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下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60064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8 07: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下料机构,该一种自动下料机构包括传送架和出料架,其特征是:所述传送架上架设有模条,所述模条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用于装纳零件的接料孔;所述出料架上滑移设置有动板和带动动板水平移动的第一出料气缸,所述动板上固定有带动下料夹夹持与松开的第三出料气缸,所述动板上滑移设置有带动下料夹和第三出料气缸上下移动的第二出料气缸;所述动板位于传送架上方,具有生产效率高、成品率高、自动化程度高、稳定性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下料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化生产加工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自动下料机构。
技术介绍
DC插头线主要装配于移动通信手持机、数码相机、录像机、组合音响、MP3、DVD等电子产品上,随着其数量的逐年增加,势必需要提高生产效率及自动化程度。而现有技术中,由于DC外铜管为非标件,且DC插头的型号种类较多,至今还没有一个自动加工系统,一直以来均由手工操作完成,因而其生产效率极低,良品率较低,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DC插头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下料机构,达到了批量试集中下料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自动下料机构,包括传送架和出料架,所述传送架上架设有模条,所述模条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用于装纳零件的接料孔;所述出料架上滑移设置有动板和带动动板水平移动的第一出料气缸,所述动板上固定有带动下料夹夹持与松开的第三出料气缸,所述动板上滑移设置有带动下料夹和第三出料气缸上下移动的第二出料气缸;所述动板位于传送架上方。采用上述方案,通过模条上的接料孔的集中传输,使得转下料结构在进行下料操作的时候可以一次多个的批量形式进行下料,提高了效率,并且在这个过程中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自动下料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下料机构,包括传送架(10)和出料架(61),其特征是:所述传送架(10)上架设有模条(26),所述模条(26)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用于装纳零件的接料孔(261);所述出料架(61)上滑移设置有动板(62)和带动动板(62)水平移动的第一出料气缸(66),所述动板(62)上固定有带动下料夹(65)夹持与松开的第三出料气缸(68),所述动板(62)上滑移设置有带动下料夹(65)和第三出料气缸(68)上下移动的第二出料气缸(67);所述动板(62)位于传送架(10)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下料机构,包括传送架(10)和出料架(61),其特征是:所述传送架(10)上架设有模条(26),所述模条(26)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用于装纳零件的接料孔(261);所述出料架(61)上滑移设置有动板(62)和带动动板(62)水平移动的第一出料气缸(66),所述动板(62)上固定有带动下料夹(65)夹持与松开的第三出料气缸(68),所述动板(62)上滑移设置有带动下料夹(65)和第三出料气缸(68)上下移动的第二出料气缸(67);所述动板(62)位于传送架(10)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下料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出料架(61)包括端部延伸至传送架(10)之外的外置架(611),所述第一出料气缸(66)固定架在外置架(611)在传送架(10)之外的末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下料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动板(62)包括出料立板(622)和出料横板(621),所述出料立板(622)固定在出料横板(621)的水平末端;所述外置架(611)上设置有两个出料滑轨(612),每个所述出料滑轨(612)上设置有两个与出料横板(621)固定出料滑块(61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下料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出料立板(622)上滑移设置有吊板(63),所述吊板(63)上固定有定板(64),所述第三出料气缸(68)固定定板(64)上且活塞杆朝向吊板(63)表面,所述定板(64)上沿垂向于吊板(63)板面的方向设置有出料导柱(641),所述下料夹(65)滑移连接在出料导柱(641)上,所述下料夹(65)受第三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红春
申请(专利权)人:慈溪市佳晶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