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full power shift tractor and reversing gearbox, the gear box is composed of the main power shift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full power shift transmission side, full power transmission shifting devi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output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engine, power shift transmission device side and the central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main drive shift device installed one axis, two axis and three axis, moving side shift transmission device in three axis, four axis and five axis installation; full power transmission shifting device can be formed within eight full power shift gear, full power shift transmission side formed in two forward gear and two gear the reverse gear gear, the gear box can be formed sixteen forward and sixteen reverse gear for a total of thirty-two gear, all the gear shift to full power shift. The invention has simple and compact structure, and can accomplish shifting and reversing operations without cutting off the power, which greatly improves the working efficiency of the tractor and reduces the fatigue strength of the driv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动力换挡及换向拖拉机变速箱
本专利技术属于拖拉机领域,涉及一种拖拉机带动力换挡及动力换向的变速箱传动装置,特别是一种全动力换挡及换向拖拉机变速箱。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全国各地土地流转的推进,农田复式作业对大中型拖拉机的需求越来越大,各大农机企业相继推出装备动力换挡变速箱的拖拉机,由于其显著的特性得到了广大用户的青睐,国内具有可观的市场前景,但是动力换挡变速箱的核心技术掌握在国外农机企业中,国内急需进入动力换挡领域,这样才能在未来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变速箱是拖拉机核心部件之一,其性能的好坏对拖拉机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乘坐舒适性及可靠性等关键性能指标有着重要的影响。动力换挡变速箱可在不间断动力的情况下实现换挡及换向操作,简化了操作过程,降低了操作强度,提高了作业效率。因此,开发这样一种全动力换挡及换向拖拉机变速箱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包括全动力换挡主传动装置、全动力换挡副传动装置,全动力换挡主传动装置、全动力换挡副传动装置依次排列,全动力换挡主传动装置一端与拖拉机发动机相连接,全动力换挡副传动装置一端与中央传动机构相连接,全动力换挡主传动装置内安装一轴、二轴和三轴,全动力换挡副传动装置内安装三轴、四轴和五轴。全动力换挡主传动装置中的一轴输入端同拖拉机发动机相连接,一轴上依次安装有第一齿轮、第二离合器、第三离合器、第三齿轮、第五齿轮、第四离合器、第一离合器、第八齿轮,其中,第二离合器、第三离合器、第四离合器和第一离合器分别固接在一轴上,第一齿轮、第三齿轮、第五齿轮和第八齿轮分别套接在一轴上,第二离合器能通过控制信号同第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动力换挡及换向拖拉机变速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全动力换挡主传动装置(1)、全动力换挡副传动装置(2),全动力换挡主传动装置(1)和全动力换挡副传动装置(2)依次排列,全动力换挡主传动装置(1)一端与拖拉机发动机相连接,全动力换挡副传动装置(2)一端与中央传动机构相连接,全动力换挡主传动装置(1)内安装一轴(S1)、二轴(S2)和三轴(S3),全动力换挡副传动装置(2)内安装三轴(S3)、四轴(S4)和五轴(S5);全动力换挡主传动装置(1)中的一轴(S1)输入端同拖拉机发动机相连接,一轴(S1)上依次安装有第一齿轮(3)、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第三齿轮(5)、第五齿轮(7)、第四离合器(C4)、第一离合器(C1)、第八齿轮(10),其中,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第四离合器(C4)和第一离合器(C1)分别固接在一轴(S1)上,第一齿轮(3)、第三齿轮(5)、第五齿轮(7)和第八齿轮(10)分别套接在一轴(S1)上,第二离合器(C2)能通过控制信号同第一齿轮(3)相连接,第三离合器(C3)能通过控制信号同第三齿轮(5)相连接,第四离合器(C4)能通过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动力换挡及换向拖拉机变速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全动力换挡主传动装置(1)、全动力换挡副传动装置(2),全动力换挡主传动装置(1)和全动力换挡副传动装置(2)依次排列,全动力换挡主传动装置(1)一端与拖拉机发动机相连接,全动力换挡副传动装置(2)一端与中央传动机构相连接,全动力换挡主传动装置(1)内安装一轴(S1)、二轴(S2)和三轴(S3),全动力换挡副传动装置(2)内安装三轴(S3)、四轴(S4)和五轴(S5);全动力换挡主传动装置(1)中的一轴(S1)输入端同拖拉机发动机相连接,一轴(S1)上依次安装有第一齿轮(3)、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第三齿轮(5)、第五齿轮(7)、第四离合器(C4)、第一离合器(C1)、第八齿轮(10),其中,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第四离合器(C4)和第一离合器(C1)分别固接在一轴(S1)上,第一齿轮(3)、第三齿轮(5)、第五齿轮(7)和第八齿轮(10)分别套接在一轴(S1)上,第二离合器(C2)能通过控制信号同第一齿轮(3)相连接,第三离合器(C3)能通过控制信号同第三齿轮(5)相连接,第四离合器(C4)能通过控制信号同第五齿轮(7)相连接,第一离合器(C1)能通过控制信号同第八齿轮(10)相连接;二轴(S2)上依次安装有第二齿轮(4)、第四齿轮(6)、第六齿轮(8)、第九齿轮(11),第二齿轮(4)、第四齿轮(6)、第六齿轮(8)、第九齿轮(11)分别固接在二轴(S2)上;三轴(S3)上依次安装有第七齿轮(9)、第五离合器(CL)、第六离合器(CH)、第十齿轮(12),其中,第五离合器(CL)和第六离合器(CH)分别固接在三轴(S3)上,第七齿轮(9)和第十齿轮(12)分别套接在三轴(S3)上,第五离合器(CL)能通过控制信号同第七齿轮(9)相连接,第六离合器(CH)能通过控制信号同第十齿轮(12)相连接;全动力换挡副传动装置(2)中的三轴(S3)上依次安装有第十一齿轮(13)、第七离合器(FH)、第十三齿轮(15)、第十五齿轮(17)、第九离合器(RH)、第十八齿轮(20),其中,第七离合器(FH)、第十三齿轮(15)、第九离合器(RH)和第十八齿轮(20)分别固接在三轴(S3)上,第十一齿轮(13)和第十五齿轮(17)分别套接在三轴(S3)上,第七离合器(FH)能通过控制信号同第十一齿轮(13)相连接,第九离合器(RH)能通过控制信号同第十五齿轮(17)相连接;四轴(S4)上依次安装有第十二齿轮(14)、第八离合器(FL)、第十四齿轮(16)、第十七齿轮(19)、第十离合器(RL)、第二十齿轮(22),其中,第十二齿轮(14)、第八离合器(FL)、第十七齿轮(19)和第十离合器(RL)分别固接在四轴(S4)上,第十四齿轮(16)和第二十齿轮(22)分别套接在三(S3)上,第八离合器(FL)能通过控制信号同第十四齿轮(16)相连接,第十离合器(RL)能通过控制信号同第二十齿轮(22)相连接;五轴(S5)上依次安装有第十六齿轮(18)、第十九齿轮(21),第十六齿轮(18)、第十九齿轮(21)分别套接在五轴(S5)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16+16全动力换挡及换向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全动力换挡主传动装置(1)中,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第四离合器(C4)、第五离合器(CL)、第六离合器(CH)能组成八个挡位:Ⅰ挡:一轴(S1)上的第一离合器(C1)和三轴(S3)上的第五离合器(CL)结合,一轴(S1)上的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第四离合器(C4)和三轴(S3)上的第六离合器(CH)分离,发动机动力由一轴(S1)→第一离合器(C1)→第八齿轮(10)→第九齿轮(11)→二轴(S2)→第六齿轮(8)→第七齿轮(9)→第五离合器(CL)→三轴(S3);Ⅱ挡:一轴(S1)上的第二离合器(C2)和三轴(S3)上的第五离合器(CL)结合,一轴(S1)上的第一离合器(C1)、第三离合器(C3)、第四离合器(C4)和三轴(S3)上的第六离合器(CH)分离,发动机动力由一轴(S1)→第二离合器(C2)→第一齿轮(3)→第二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君,孙旭伟,韩铭雨,金柱男,杜鹏雨,陈东辉,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