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双级增焓旋转式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252344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02 16: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卧式双级增焓旋转式压缩机。该卧式双级增焓旋转式压缩机包括壳体(1)可以沿壳体(1)的轴向设置在壳体(1)内的上法兰(2)、上气缸(3)、隔板(4)、下气缸(5)、下法兰(6)和下盖板(7),下法兰(6)具有与下气缸(5)的进气口连通的中压腔(8),隔板(4)、下气缸(5)、下法兰(6)和下盖板(7)上对应设置有将中压腔(8)与上气缸(3)的压缩腔连通的流通孔(9),壳体(1)上还设置有与中压腔(8)连通的补气增焓口(10)。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卧式双级增焓旋转式压缩机,能够降低泵体内部温度,提高压缩机的压缩效率。

Horizontal double stage enthalpy increasing rotary compresso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orizontal double stage enthalpy increasing rotary compressor. The horizontal two-stage enthalpy rotary compressor comprises a shell (1) along the shell (1) axially arranged in the housing (1) on the flange (2), (3), diaphragm cylinder (4), the lower cylinder (5) and the lower flange (6) and the cover (7) next, the flange (6) with the cylinder (5) pressure chamber of an air inlet communicated with the separator (8), (4), the lower cylinder (5) and the lower flange (6) and the cover (7) are correspondingly arranged on the pressure chamber (8) and (3) the circulation hole communicated with the cylinder the compression chamber (9), shell (1)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medium pressure cavity (8) communicated with the air enthalpy increasing export (10).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reducing the temperature inside the pump body and improving the compression efficiency of the compress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压缩机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卧式双级增焓旋转式压缩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普通卧式双级增焓旋转式压缩机的结构如图1所示,在该压缩机工作时,冷媒首先经过双级气缸压缩成高压高温的冷媒,并排放至壳体1’内,高温高压的冷媒在壳体1’中通过贯穿泵体零件的通道3’流向壳体1’尾部的排气管2’,然后从排气管2’处排出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在该压缩机工作的过程中,由于卧式压缩机的冷冻油储存在壳体1’底部,因此冷冻油不能对上部的泵体进行覆盖冷却,只能冷却下部的泵体。而高温高压的冷媒需要从泵体上部的通道3’流向排气管2’,在冷媒流动过程中,高温冷媒对泵体上部进行不间断的热交换,提高了泵体内部温度,因此会降低压缩机的压缩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卧式双级增焓旋转式压缩机,能够降低泵体内部温度,提高压缩机的压缩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卧式双级增焓旋转式压缩机,包括壳体可以沿壳体的轴向设置在壳体内的上法兰、上气缸、隔板、下气缸、下法兰和下盖板,下法兰具有与下气缸的进气口连通的中压腔,隔板、下气缸、下法兰和下盖板上对应设置有将中压腔与上气缸的压缩腔连通的流通孔,壳体上还设置有与中压腔连通的补气增焓口。作为优选,卧式双级增焓旋转式压缩机还包括对应补气增焓口设置的补气增焓孔,补气增焓孔设置在上法兰、上气缸、隔板、下气缸、下法兰或下盖板上,补气增焓孔与中压腔之间通过补气通道连通。作为优选,补气增焓孔沿径向设置在上气缸上,上气缸上设置有与补气增焓孔连通的第一隔离槽,隔板上设置有第二隔离槽,下气缸上设置有第三隔离槽,下法兰上设置有第四隔离槽,第一隔离槽、第二隔离槽、第三隔离槽和第四隔离槽相连通并对应设置。作为优选,第一隔离槽、第二隔离槽、第三隔离槽和第四隔离槽均为弧形槽,弧形槽的流通面积与下气缸上的第一级排气口面积的比值大于1.2。作为优选,第一隔离槽、第二隔离槽、第三隔离槽和第四隔离槽的角度范围在0到180度之间。作为优选,中压腔的容积与下气缸的容积的比值大于2。作为优选,上气缸、隔板、下气缸和下法兰上的隔离槽与上气缸、隔板、下气缸和下法兰上的流通孔相互隔离。作为优选,第一隔离槽、第二隔离槽、第三隔离槽和第四隔离槽内均设置有侧向凸起,凸起上设置有螺纹连接孔。作为优选,第一隔离槽上与补气增焓孔相对的侧壁上设置有弧形凹槽。作为优选,下法兰的中压腔底部通过下盖板密封。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卧式双级增焓旋转式压缩机包括壳体可以沿壳体的轴向设置在壳体内的上法兰、上气缸、隔板、下气缸、下法兰和下盖板,下法兰具有与下气缸的进气口连通的中压腔,隔板、下气缸、下法兰和下盖板上对应设置有将中压腔与上气缸的压缩腔连通的流通孔,壳体上还设置有与中压腔连通的补气增焓口。在卧式双级增焓旋转式压缩机工作时,可以通过补气增焓口向中压腔内通入温度较低的补气增焓冷媒,使得该补气增焓冷媒能够与压缩的高温冷媒混合,降低混合后的冷媒温度,减少冷媒与泵体间的换热温差,进而降低冷媒对泵体温度的影响,降低泵体温度,提高压缩机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卧式双级旋转式压缩机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卧式双级增焓旋转式压缩机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卧式双级增焓旋转式压缩机的第一种泵体结构的分解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卧式双级增焓旋转式压缩机的第二种泵体结构的分解结构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卧式双级增焓旋转式压缩机的上气缸的立体结构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卧式双级增焓旋转式压缩机的下法兰的立体结构图。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2、上法兰;3、上气缸;4、隔板;5、下气缸;6、下法兰;7、下盖板;8、中压腔;9、流通孔;10、补气增焓口;11、补气增焓孔;12、第一隔离槽;13、第二隔离槽;14、第三隔离槽;15、第四隔离槽;16、凸起;17、螺纹连接孔;18、弧形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结合参见图2至图6所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卧式双级增焓旋转式压缩机包括壳体1可以沿壳体1的轴向设置在壳体1内的上法兰2、上气缸3、隔板4、下气缸5、下法兰6和下盖板7,下法兰6具有与下气缸5的进气口连通的中压腔8,隔板4、下气缸5、下法兰6和下盖板7上对应设置有将中压腔8与上气缸3的压缩腔连通的流通孔9,壳体1上还设置有与中压腔8连通的补气增焓口10。在卧式双级增焓旋转式压缩机工作时,可以通过补气增焓口10向中压腔8内通入温度较低的补气增焓冷媒,使得该补气增焓冷媒能够与压缩的高温冷媒混合,然后一同送入上气缸3的二次压缩腔内进行压缩。由于补气增焓冷媒的温度较低,可以降低混合后的冷媒温度,减少冷媒与泵体间的换热温差,进而降低冷媒对泵体温度的影响,降低泵体温度,提高压缩机性能。上气缸3、隔板4、下气缸5和下法兰6上的隔离槽与上气缸3、隔板4、下气缸5和下法兰6上的流通孔9相互隔离,可以保证补气增焓过程和冷媒压缩过程互不干涉,使得压缩机能够稳定可靠运行。卧式双级增焓旋转式压缩机还包括对应补气增焓口10设置的补气增焓孔11,补气增焓孔11设置在上法兰2、上气缸3、隔板4、下气缸5、下法兰6或下盖板7上,补气增焓孔11与中压腔8之间通过补气通道连通。补气增焓冷媒可以从补气增焓口10处经设置有补气增焓孔11的泵体结构进入到补气通道内,然后从补气通道进入到中压腔8内与经过一次压缩的高温高压空气混合。该处的补气增焓孔11可以设置在上述的任意一个泵体结构上,设置有补气增焓孔11的泵体结构与下法兰6的中压腔8之间的泵体结构上均设置有补气通道,从而使得补气增焓冷媒能够顺利到达中压腔8内。此处的泵体结构是指上法兰2、上气缸3、隔板4、下气缸5、下法兰6和下盖板7通过曲轴连接之后所形成的结构。结合参见图3所示,在本技术的压缩机的第一种泵体结构中,补气增焓孔11沿径向设置在上气缸3上,上气缸3上设置有与补气增焓孔11连通的第一隔离槽12,隔板4上设置有第二隔离槽13,下气缸5上设置有第三隔离槽14,下法兰6上设置有第四隔离槽15,第一隔离槽12、第二隔离槽13、第三隔离槽14和第四隔离槽15相连通并对应设置。由于补气增焓孔11设置在上气缸3上,因此在上气缸3的补气增焓孔11与下法兰6的中压腔8之间的结构上均设置有隔离槽,各个对应设置的隔离槽连通在一起,形成前述的补气通道,补气增哈冷媒从补气增焓孔11首先进入到第一隔离槽12内,然后经第一隔离槽12依次进入到第二隔离槽13、第三隔离槽14和第四隔离槽15处,最后通过第四隔离槽15进入到中压腔8内,在中压腔8内与下气缸5流出的第一次压缩的冷媒进行混合。在补气增焓冷媒从补气增焓孔11到达中压腔8的过程中,由于补气增焓冷媒的温度较低,因此可以对其流经的各个结构进行降温,从而降低压缩过程中的高温高压冷媒对泵体结构的升温效果,减少了换热温差,降低了泵体温度,提高了压缩机的性能。由于主要是泵体结构的上部受到高温高压冷媒的影响较大,因此补气增焓冷媒流通的路径优选地应该设置在泵体结构的上半部上,尤其是上半部的竖向中平面上,以使补气增焓冷媒对泵体结构所起到的降温效果最佳。优选地,第一隔离槽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卧式双级增焓旋转式压缩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卧式双级增焓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可以沿所述壳体(1)的轴向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的上法兰(2)、上气缸(3)、隔板(4)、下气缸(5)、下法兰(6)和下盖板(7),所述下法兰(6)具有与所述下气缸(5)的进气口连通的中压腔(8),所述隔板(4)、所述下气缸(5)、所述下法兰(6)和所述下盖板(7)上对应设置有将所述中压腔(8)与所述上气缸(3)的压缩腔连通的流通孔(9),所述壳体(1)上还设置有与所述中压腔(8)连通的补气增焓口(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式双级增焓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可以沿所述壳体(1)的轴向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的上法兰(2)、上气缸(3)、隔板(4)、下气缸(5)、下法兰(6)和下盖板(7),所述下法兰(6)具有与所述下气缸(5)的进气口连通的中压腔(8),所述隔板(4)、所述下气缸(5)、所述下法兰(6)和所述下盖板(7)上对应设置有将所述中压腔(8)与所述上气缸(3)的压缩腔连通的流通孔(9),所述壳体(1)上还设置有与所述中压腔(8)连通的补气增焓口(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双级增焓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卧式双级增焓旋转式压缩机还包括对应所述补气增焓口(10)设置的补气增焓孔(11),所述补气增焓孔(11)设置在所述上法兰(2)、上气缸(3)、隔板(4)、下气缸(5)、下法兰(6)或下盖板(7)上,所述补气增焓孔(11)与所述中压腔(8)之间通过补气通道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式双级增焓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气增焓孔(11)沿径向设置在所述上气缸(3)上,所述上气缸(3)上设置有与所述补气增焓孔(11)连通的第一隔离槽(12),所述隔板(4)上设置有第二隔离槽(13),所述下气缸(5)上设置有第三隔离槽(14),所述下法兰(6)上设置有第四隔离槽(15),所述第一隔离槽(12)、所述第二隔离槽(13)、所述第三隔离槽(14)和所述第四隔离槽(15)相连通并对应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鹏柯达俊杨欧翔吴健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