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蜂窝吸能防撞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8774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7 2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汽车蜂窝吸能防撞梁,包括防撞梁主体,防撞梁主体两端端部连接有安装片,防撞梁主体外侧设置有一圈蜂窝单元,且蜂窝单元通过多个卡箍固定在防撞梁主体上,蜂窝单元由多个薄钢片相互焊接组成,且薄钢片呈蜂窝状,蜂窝单元外侧粘接有一圈软袋体,防撞梁主体内侧两端均固定有储液缸,储液缸靠近软袋体一端分别连接有出液管和进液管,出液管和进液管另一端均与软袋体内连通,出液管和进液管上均安装有单向阀,储液缸远离软袋体一端螺接有端盖,端盖内侧固定有复位弹簧,且复位弹簧另一端连接有活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汽车发生碰撞时,能吸收碰撞能量,使碰撞能量衰减,起到被动保护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蜂窝吸能防撞梁
本技术涉及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蜂窝吸能防撞梁。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汽车底盘防撞梁的设计缺少更安全性的设计,导致在道路交通事故中,汽车底盘变形严重,发动机报废,造成重大人员及财产损失,具有极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汽车底盘防撞梁缺少安全性设计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汽车蜂窝吸能防撞梁。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设计一种汽车蜂窝吸能防撞梁,包括防撞梁主体,所述防撞梁主体两端端部连接有安装片,所述防撞梁主体外侧设置有一圈蜂窝单元,且所述蜂窝单元通过多个卡箍固定在防撞梁主体上,所述蜂窝单元由多个薄钢片相互焊接组成,且所述薄钢片呈蜂窝状,所述蜂窝单元外侧粘接有一圈软袋体,所述防撞梁主体内侧两端均固定有储液缸,所述储液缸靠近软袋体一端分别连接有出液管和进液管,所述出液管和进液管另一端均与软袋体内连通,所述出液管和进液管上均安装有单向阀,且所述出液管直径小于进液管直径,所述储液缸远离软袋体一端螺接有端盖,所述端盖内侧固定有复位弹簧,且所述复位弹簧另一端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外径与储液缸内径相当。优选的,所述复位弹簧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汽车蜂窝吸能防撞梁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蜂窝吸能防撞梁,包括防撞梁主体(1),所述防撞梁主体(1)两端端部连接有安装片(10),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梁主体(1)外侧设置有一圈蜂窝单元(6),且所述蜂窝单元(6)通过多个卡箍(7)固定在防撞梁主体(1)上,所述蜂窝单元(6)由多个薄钢片(2)相互焊接组成,且所述薄钢片(2)呈蜂窝状,所述蜂窝单元(6)外侧粘接有一圈软袋体(8),所述防撞梁主体(1)内侧两端均固定有储液缸(5),所述储液缸(5)靠近软袋体(8)一端分别连接有出液管(3)和进液管(4),所述出液管(3)和进液管(4)另一端均与软袋体(8)内连通,所述出液管(3)和进液管(4)上均安装有单向阀(15),且所述出液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蜂窝吸能防撞梁,包括防撞梁主体(1),所述防撞梁主体(1)两端端部连接有安装片(10),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梁主体(1)外侧设置有一圈蜂窝单元(6),且所述蜂窝单元(6)通过多个卡箍(7)固定在防撞梁主体(1)上,所述蜂窝单元(6)由多个薄钢片(2)相互焊接组成,且所述薄钢片(2)呈蜂窝状,所述蜂窝单元(6)外侧粘接有一圈软袋体(8),所述防撞梁主体(1)内侧两端均固定有储液缸(5),所述储液缸(5)靠近软袋体(8)一端分别连接有出液管(3)和进液管(4),所述出液管(3)和进液管(4)另一端均与软袋体(8)内连通,所述出液管(3)和进液管(4)上均安装有单向阀(15),且所述出液管(3)直径小于进液管(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亚军殷景洪白鹤
申请(专利权)人:宝鸡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