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AMBRX公司专利>正文

新颖抗原结合多肽和其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1029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新颖抗原结合多肽(ABP)和其用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包含至少一种非天然编码氨基酸的新颖抗原结合多肽。本专利技术尤其涉及使用化学和重组DNA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产生和选择抗原结合多肽,属于生物医药领域。
技术介绍
天然产生的抗体(Ab)是由两个相同免疫球蛋白(Ig)重链和两个相同轻链组成的四聚结构。Ab的重链和轻链由不同域组成。各轻链具有一个可变域(VL)和一个恒定域(CL),而各重链具有一个可变域(VH)和三或四个恒定域(CH)。由约11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各功能域折叠成由两个β片层相互包装所形成的特征性β三明治结构,称为免疫球蛋白折叠。VL域各具有三个互补决定区(CDR1-3),而VH域各具有多达四个互补决定区(CDR1-4),互补决定区为在功能域的一端连接β链的环或转角。轻链和重链的可变区通常有助于抗原特异性,而尽管个别链对特异性的贡献并非必需相等。通过随机CDR环,抗体分子已发展成结合于许多分子。可以通过蛋白水解和通过重组方法制备Ab的功能子结构。这些功能子结构包括Fab片段、Fv片段和Fc部分,其中Fab片段包含通过一个链内二硫键连接的重链VH-CH1域和轻链VL-CL1域,Fv片段仅包含VH和VL域,并且Fc部分包含分子的非抗原结合区。在一些情况下,单一VH域保留与抗原的显著亲和力(Ward等人,1989,Nature 341,554-546)。也已经显示某些单聚κ轻链应特异地结合于其抗原。(L.Masat等人,1994,PNAS 91893-896)。已经发现分离的轻链或重链有时也保留一些抗原结合活性(Ward等人,1989,Nature 341,554-546)。另一功能子结构为单链Fv(scFv),其包含通过肽连接子共价连接的免疫球蛋白重链和轻链的可变区(S-z Hu等人,1996,Cancer Research,56,3055-3061)。这些小(Mr 25,000)蛋白通常保留与单多肽内抗原的特异性和亲和力,并且可以提供对大、抗原特异性分子的便利构件单元(building block)。循环中scFV的短半衰期限制其在许多情况中的治疗效用。用部分Ig VH域作为模板设计称为“微型抗体(minibody)”的小蛋白骨架(Pessi等人,1993,Nature 362,367-369)。通过使对应于VH的CDR1和CDR2的环随机化并接着使用噬菌体展示法选择突变体来鉴别与白细胞介素-6具有高亲合力(解离常数(Kd)为约10-7M)的微型抗体(Martin等人,1994,EMBO J.13.5303-5309)。当分析骆驼血清的IgG样物质时,发现骆驼通常缺乏可变轻链域,表明足够的抗体特异性和亲和力可能仅来源于VH域(三或四个CDR环)。已经制出具有高亲和力的“骆驼化”VH域,并且可以仅通过使CDR3随机化来产生高特异性。“微型抗体”的一个替代是“微型双功能抗体(diabody)”。微型双功能抗体是具有两个抗原结合位点的小、二价、双特异性抗体片段。所述片段包含在同一多肽链(VH-VL)上与轻链可变域(VL)相连接的重链可变域(VH)。微型双功能抗体大小与Fab片段相似。通过使用过短而不能使同一链上的两个功能域之间配对的连接子,使得功能域与另一条链上的互补功能域配对并产生两个抗原结合位点。这些二聚抗体片段或“微型双功能抗体”是二价的且具有双特异性。参看,P.Holliger等人,PNAS 906444-6448(1993)。已经制得CDR肽和有机CDR模拟物(Dougall等人,1994,Trends Biotechnol.12,372-379)。CDR肽是对应抗体CDR环的氨基酸序列的短肽(通常为环状)。CDR环负责抗体-抗原互作。CDR肽和有机CDR模拟物已经显示保留了一些结合亲和力(Smyth & von Itzstein,1994,J.Am.Chem.Soc.116,2725-2733)。已经将小鼠CDR移植到人类Ig框架而不丧失亲和力(Jones等人,1986,Nature 321,522-525;Riechmann等人,1988)。在身体内,选择特异性Ab并从大文库扩增(亲和力成熟)。可以使用重组文库技术活体外复制所述过程。在细菌噬菌体表面上成功地展示Ab片段已经使产生并筛选许多CDR突变体成为可能(McCafferty等人,1990,Nature 348,552-554;Barbas等人,1991,Proc.Natl.Acad.Sci.USA 88,7978-7982;Winter等人,1994,Annu.Rev.Immunol.12,433-455)。通过此技术产生越来越多的Fab和Fv(及其衍生物)。重组技术可以与Ab模拟物结合。可能充当蛋白骨架的许多蛋白域已经表现为与噬菌体衣壳蛋白的融合体。参看Clackson & Wells,Trends Biotechnol.12173-184(1994)。已经将这些蛋白域中的数种用作骨架以展示随机肽序列,包括牛胰腺胰岛素抑制剂(Roberts等人,PNAS 892429-2433(1992))、人类生长激素(Lowman等人,Biochemistry3010832-10838(1991),Venturini et al.,Protein Peptide Letters 170-75(1994))和链球菌(Streptococcus)IgG结合域(C′Neil等人,Techniques in Protein ChemistryV(Crabb,L,编辑)第517-524页,Academic Press,San Diego(1994))。这些折叠已展示出单一随机环或区。已经将淀粉酶抑肽(tendamistat)用作丝状噬菌体M13上的呈递骨架(presentation scaffold)(McConnell和Hoess,1995,J.Mol.Biol.250460-470)。ErbB家族的受体酪氨酸激酶在细胞生长和分化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受体的异常活化与人类癌症相关。二聚化(受体配对)是所有ErbB受体信号转导活性所必需的。已经显示,阻断ErbB2二聚活性直接抑制ErbB2与其它ErbB2受体蛋白二聚化的能力。抑制受体二聚化阻止ErbB信号转导途径的激活。下调ErbB信号转导的拮抗分子可以充当抗肿瘤剂。目前,ErbB信号转导网络是开发抗肿瘤药物的主要目标。ErbB-1是EGF的特异性受体,而ErbB-2具有未知的天然配体。ErbB2在添加EGF时能够与ErbB-1形成异源二聚体。ErbB2还充当激酶死亡(kinase-dead)ErbB-3和ErbB-4的首选二聚化伴侣,所述两者均为神经调节素(neuregulin)的受体。也可以在信号转导期间通过细胞因子和G偶联蛋白受体的配体以间接方式激活ErbB信号转导网络,表明其在许多不同细胞类型的生长控制中起重要作用。原癌基因c-erbB-1编码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其名字起源于从禽类成红细胞增多症病毒(avian erythroblastosis virus,AEV)分离出来的病毒同源v-erbB,其作为缺乏氨基末端配体结合域的鸡c-ErbB-1基因的片段包含于该病毒中。在包括各种位点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包含一个或一个以上非天然编码氨基酸的抗原结合多肽。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丘霍松托马斯O丹尼尔特洛伊E威尔逊托马斯P丘杰克芬蒂昂安娜玛丽亚艾布鲁斯E基梅尔莉莲霍
申请(专利权)人:AMBRX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