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564251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9 2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系统,压缩机包括:曲轴、气缸组件、上轴承和下轴承。气缸组件包括沿曲轴的轴向布置的M个第一气缸和N个第二气缸,M≥1且M为正整数,N≥1且N为正整数,第一气缸的第一吸气口通入第一压力冷媒,第二气缸上设有第二滑片槽以及与第二滑片槽连通的滑片背压腔,第二气缸的第二吸气口和滑片背压腔中的一个通入第一压力冷媒且另一个通入第二压力冷媒,第一压力冷媒的压力小于第二压力冷媒的压力。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压缩机,通过在第二气缸的第二吸气口和滑片背压腔分别通入不同压力的冷媒以实现第二气缸的工作或卸载,从而实现压缩机的变容,并且可以保证压缩机稳定可靠地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系统
本技术涉及制冷
,尤其是涉及一种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系统。
技术介绍
低温制热能力不足是当前空调系统的一大诟病,变容量技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然而,当前的变容量技术通过在系统上设置专门的三通电磁阀或四通电磁阀来控制容量的变化,这就带来了控制上的麻烦和成本的上升,从而使变容量技术难以批量推广。因此,有相关技术提出借用系统四通阀来进行变容量切换的方式,以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然而,系统四通阀为主流量阀,在使用过程中,流量变动,压力波动都比较大,难以保证变容量压缩机的可靠稳定地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压缩机,该压缩机具有变容能力且稳定性好。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压缩机的制冷系统。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压缩机,包括:曲轴、气缸组件、上轴承和下轴承,所述上轴承和所述下轴承分别设在所述气缸组件的轴向两端,所述曲轴依次贯穿所述上轴承、所述气缸组件和所述下轴承,所述气缸组件包括沿曲轴的轴向间隔布置的M个第一气缸和N个第二气缸,所述M≥1且所述M为正整数,所述N≥1且所述N为正整数,所述第一气缸内限定出第一压缩腔,所述第一气缸上设有第一滑片槽,所述第一滑片槽内设有沿所述第一滑片槽可滑动的第一滑片,所述第一气缸具有第一吸气口,所述第一吸气口通入第一压力冷媒,所述第二气缸内限定出第二压缩腔,所述第二气缸上设有第二滑片槽以及设在所述第二滑片槽的尾部且与所述第二滑片槽连通的滑片背压腔,所述第二滑片槽内设有沿所述第二滑片槽可滑动的第二滑片,所述第二气缸具有第二吸气口,所述第二吸气口和所述滑片背压腔中的一个通入第一压力冷媒且另一个通入第二压力冷媒,所述第一压力冷媒的压力小于所述第二压力冷媒的压力。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压缩机,通过设置两种不同的气缸,其中第一气缸为常工作气缸,第二气缸为变容气缸,通过在第二气缸的第二吸气口和滑片背压腔分别通入不同压力的冷媒使得第二滑片两端具有压差,从而实现第二气缸的工作或卸载,从而实现压缩机的变容,并且可以保证压缩机稳定可靠地运行。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压缩机还包括变容阀,所述第二气缸上设有适于容纳所述变容阀的阀腔,所述变容阀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移动地设在所述阀腔内,在所述变容阀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压缩腔与所述第一吸气口连通且与所述第二吸气口隔断,在所述变容阀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压缩腔与所述第二吸气口连通且与所述第一吸气口隔断。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变容阀上设有冷媒通道,在所述变容阀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阀腔连通所述第二压缩腔和所述第一吸气口,在所述变容阀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冷媒通道连通所述第二压缩腔和所述第二吸气口。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气缸组件上还设有用于将所述变容阀定位在所述第一位置的定位件。可选地,所述定位件为磁性件。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彼此相邻设置且通过隔板隔开,所述隔板上设有喷气通道,所述喷气通道适于与所述第一压缩腔和所述第二压缩腔中的至少一个连通,所述喷气通道内通入第三压力冷媒,所述第三压力冷媒的压力大于所述第一压力冷媒的压力且小于所述第二压力冷媒的压力。进一步地,所述隔板上设有适于连通所述喷气通道和所述第一压缩腔的第一通道以及适于连通所述喷气通道和所述第二压缩腔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内设有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二通道的喷射阀。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制冷系统,包括:根据本技术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压缩机,所述压缩机上设有排气口;室外换热器,所述室外换热器具有第一室外端口和第二室外端口;第一节流装置,所述第一节流装置具有第一节流端口和第二节流端口,所述第一节流端口与所述第二室外端口相连;室内换热器,所述室内换热器具有第一室内端口和第二室内端口,所述第一室内端口与所述第二节流端口相连;四通阀,所述四通阀具有第一至第四阀口,所述第一阀口可选择地与所述第二阀口和所述第三阀口中的一个连通,所述第四阀口可选择地与所述第二阀口和所述第三阀口中的另一个连通,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排气口相连,所述第二阀口与所述第一室外端口通过第一连接管相连,所述第三阀口与所述第二室内端口通过第二连接管相连,所述第四阀口与所述第一吸气口相连,所述第二吸气口和所述滑片背压腔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一连接管连通且另一个与所述第二连接管连通。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制冷系统,通过设置上述的压缩机,并且使得第二气缸的第二吸气口和滑片背压腔中的一个与制冷系统中的第一连接管连通且另一个与制冷系统中的第二连接管连通,由此使第二气缸的第二吸气口和滑片背压腔分别通入不同压力的冷媒,从而实现第二气缸的工作或卸载,从而实现压缩机的变容,并且可以保证压缩机稳定可靠地运行,从进而可以提高制冷系统的低温制热能力或制冷量,保证制冷系统的稳定运行。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吸气口与所述第一连接管连通,所述滑片背压腔与所述第二连接管连通。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闪蒸器和第二节流装置,所述闪蒸器和所述第二节流装置连接在所述第二节流端口和所述第一室内端口之间,所述闪蒸器具有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所述第二节流装置具有第三节流端口和第四节流装置,所述第四节流端口与所述第一室内端口相连,所述第三节流端口与所述第二端口相连,所述第二节流端口与所述第一端口相连,所述第三端口与所述喷气通道连通。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压缩机部分结构的俯视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压缩机的部分结构的剖视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压缩机的部分结构的剖视图;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又一个实施例的压缩机的部分结构的剖视图;图6是图5中B处的放大图;图7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制冷系统的示意图;图8是根据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制冷系统的示意图;图9是根据本技术又一个实施例的制冷系统的示意图;图10是根据本技术另外一个实施例的制冷系统的示意图。附图标记:制冷系统100,压缩机1,排气口10,曲轴11,上轴承12,下轴承13,第一凹槽131,定位件132,第一气缸14,第一压缩腔141,第一滑片槽142,第一滑片143,第一吸气口144,第一活塞145,弹性元件146,第二气缸15,第二压缩腔151,第二滑片槽152,第二滑片153,第二吸气口154,第二活塞155,滑片背压腔156,变容阀157,冷媒通道1571,阀腔158,第一连通孔1581,隔板16,第二连通孔161,第一子隔板162,喷气通道1621,第一通道1622,第二凹槽1623,第二子隔板163,第二通道1631,第三凹槽1632,喷射阀164,升程限位器165,室外换热器2,第一室外端口21,第二室外端口22,第一节流装置3,第一节流端口31,第二节流端口32,室内换热器4,第一室内端口41,第二室内端口42,四通阀5,第一阀口51,第二阀口52,第三阀口53,第四阀口54,闪蒸器6,第一端口61,第二端口62,第三端口63,第二节流装置7,第三节流端口71,第四节流装置72,第一储液器81,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曲轴、气缸组件、上轴承和下轴承,所述上轴承和所述下轴承分别设在所述气缸组件的轴向两端,所述曲轴依次贯穿所述上轴承、所述气缸组件和所述下轴承,所述气缸组件包括沿曲轴的轴向间隔布置的M个第一气缸和N个第二气缸,所述M≥1且所述M为正整数,所述N≥1且所述N为正整数,所述第一气缸内限定出第一压缩腔,所述第一气缸上设有第一滑片槽,所述第一滑片槽内设有沿所述第一滑片槽可滑动的第一滑片,所述第一气缸具有第一吸气口,所述第一吸气口通入第一压力冷媒,所述第二气缸内限定出第二压缩腔,所述第二气缸上设有第二滑片槽以及设在所述第二滑片槽的尾部且与所述第二滑片槽连通的滑片背压腔,所述第二滑片槽内设有沿所述第二滑片槽可滑动的第二滑片,所述第二气缸具有第二吸气口,所述第二吸气口和所述滑片背压腔中的一个通入第一压力冷媒且另一个通入第二压力冷媒,所述第一压力冷媒的压力小于所述第二压力冷媒的压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曲轴、气缸组件、上轴承和下轴承,所述上轴承和所述下轴承分别设在所述气缸组件的轴向两端,所述曲轴依次贯穿所述上轴承、所述气缸组件和所述下轴承,所述气缸组件包括沿曲轴的轴向间隔布置的M个第一气缸和N个第二气缸,所述M≥1且所述M为正整数,所述N≥1且所述N为正整数,所述第一气缸内限定出第一压缩腔,所述第一气缸上设有第一滑片槽,所述第一滑片槽内设有沿所述第一滑片槽可滑动的第一滑片,所述第一气缸具有第一吸气口,所述第一吸气口通入第一压力冷媒,所述第二气缸内限定出第二压缩腔,所述第二气缸上设有第二滑片槽以及设在所述第二滑片槽的尾部且与所述第二滑片槽连通的滑片背压腔,所述第二滑片槽内设有沿所述第二滑片槽可滑动的第二滑片,所述第二气缸具有第二吸气口,所述第二吸气口和所述滑片背压腔中的一个通入第一压力冷媒且另一个通入第二压力冷媒,所述第一压力冷媒的压力小于所述第二压力冷媒的压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还包括变容阀,所述第二气缸上设有适于容纳所述变容阀的阀腔,所述变容阀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移动地设在所述阀腔内,在所述变容阀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压缩腔与所述第一吸气口连通且与所述第二吸气口隔断,在所述变容阀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压缩腔与所述第二吸气口连通且与所述第一吸气口隔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容阀上设有冷媒通道,在所述变容阀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阀腔连通所述第二压缩腔和所述第一吸气口,在所述变容阀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冷媒通道连通所述第二压缩腔和所述第二吸气口。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组件上还设有用于将所述变容阀定位在所述第一位置的定位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为磁性件。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彼此相邻设置且通过隔板隔开,所述隔板上设有喷气通道,所述喷气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国用巫华龙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