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香型蒲笋菌菇豆瓣酱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31430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4 1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调味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增香型蒲笋菌菇豆瓣酱及其制备方法。其原料按重量份数配比如下:黄豆40‑50份、蚕豆10‑20份、花生20‑30份、盐20‑30份、香菇10‑20份、茶树菇10‑20份、蒲笋10‑20份、紫苏叶5‑10份、枸杞子1‑5份、五味子1‑5份、白芝麻1‑5份、姜1‑5份、茴香1‑5份、大料0.1‑0.5份、肉桂0.1‑0.5份。该方法制备的豆瓣酱,口感较好,并且营养成分不会因为含盐量高而流失,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A soybean paste with mushrooms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condiment, in particular to a kind of flavoring type mushroom mushroom bean past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raw materials according to the weight ratio is as follows: 40 soybean 50 copies, 20 copies, 10 bean peanut 20 30, salt 20 30, letinous edodes 10 20 copies, 20 copies, 10 aegirit Pu shoots 10 20 copies, 10 copies, 5 perilla leaf medlar 1 5 1, Schisandra 5, white sesame 1 5 copies, 5 copies, 1 ginger fennel 1 5 copies, 0.5 copies, 0.1 aniseed cinnamon 0.1 0.5. The soybean paste prepared by this method is good in taste, and the nutrient content will not be lost because of high salt content. It is very popular with consum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香型蒲笋菌菇豆瓣酱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调味品
,尤其涉及一种增香型蒲笋菌菇豆瓣酱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酱是以豆类、小麦粉、水果、肉类或鱼虾等物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糊状调味品,它起源于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起初,常见的调味酱分为以小麦粉为主要原料的甜面酱,和以豆类为主要原料的豆瓣酱两大类。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调味品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不仅要有良好的色、香、味,更加注重其营养、方便。近年来,很多调味品生产厂家推出不同种类的大酱,例如花生酱、果子酱、海鲜酱、卤肉酱、菌菇酱、豆瓣酱等,其中菌菇酱市场需求量逐年递增。蘑菇,鲜香可口,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糖、维生素、核苷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具有很高的医疗保健作用,深受人民的热爱,所以很多大酱生产厂家,将其辅助原酱,制成菌菇酱。现有的菌菇酱,厂家为了提升利润,增加口感,在菌菇酱中菌菇含量较少,并添加大量的添加剂,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豆瓣酱是由各种微生物相互作用豆制品,产生复杂生化反应,而酿造出来的一种发酵红褐色调味料,它是以黄豆或是蚕豆和面粉为主要生产原料,同时,又根据消费者的习惯不同,在生产豆瓣酱中配制了香油、豆油、味精、辣椒等原料,而增加了豆瓣酱的品种;传统的豆瓣酱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研究产品的口味更新以及原料的营养化,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增香型蒲笋菌菇豆瓣酱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备的豆瓣酱,口感较好,并且营养成分不会因为含盐量高而流失,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增香型蒲笋菌菇豆瓣酱,其原料按重量份数配比如下:黄豆40-50份、蚕豆10-20份、花生20-30份、盐20-30份、香菇10-20份、茶树菇10-20份、蒲笋10-20份、紫苏叶5-10份、枸杞子1-5份、五味子1-5份、白芝麻1-5份、姜1-5份、茴香1-5份、大料0.1-0.5份、肉桂0.1-0.5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增香型蒲笋菌菇豆瓣酱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原料处理:黄豆、蚕豆、花生去杂,粉碎至颗粒,颗粒粒径为2-3mm,用80-100℃水浸焖2-3h,置于蒸料罐内,先在0.5-0.8Mpa条件下保压1.5-2h蒸熟后,再排压至0MPa,备用;将香菇和茶树菇置于100-120℃条件下烘干处理3-5h,取出研磨至粉末,粒径为200-300目,备用;蒲笋和紫苏叶置于100℃水中,蒸煮1-1.5h,取出制成细丝状(宽度和厚度不大于1mm,长度不大于5mm),备用。步骤二、发酵菌剂的制备:(1)按重量份数取枯草芽胞杆菌0.1-0.5份、鲁氏酵母0.1-0.5份、发酵乳杆菌0.1-0.5份;(2)所述枯草芽胞杆菌经活化纯检合格后,接种于营养肉汤培养基中35-37℃条件下,培养24h,菌落计数达107-108cfu/mL时,离心取沉淀,蒸馏水洗脱沉淀5次,制备成休止态细胞;所述鲁氏酵母,经活化纯检合格后,接种于PDA液体培养基中26-28℃条件下,培养48h,菌落计数达106-109cfu/mL时,离心取沉淀,蒸馏水洗脱沉淀5次,制备成休止态细胞;所述发酵乳杆菌,经活化纯检合格后,接种于MRS液体培养基中40-42℃条件下,培养30-35h,菌落计数达106-109cfu/mL时,离心取沉淀,蒸馏水洗脱沉淀5次,制备成休止态细胞;(3)将处理后的菌种混合均匀,混合菌剂按5%-6%比例接种于灭菌基质载体培养基上,所述基质载体培养基配方为:花生饼粉:淀粉=2-4:1(粉末为50目),再加入花生饼粉与淀粉总重量的葡萄糖15%,蛋白粉8%,蒸馏水30%,pH6.8-7.0;在30℃条件下,培养50-55h,菌落计数达109-1010cfu/mL,备用。步骤三、制曲工艺:将0.1-0.5重量份的混合菌液与步骤一制备的黄豆、蚕豆、花生混合原料混合均匀,品温控制在30℃左右,静养1-2h;待品温升温到32℃,加入香菇和茶树菇混合粉末静养1-2h;待品温升温至35℃,加入蒲笋和紫苏叶细丝混合物,静养期后的6-7h内,品温难以控制,菌丝并结,筛第一遍曲,将温度降温至到28-30℃;静养0.5-1h,筛第二遍曲,品温控制到28℃,静养5-6h,温度降至25℃,再培养5-8h,整个过程共培养19-27h至曲料成熟,备用。步骤四、发酵处理:按所需重量份数称取盐,配制得到18波美度的盐水,烧至100℃沉淀出杂质后,凉至50℃的温盐水;一半量温盐水与成熟的曲料拌匀,置于灭完菌已预热的发酵缸里;按所需重量份数称取枸杞子、五味子和白芝麻,翻炒至刚出芝麻香味即可,研磨成粉末至200-300目,与剩余的温盐水混合均匀后投入发酵缸中,然后加入干姜粉末、茴香粉末、大料粉末、肉桂粉末(粉末粒径为200-300目)共同搅拌均匀;温度控制在38-42℃,发酵10天,无菌条件下,每天搅拌1次;将温度降至30-32℃,无菌条件下,每天搅拌2次,发酵25-30天,即得。本专利技术的显著效果。本专利技术制备的增香型蒲笋菌菇豆瓣酱中,大豆含有异黄酮,具有广泛营养学价值和健康保护作用的多酚化合物,它在改善妇女更年期综合症、预防骨质疏松、防癌和抑癌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花生味道清香,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具有滋补益寿、延缓衰老之功效而被誉为“长生果”,并且与黄豆一起被誉为“植物肉”、“素中之荤”;蚕豆香美可口,并有一定的食疗作用,蚕豆所含的蛋白质是一般谷类作物的2倍之多,并且所含氨基酸的种类与谷物中氨基酸的种类互补;大豆、花生、豆瓣制成混合酱后,香气更浓郁,口感更醇厚。同时添加香菇和茶树菇粉末,其中香菇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钙、磷、铁、钾等元素,还含有多糖类、多种氨基酸、维生素B1、B2,维生素C等成分,具有益味助食等功效;茶树菇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其中蛋氨酸的含量最多,而且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种类齐全。并且添加蒲笋和紫苏叶,其中加入营养价值较高的蒲笋和紫苏叶,提高豆瓣酱的营养价值和口感。本专利技术采用自制的发酵菌液,其中枯草芽胞杆菌的菌体生长过程中产生的枯草菌素、多粘菌素、制霉菌素、短杆菌肽等活性物质,这些活性物质对致病菌或内源性感染的条件致病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鲁氏酵母是一种耐高渗透压的酵母,其特点是既能生长在含糖较高的物料中,还能在含18%食盐浓度的基质中繁殖,鲁氏酵母约占酱中酵母总数的45%,在发酵前期生长繁殖,发酵糖生成乙醇、甘油、琥珀酸,还能与发酵乳杆菌联合作用生成糠醇、产生特殊的酱香气;发酵乳杆菌产生不同风味物质,产生抑菌活性物质,延长产品寿命;并且培养基的基质选用增香型原料(花生),可以提高总产品的口感味道;在发酵阶段添加的枸杞子、五味子和白芝麻,不仅可以提高原酱的营养价值,还能进一步提高酱香。本专利技术制备的增香型蒲笋菌菇豆瓣酱成熟(经化验各项指标都达到国家标准)后,加入适量的乳酸链球菌素搅拌均匀马上装入酱袋,即可入库;本专利技术酱香浓郁,不仅口感独特,而且营养丰富,是理想的调味营养酱;且不含化学防腐剂,安全好吃益健康;该产品是在传统工艺基础上,利用生物工程发酵原理,经科学配料、蒸烤炒结合,使蛋白质原料与有机原料混合酿造,并且经过严格的高温灭菌工艺生产,保质期可以达到6个月。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增香型蒲笋菌菇豆瓣酱,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数配比如下:黄豆40‑50份、蚕豆10‑20份、花生20‑30份、盐20‑30份、香菇10‑20份、茶树菇10‑20份、蒲笋10‑20份、紫苏叶5‑10份、枸杞子1‑5份、五味子1‑5份、白芝麻1‑5份、姜1‑5份、茴香1‑5份、大料0.1‑0.5份、肉桂0.1‑0.5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香型蒲笋菌菇豆瓣酱,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数配比如下:黄豆40-50份、蚕豆10-20份、花生20-30份、盐20-30份、香菇10-20份、茶树菇10-20份、蒲笋10-20份、紫苏叶5-10份、枸杞子1-5份、五味子1-5份、白芝麻1-5份、姜1-5份、茴香1-5份、大料0.1-0.5份、肉桂0.1-0.5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香型蒲笋菌菇豆瓣酱,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数配比如下:黄豆40份、蚕豆10份、花生30份、盐30份、香菇20份、茶树菇10份、蒲笋20份、紫苏叶10份、枸杞子5份、五味子3份、白芝麻3份、姜4份、茴香4份、大料0.5份、肉桂0.5份。3.如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增香型蒲笋菌菇豆瓣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原料处理:黄豆、蚕豆、花生去杂,粉碎至颗粒,颗粒粒径为2-3mm,用80-100℃水浸焖2-3h,置于蒸料罐内,先在0.5-0.8Mpa条件下保压1.5-2h蒸熟后,再排压至0MPa,备用;将香菇和杏鲍菇置于100-120℃条件下烘干处理3-5h,取出研磨至粉末,粒径为200-300目,备用;蒲笋和紫苏叶置于100℃水中,蒸煮1-1.5h,取出制成细丝状(宽度和厚度不大于1mm,长度不大于5mm),备用;步骤二、发酵菌剂的制备:(1)按重量份数取枯草芽胞杆菌0.1-0.5份、鲁氏酵母0.1-0.5份、发酵乳杆菌0.1-0.5份;(2)所述枯草芽胞杆菌经活化纯检合格后,接种于营养肉汤培养基中35-37℃条件下,培养24h,菌落计数达107-108cfu/mL时,离心取沉淀,蒸馏水洗脱沉淀5次,制备成休止态细胞;所述鲁氏酵母,经活化纯检合格后,接种于PDA液体培养基中26-28℃条件下,培养48h,菌落计数达106-109cfu/mL时,离心取沉淀,蒸馏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洋陈淑英刘晓鹏
申请(专利权)人:盘锦金鹰调味品酿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