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行车组装生产线,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带有腔体的机架,腔体内设有传动链条,传动链条连接有驱动传动链条移动的驱动组件,传动链条上设有传动链板,传动链板上设有支撑杆,支撑杆与传动链板之间转动连接,支撑杆连接有翻转组件,翻转组件驱动支撑杆向远离腔体中心处倾斜,达到了方便上下料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行车组装生产线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加工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自行车组装生产线。
技术介绍
自行车,又称脚踏车或单车,通常是二轮的小型陆上车辆,包括车架、轮胎、安装于车架支管的鞍座、踏板、链条、刹车等零部件。人骑上车后,以脚踩踏板为动力,是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自行车的各种零部件通过组装成为自行车整体,工业生产中的自行车组装通常采用自行车组装生产线来完成。现有的可参考公告号为CN201890286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整车组装流水线,在机架的腔体内设有传动链条,传动链条上设有随链条一起移动的传动链板,连续间隔若干个传动链板后,在紧邻的传动链板上设有组装支撑杆。机架的一端设有链条驱动装置,传动链条移动时,固定在组装支撑杆上的车架也随着移动。操作过程中,工人将自行车的车架倒置抬起,使车架的支管位于支撑杆的上方,将支管套入支撑杆,进行组装工作。组装完成后,工人需要向上抬起组装好的自行车,直至支管与支撑杆脱离,自行车即从生产线卸下。由于自行车车架的重量较重,工人将车架置于生产线时操作不便,组装好的自行车重量更重,工人将自行车卸下生产线时操作也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自行车组装生产线,以达到方便上下料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自行车组装生产线,包括带有腔体的机架,腔体内设有传动链条,传动链条连接有驱动传动链条移动的驱动组件,传动链条上设有传动链板,传动链板上设有支撑杆,支撑杆与传动链板之间转动连接,支撑杆连接有翻转组件,翻转组件驱动支撑杆向远离腔体中心处倾斜。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驱动组件驱动传动链条移动,带动传动链板移动,带动支撑杆在自行车组装生产线上移动。支撑杆受翻转组件的驱动作用,顶端向远离腔体中心处倾斜,顶端靠近工人。支撑杆移动至上料区时,工人抬起车架后,将支架对准支撑杆,沿支撑杆外壁倾斜插入,然后,向靠近腔体中心处翻转车架,使支撑杆恢复翻转前的竖直状态,工人松手后,支撑杆受车架的压力,翻转组件无法驱动支撑杆倾斜,此时,可在车架上进行组装操作。组装完成的自行车移动至下料区,工人抬动翻转自行车,支撑杆受到的压力减小,翻转组件再次驱动支撑杆倾斜,工人在支撑杆倾斜至最大角度时,沿倾斜方向取下自行车。工人上下料过程中,抬动车体或自行车的高度较小,车体和自行车在翻转过程中均受到支撑杆的支撑作用,减小工人用力,方便上下料。较佳的,翻转组件包括翻转扭簧,翻转扭簧一端与传动链板连接,翻转扭簧的另一端与支撑杆靠近机架的一端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支撑杆上放置车架或自行车时,翻转扭簧处于压缩状态,对支撑杆的作用力不足以使支撑杆翻转倾斜,支撑杆处于竖直状态,自行车从支撑杆上取下时,翻转扭簧恢复自然状态,带动支撑杆倾斜,借用翻转扭簧的作用力实现支撑杆的翻转,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较佳的,支撑杆靠近机架的一端连接有翻板,翻板与传动链板之间转动连接,翻转扭簧设置有多个,多个翻转扭簧靠近支撑杆的一端均与翻板远离支撑杆端面固接。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多个翻转扭簧同时作用于翻板,并通过顶动翻转翻板,实现支撑杆的翻转倾斜,提高了支撑杆翻转时的稳定性,提高了设备的使用稳定性。较佳的,传动链板上设置有底座,底座远离传动链板的表面开设有底槽,翻板和翻转扭簧位于底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支撑杆处于竖直状态时,翻板处于水平闭合状态,翻转扭簧位于底槽内部,侧面受底座保护,上部受翻板覆盖,避免组装过程中的杂物进入翻转扭簧,提高翻转扭簧的使用稳定性,减小清理翻转扭簧的时间,提高效率。较佳的,底座与传动链板之间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与底座固接,安装板与传动链板之间设置有拆卸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拆卸组件使安装板与传动链板脱离和固定,当支撑杆、翻转扭簧等部件损坏时,便于更换。较佳的,拆卸组件包括螺纹孔,螺纹孔开设于传动链板靠近安装板的表面,安装板上开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设置有带有螺帽的拆卸螺杆,螺帽的截面面积大于安装孔的截面面积,拆卸螺杆远离螺帽的一端穿过安装孔与螺纹孔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拧动拆卸螺杆,螺帽靠近安装板的端面与安装板顶面紧密抵接或脱离,安装板底面与传动链板顶面紧密抵接或脱离,安装板即固定或解除固定,操作方便。较佳的,支撑杆和翻板之间设置有转动组件,转动组件上设置有锁紧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车架位于支撑杆上时,解除锁紧组件对转动组件的固定,工人通过转动组件转动支撑杆来转动车架,使安装位置靠近自己,再用锁紧组件固定转动组件,便于组装操作。较佳的,转动组件包括转动连接的转杆和转套,转杆固接于支撑杆,转套外套于转杆,转套与翻板固接。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支撑杆转动时,转杆外壁与转套内壁抵接,提高支撑杆转动的稳定性,提高设备的使用稳定性。较佳的,锁紧组件包括锁紧螺纹,锁紧螺纹开设于转套侧壁并贯穿转套的侧壁,锁紧螺纹内设置有锁紧螺杆,锁紧螺纹与锁紧螺杆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拧动锁紧螺杆,锁紧螺杆靠近转杆的端面与转杆外壁紧密抵接或脱离,转杆与转套之间及固定或解除固定,操作方便。较佳的,锁紧螺杆远离转套的一端固接有锁紧手柄,锁紧手柄为圆杆状,轴向中心处与锁紧螺杆远离转套的一端固接。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转动锁紧手柄,带动锁紧螺杆转动,增大了转动时的扭矩,减小转动用力。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车架上料和组装好的自行车下料时便于操作;2、部件出现损坏时,便于检修;3、设备使用稳定性高;4、设备操作过程中节省人力;5、减少设备清理时间和次数,提高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自行车组装生产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体现安装板与传动链板安装处的爆炸示意图;图4是体现车架置于自行车组装生产线上的爆炸示意图。图中,1、机架;11、传动链板;111、转动电机;2、安装板;21、拆卸螺杆;211、螺帽;3、底座;31、底槽;311、卡台;4、翻板;41、翻转扭簧;5、支撑杆;51、支台;52、收缩端头;6、转动组件;61、转杆;62、转套;621、锁紧螺杆;6211、锁紧手柄;7、车架;71、支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一种自行车组装生产线,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带有腔体的机架1,腔体内设有传动链条,传动链条连接有传动电机,传动链条上设有传动链板11,传动链板11上设有支撑杆5,支撑杆5连接有翻转扭簧41,翻转扭簧41驱动支撑杆5向远离腔体中心处倾斜。机架1为长条状的工作台,立于地面,机架1内设置有长条状的腔体,腔体的长度方向与机架1的长度方向一致,腔体内设有环状的传动链条,传动链条连接有传动电机,传动链条上设有多个传动链板11。传动链板11为长方体薄板状结构,长度方向与机架1的长度方向垂直,多个传动链板11沿传动链条并排排列。传动电机转动,带动传动链条循环移动,进而带动转动链板沿传动链条移动方向循环移动。传动链板11上部设置有两组安装板2,每组安装板2沿传动链板11移动方向并排排列,且每组安装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组装生产线,包括带有腔体的机架(1),其特征在于:腔体内设有传动链条,传动链条连接有驱动传动链条移动的驱动组件,传动链条上设有传动链板(11),传动链板(11)上设有支撑杆(5),支撑杆(5)与传动链板(11)之间转动连接,支撑杆(5)连接有翻转组件,翻转组件驱动支撑杆(5)向远离腔体中心处倾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行车组装生产线,包括带有腔体的机架(1),其特征在于:腔体内设有传动链条,传动链条连接有驱动传动链条移动的驱动组件,传动链条上设有传动链板(11),传动链板(11)上设有支撑杆(5),支撑杆(5)与传动链板(11)之间转动连接,支撑杆(5)连接有翻转组件,翻转组件驱动支撑杆(5)向远离腔体中心处倾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组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翻转组件包括翻转扭簧(41),翻转扭簧(41)一端与传动链板(11)连接,翻转扭簧(41)的另一端与支撑杆(5)靠近机架(1)的一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行车组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支撑杆(5)靠近机架(1)的一端连接有翻板(4),翻板(4)与传动链板(11)之间转动连接,翻转扭簧(41)设置有多个,多个翻转扭簧(41)靠近支撑杆(5)的一端均与翻板(4)远离支撑杆(5)端面固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行车组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传动链板(11)上设置有底座(3),底座(3)远离传动链板(11)的表面开设有底槽(31),翻板(4)和翻转扭簧(41)位于底槽(31)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行车组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底座(3)与传动链板(11)之间设置有安装板(2),安装板(2)与底座(3)固接,安装板(2)与传动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爱民,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一飞电动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