控制部控制锁止件的第一端的压力。进一步地,变容切换机构还包括稳压支路,稳压支路的第一端与压缩机的进气口连通,稳压支路的第二端为锁止件的第二端提供压力。进一步地,压力控制部包括:第一支路,第一支路的第一端与压缩机的进气口连通,第一支路的第二端控制锁止件的第一端的压力;用于控制第一支路通断的第一开关阀,第一开关阀设置在第一支路上;第二支路,第二支路的第一端与压缩机的排气口连通,第二支路的第二端控制锁止件的第一端的压力;用于控制第二支路通断的第二开关阀,第二开关阀设置在第二支路上。进一步地,压缩机还包括混合器,混合器的第一进气口与第二气缸的排气口连通,混合器的混合器排气口与第一气缸的进气口连通,且混合器的第二进气口为补气口。进一步地,压缩机还包括第一隔板,第一隔板设置在第二气缸与第三气缸之间。进一步地,第一隔板具有与第二气缸的排气口连通的第一隔板空腔,第二气缸还具有与第一隔板空腔连通的外部连通口,混合器的第一进气口通过外部连通口与第一隔板空腔连通,当压缩机处于部分运行模式时,第二气缸的进气口、第二气缸的排气口、第一隔板空腔、第二气缸的外部连通口、混合器、第一气缸的进气口、第一气缸的排气口顺次连通。进一步地,第三气缸具有与第三气缸的压缩腔隔离的第一中间流道,压缩机还包括:第二隔板,第二隔板设置在第一隔板与第三气缸之间,第二隔板还具有使第三气缸的第一中间流道与第一隔板空腔连通的第二隔板连通孔;第一法兰,第一法兰设置在第三气缸的远离第二气缸的一侧,第一法兰具有第一法兰空腔,第一法兰空腔与第三气缸的排气口和第一中间流道均连通,当压缩机处于全运行模式时,第二气缸的进气口、第二气缸的排气口、第一隔板空腔、第二气缸的外部连通口、混合器、第一气缸的进气口、第一气缸的排气口顺次连通,且第三气缸的进气口通过第三气缸的排气口、第一法兰空腔、第一中间流道、第二隔板连通孔与第一隔板空腔连通。进一步地,压缩机还包括增焓部件,增焓部件与第一气缸的进气口连通。进一步地,压缩机还包括:第一隔板,第一隔板设置在第二气缸与第一气缸之间;第三隔板,第三隔板设置在第一气缸与第一隔板之间。进一步地,第三隔板具有第三隔板连通孔,第一隔板具有与第二气缸的排气口连通的第一隔板空腔,且第一隔板空腔通过第三隔板连通孔与第一气缸的进气口连通,当压缩机处于部分运行模式时,第二气缸的进气口、第二气缸的排气口、第一隔板空腔、第三隔板连通孔、第一气缸的进气口、第一气缸的排气口顺次连通。进一步地,第三气缸具有与第三气缸的压缩腔隔离的第一中间流道,第二气缸还具有与第二气缸的压缩腔隔离的第二中间流道,第二中间流道与第一隔板空腔连通,压缩机还包括:第二隔板,第二隔板设置在第二气缸与第三气缸之间,第二隔板还具有使第三气缸的第一中间流道与第二气缸的第二中间流道连通的第二隔板连通孔;第一法兰,第一法兰设置在第三气缸的远离第二气缸的一侧,第一法兰具有第一法兰空腔,第一法兰空腔与第三气缸的排气口和第一中间流道均连通,当压缩机处于全运行模式时,第二气缸的进气口、第二气缸的排气口、第一隔板空腔、第一气缸的进气口、第一气缸的排气口顺次连通,且第三气缸的进气口通过第三气缸的排气口、第一法兰空腔、第一中间流道、第二隔板连通孔与第二中间流道与第一隔板空腔连通。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换热系统,包括压缩机,压缩机是下述的压缩机。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压缩机内设置变容切换机构,以使至少一个气缸在变容切换机构的作用下投入使用或卸载,从而使压缩机具有变容切换的功能、能够满足不同工况的运行要求、能够提高不同工况下的压缩机的制热能力、有效提高了压缩机的综合能效。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中的压缩机处于全运行模式下的换热系统的运行原理图;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中的压缩机处于部分运行模式下的换热系统的运行原理图;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中的变容切换机构与第三气缸锁止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4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中的变容切换机构与第三气缸解锁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5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实施例中的压缩机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图5中的压缩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7示出了图6中的压缩机处于部分运行模式下的制冷剂流动示意图;图8示出了图6中的压缩机处于全运行模式下的制冷剂流动示意图;图9示出了图6中的压缩机的第一隔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0示出了图6中的压缩机的第二气缸的结构示意图;图11示出了图6中的压缩机的第三气缸的结构示意图;图12示出了图6中的压缩机的第一法兰的结构示意图;图13示出了图6中的压缩机的第一法兰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4示出了图6中的压缩机的第一法兰、第三气缸和第一法兰盖板组合后的通道关系示意图;图15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实施例中的压缩机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图16示出了图15中的压缩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17示出了图16中的压缩机处于部分运行模式下的制冷剂流动示意图;图18示出了图16中的压缩机处于全运行模式下的制冷剂流动示意图;图19示出了图16中的压缩机的第一气缸的结构示意图;图20示出了图16中的压缩机的第一隔板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21示出了图16中的压缩机的第二气缸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曲轴;11、壳体;12、上盖组件;13、下盖;14、定子组件;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压缩机和换热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缩机,包括曲轴(10)和沿所述曲轴(10)的轴向依次排列的第一气缸(20)、第二气缸(30)和第三气缸(40),所述第一气缸(20)是高压级气缸,所述第二气缸(30)和所述第三气缸(40)为低压级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还包括变容切换机构(50),所述变容切换机构(50)控制所述第三气缸(40)卸载或加载,所述压缩机具有全运行模式和部分运行模式,当所述压缩机处于所述全运行模式时,所述变容切换机构(50)在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压力的作用下使所述第三气缸(40)加载;当所述压缩机处于所述部分运行模式时,所述变容切换机构(50)在所述压缩机的进气压力的作用下使所述第三气缸(40)卸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缩机,包括曲轴(10)和沿所述曲轴(10)的轴向依次排列的第一气缸(20)、第二气缸(30)和第三气缸(40),所述第一气缸(20)是高压级气缸,所述第二气缸(30)和所述第三气缸(40)为低压级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还包括变容切换机构(50),所述变容切换机构(50)控制所述第三气缸(40)卸载或加载,所述压缩机具有全运行模式和部分运行模式,当所述压缩机处于所述全运行模式时,所述变容切换机构(50)在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压力的作用下使所述第三气缸(40)加载;当所述压缩机处于所述部分运行模式时,所述变容切换机构(50)在所述压缩机的进气压力的作用下使所述第三气缸(40)卸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容切换机构(50)包括:压力控制部,所述压力控制部选择性地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或所述压缩机的进气口导通;锁止件(52),所述压力控制部控制所述锁止件(52)与所述第三气缸(40)的滑片(41)的配合关系,当所述压力控制部与所述压缩机的进气口导通时所述锁止件(52)与所述第三气缸(40)的滑片(41)锁止以使所述第三气缸(40)卸载,当所述压力控制部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导通时所述锁止件(52)与所述第三气缸(40)的滑片(41)解锁以使所述第三气缸(40)加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容切换机构(50)还包括弹性复位元件(53),所述锁止件(52)的第一端与所述滑片(41)解锁或锁止,所述弹性复位元件(53)设置在所述锁止件(52)的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上,且所述压力控制部控制所述锁止件(52)的第一端的压力。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容切换机构(50)还包括稳压支路(54),所述稳压支路(54)的第一端与所述压缩机的进气口连通,所述稳压支路(54)的第二端为所述锁止件(52)的第二端提供压力。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控制部包括:第一支路(511),所述第一支路(511)的第一端与所述压缩机的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一支路(511)的第二端控制所述锁止件(52)的第一端的压力;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支路(511)通断的第一开关阀(512),所述第一开关阀(512)设置在所述第一支路(511)上;第二支路(513),所述第二支路(513)的第一端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连通,所述第二支路(513)的第二端控制所述锁止件(52)的第一端的压力;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支路(513)通断的第二开关阀(514),所述第二开关阀(514)设置在所述第二支路(513)上。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还包括混合器(60),所述混合器(60)的第一进气口(61)与所述第二气缸(30)的排气口连通,所述混合器(60)的混合器排气口(62)与所述第一气缸(20)的进气口连通,且所述混合器(60)的第二进气口(63)为补气口。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还包括第一隔板(70),所述第一隔板(70)设置在所述第二气缸(30)与所述第三气缸(40)之间。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70)具有与所述第二气缸(30)的排气口连通的第一隔板空腔(71),所述第二气缸(30)还具有与所述第一隔板空腔(71)连通的外部连通口(31),所述混合器(60)的第一进气口(61)通过所述外部连通口(31)与所述第一隔板空腔(71)连通,当所述压缩机处于部分运行模式时,所述第二气缸(30)的进气口、所述第二气缸(30)的排气口、所述第一隔板空腔(71)、所述第二气缸(30)的外部连通口(31)、所述混合器(60)、所述第一气缸(20)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余生魏会军吴健杨欧翔陈圣罗惠芳廖李平邹鹏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