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微流控的中空纤维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合材料技术及微流控领域,更具体是涉及一种基于微流控的中空纤维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微流控指的是使用微管道(尺寸为数十到数百微米)处理或操纵微小流体(体积为纳升到阿升)的系统所涉及的科学和技术,是一门涉及化学、流体物理、微电子、新材料、生物学和生物医学工程的新兴交叉学科。因为具有微型化、集成化等特征。中空纤维是中空纤维膜的重要组件,中空纤维膜相比传统管式或平板构型的膜组件具有以下优点:高填装密度,单位体积膜有效分离面积大,成本低,单位体积膜小号原料少,低传质阻力,单位膜面积上分离通量更高等。而相应的中空纤维膜分离技术具有能耗低和效率高等优点,已经为人类创造了巨大利益。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到现在,中空纤维的制备技术己经发展得比较完善,按照分离机理的不同,可分为非溶剂致相分离、蒸发致相分离和热致相分离。干-湿法纺丝是一种溶液相转化法,利用的是非溶剂致相分离的原理。就目前形势而言,制备空心纤维方法仅止步于干-湿法纺丝,而未涉及新兴领域,本专利主要利用微流控手段进行制备中空纤维,可以有效的解决现有技术所制备出的纤维直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微流控的中空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选择材料:材料包括:第一溶剂,第一聚合物,第二溶剂,第二聚合物;其中:第一聚合物能够溶解在第一溶剂中生成混合液A,第二聚合物能够溶解在第二溶剂生成混合液B,第一溶剂能够溶解在第二溶剂中,第一聚合物在第二溶剂中不相溶;混合液A与混合液B互不相溶的;步骤二、配备溶液:将第二聚合物与第二溶剂的混合生成混合液B;将第一聚合物与第一溶剂的混合生成混合液A;将上述配置出的A、B两种混合液分别利用超声去除气泡;步骤三、搭建实验装置;所述实验装置包括可调速式注射泵、两个注射器、两根软管、核壳微通道、滚筒收集器和放有水的容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微流控的中空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选择材料:材料包括:第一溶剂,第一聚合物,第二溶剂,第二聚合物;其中:第一聚合物能够溶解在第一溶剂中生成混合液A,第二聚合物能够溶解在第二溶剂生成混合液B,第一溶剂能够溶解在第二溶剂中,第一聚合物在第二溶剂中不相溶;混合液A与混合液B互不相溶的;步骤二、配备溶液:将第二聚合物与第二溶剂的混合生成混合液B;将第一聚合物与第一溶剂的混合生成混合液A;将上述配置出的A、B两种混合液分别利用超声去除气泡;步骤三、搭建实验装置;所述实验装置包括可调速式注射泵、两个注射器、两根软管、核壳微通道、滚筒收集器和放有水的容器;所述核壳微通道包括两个入口、一个出口与两条横截面积不同的筒状通道;两个入口分别与两个筒状通道相连;两个筒状通道向下延升的形状为V型,并且在V型的底部两个筒状通道相交,相交后横截面积大的筒状通道套住横截面积小的筒状通道,使在两条筒状通道里的流体分隔开,最后使流体同时从出口流出;在核壳微通道中:横截面积小的筒状通道为核壳微通道的内部通道;横截面积大的筒状通道为核壳微通道的外部通道,两条筒状通道相交后中心轴重合;所述注射泵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移动;所述每个注射器的出口通过一根软管与核壳微通道的入口相连;所述核壳微通道悬置于水中,所述核壳微通道的出口在水中;滚筒收集器收集从核壳微通道出口的物质;步骤四、准备阶段:两只注射器各吸取步骤一中配置出来的混合液A和混合液B中的一种;将两只注射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学梅,刘蔡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科技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