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电动驻车制动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92229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8 03:24
高性能电动驻车制动控制器基于车辆不同组的操作状况来确定车辆的高性能电动驻车制动系统的制动控制信号。控制器配置为响应于车辆的第一组操作状况而机电地致动车辆的后制动钳,响应于车辆的第二组操作状况而液压地致动车辆的前制动钳和后制动钳,以及响应于车辆的第三组操作状况而液压地仅致动后制动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性能电动驻车制动控制器
本公开总体涉及驻车制动控制器,并且更具体地涉及高性能电动驻车制动控制器。
技术介绍
常规的机械驻车制动系统被配置为当驾驶员激活(例如向上拉)通过线缆连接到车辆后制动器的驻车制动杆时,制动力通过后制动器施加到后车轮。在这种常规的机械驻车制动系统中,所施加的制动力的量、程度和/或幅度是基于驻车制动杆被驾驶员所保持的位置。常规的电动驻车制动系统被构造为当驾驶员在驾驶时激活(例如向上拉动)驻车制动开关时,车辆稳定地减速和/或使用车辆液压控制单元向车辆的全部四个车轮提供液压而产生受控制的停止。这种电动驻车制动系统不包括使该系统能够以模拟传统机械驻车制动系统的性能的方式运行的特性和/或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装置,该装置包含:控制器,控制器配置用于:响应于车辆的第一组操作状况而机电地致动车辆的后制动钳;响应于车辆的第二组操作状况而液压地致动车辆的前制动钳和后制动钳;以及响应于车辆的第三组操作状况而液压地仅致动后制动钳。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其中第一组操作状况包括车辆的驻车制动杆的位置满足位置阈值并且车辆的速度不满足速度阈值,其中第二组操作状况包括位置满足位置阈值,速度满足速度阈值并且车辆的驾驶模式是非高性能模式,以及其中第三组操作状况包括位置满足位置阈值,速度满足速度阈值并且驾驶模式是高性能模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其中高性能模式是运动模式或跟踪模式中的一种,并且其中非高性能模式是正常模式、舒适模式或经济模式中的一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控制器配置用于:响应于第一组操作状况而通过向可操作地连接到后制动钳的电动马达提供第一控制信号来机电地致动后制动钳,第一控制信号使得电动马达经由后制动钳向车辆的后轮提供夹紧力;响应于第二组操作状况而通过向可操作地连接到前制动钳和后制动钳的液压控制单元提供第二控制信号来液压地致动前制动钳和后制动钳,第二控制信号使得液压控制单元经由前制动钳和后制动钳向车辆的前轮和车辆的后轮提供第一液压压力;以及响应于第三组操作状况而通过向液压控制单元提供第三控制信号来液压地仅致动后制动钳,第三控制信号使得液压控制单元经由后制动钳向后轮提供第二液压压力,第二液压压力是由控制器基于驻车制动杆的位置所确定的可变压力。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控制器配置为:响应于确定第二控制信号已经使车辆减速至不满足速度阈值的降低的速度而向液压控制单元提供第四控制信号,第四控制信号使得液压控制单元经由前制动钳和后制动钳从车辆的前轮和后轮释放第一液压压力;以及向电动马达提供第五控制信号,第五控制信号使得电动马达经由后制动钳向车辆的后轮提供夹紧力。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其中该位置是驻车制动杆的第一位置并且位置阈值是激活位置阈值,并且其中控制器配置为响应于在第一控制信号之后确定驻车制动杆处于满足释放位置阈值的第二位置而向电动马达提供第六控制信号,第六控制信号使得电动马达经由后制动钳从后轮释放夹紧力。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其中驻车制动杆被偏置到不满足激活位置阈值并且不满足释放位置阈值的中立位置,驻车制动杆可在第一方向上从中立位置朝向激活位置阈值移动并且可在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从中立位置朝向释放位置阈值移动。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控制车辆的电动驻车制动系统的方法,方法包含:响应于车辆的第一组操作状况而通过利用控制器执行一个或多个指令来机电地致动车辆的后制动钳;响应于车辆的第二组操作状况而通过利用控制器执行一个或多个指令来液压地致动车辆的前制动钳和后制动钳;以及响应于车辆的第三组操作状况而通过利用控制器执行一个或多个指令来液压地仅致动后制动钳。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其中第一组操作状况包括车辆的驻车制动杆的位置满足位置阈值并且车辆的速度不满足速度阈值,其中第二组操作状况包括位置满足位置阈值,速度满足速度阈值并且车辆的驾驶模式是非高性能模式,以及其中第三组操作状况包括位置满足位置阈值,速度满足速度阈值并且驾驶模式是高性能模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其中高性能模式是运动模式或跟踪模式中的一种,并且其中非高性能模式是正常模式、舒适模式或经济模式中的一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其中响应于第一组操作状况而机电地致动后制动钳包括向可操作地连接到后制动钳的电动马达提供第一控制信号,第一控制信号使得电动马达经由后制动钳向车辆的后轮提供夹紧力,其中响应于第二组操作状况而液压地致动前制动钳和后制动钳包括向可操作地连接到前制动钳和后制动钳的液压控制单元提供第二控制信号,第二控制信号使得液压控制单元经由前制动钳和后制动钳向车辆的前轮和车辆的后轮提供第一液压压力;以及其中响应于第三组操作状况而液压地仅致动后制动钳包括向液压控制单元提供第三控制信号,第三控制信号使得液压控制单元经由后制动钳向后轮提供第二液压压力,第二液压压力是由控制器基于驻车制动杆的位置所确定的可变压力。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含:响应于确定第二控制信号已经使车辆减速至不满足速度阈值的降低的速度而通过利用控制器执行一个或多个指令来向液压控制单元提供第四控制信号,第四控制信号使得液压控制单元经由前制动钳和后制动钳从车辆的前轮和后轮释放第一液压压力;以及通过利用控制器执行一个或多个指令而向电动马达提供第五控制信号,第五控制信号使得电动马达经由后制动钳向车辆的后轮提供夹紧力。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其中该位置是驻车制动杆的第一位置并且位置阈值是激活位置阈值,方法进一步包含响应于在第一控制信号之后确定驻车制动杆处于满足释放位置阈值的第二位置而通过利用控制器执行一个或多个指令来向电动马达提供第六控制信号,第六控制信号使得电动马达经由后制动钳从后轮释放夹紧力。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其中驻车制动杆被偏置到不满足激活位置阈值并且不满足释放位置阈值的中立位置,驻车制动杆可在第一方向上从中立位置朝向激活位置阈值移动并且可在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从中立位置朝向释放位置阈值移动。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有形机器可读存储介质,有形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包含指令,指令在被执行时使得控制器至少:响应于车辆的第一组操作状况而机电地致动车辆的后制动钳;响应于车辆的第二组操作状况而液压地致动车辆的前制动钳和后制动钳;以及响应于车辆的第三组操作状况而液压地仅致动后制动钳。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其中第一组操作状况包括车辆的驻车制动杆的位置满足位置阈值并且车辆的速度不满足速度阈值,其中第二组操作状况包括位置满足位置阈值,速度满足速度阈值并且车辆的驾驶模式是非高性能模式,以及其中第三组操作状况包括位置满足位置阈值,速度满足速度阈值并且驾驶模式是高性能模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其中高性能模式是运动模式或跟踪模式中的一种,并且其中非高性能模式是正常模式、舒适模式或经济模式中的一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指令在执行时进一步使得控制器:响应于第一组操作状况而通过向可操作地连接到后制动钳的电动马达提供第一控制信号来机电地致动后制动钳,第一控制信号使得电动马达经由后制动钳向车辆的后轮提供夹紧力;响应于第二组操作状况而通过向可操作地连接到前制动钳和后制动钳的液压控制单元提供第二控制信号来液压地致动前制动钳和后制动钳,第二控制信号使得液压控制单元经由前制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高性能电动驻车制动控制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装置,包含: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配置为:响应于车辆的第一组操作状况而机电地致动所述车辆的后制动钳;响应于车辆的第二组操作状况而液压地致动所述车辆的前制动钳和所述后制动钳;以及响应于车辆的第三组操作状况而液压地仅致动所述后制动钳。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8.09 US 15/231,9641.一种装置,包含: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配置为:响应于车辆的第一组操作状况而机电地致动所述车辆的后制动钳;响应于车辆的第二组操作状况而液压地致动所述车辆的前制动钳和所述后制动钳;以及响应于车辆的第三组操作状况而液压地仅致动所述后制动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组操作状况包括所述车辆的驻车制动杆的位置满足位置阈值并且所述车辆的速度不满足速度阈值,其中所述第二组操作状况包括所述位置满足所述位置阈值,所述速度满足所述速度阈值并且所述车辆的驾驶模式是非高性能模式,以及其中所述第三组操作状况包括所述位置满足所述位置阈值,所述速度满足所述速度阈值并且所述驾驶模式是高性能模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高性能模式是运动模式或跟踪模式中的一种,并且其中所述非高性能模式是正常模式、舒适模式或经济模式中的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配置为:响应于所述第一组操作状况而通过向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后制动钳的电动马达提供第一控制信号来机电地致动所述后制动钳,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使得所述电动马达经由所述后制动钳向所述车辆的后轮提供夹紧力;响应于所述第二组操作状况而通过向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前制动钳和所述后制动钳的液压控制单元提供第二控制信号来液压地致动所述前制动钳和所述后制动钳,所述第二控制信号使得所述液压控制单元经由所述前制动钳和所述后制动钳向所述车辆的前轮和所述车辆的所述后轮提供第一液压压力;以及响应于所述第三组操作状况而通过向所述液压控制单元提供第三控制信号来液压地仅致动所述后制动钳,所述第三控制信号使得所述液压控制单元经由所述后制动钳向所述后轮提供第二液压压力,所述第二液压压力是由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驻车制动杆的位置所确定的可变压力。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配置为:响应于确定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已经使所述车辆减速至不满足所述速度阈值的降低的速度而向所述液压控制单元提供第四控制信号,所述第四控制信号使得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布莱恩·马文·莱麦尔格雷格·大卫·福尔塔柯蒂斯·哈哥特斯科特·米拉奇维克查德·迈克尔·科尔特亚历山大·费伦茨
申请(专利权)人: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