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杆菌介导的植物转基因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8511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农杆菌介导植物细胞转基因技术。针对目前所采用的禾谷类植物转基因技术中作为农杆菌受体的感受态植物细胞少而导致的转基因频率比低,通过机械或其它方法离散植物细胞,使得感受态细胞的表面暴露,达到提高农杆菌介导转基因频率的目的,并且操作简单。(*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一、所属领域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农杆菌介导的植物转基因技术,属于植物基因工程领域。
技术介绍
农杆菌是一种天然的植物基因转移载体,含有一个大质粒,即Ti质粒;Ti质粒上可以转移到植物细胞的一段DNA叫做T-DNA,其两端各有一个25bp重复序列的边界,分别称为左边界(LB)和右边界(RB);T-DNA为双链,仅T-DNA的下链才转移到植物细胞,该链称作T链(Tstrand);RB位于T链的5'端;仅RB是农杆菌介导的基因转移所必要的,但LB对转移片段的大小是有意义的;LB和RB之间可插入目标DNA。农杆菌介导基因转移的优点是农杆菌细胞内的一系列蛋白有助于DNA的高效转移与整合,如VirD2蛋白在RB区的共价结合和转移中的牵引作用,VirE2蛋白对T链的包裹可以免除植物细胞中核酸内切酶等酶类对转移DNA的破坏,以及VirD2的核定位序列有助于VirD2-T strand-VirE2复合体进入植物细胞核,甚至可能有助于外源DNA在植物核基因组的整合。另外,农杆菌介导的转基因往往是单拷贝的。因此,农杆菌介导的植物基因转移有着特别的优势。然而农杆菌的天然宿主是双子叶植物细胞,因此对禾谷类植物的感染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农杆菌介导的植物转基因技术,其特征是:首先离体培养的植物愈伤组织,转移到新鲜的继代培养基上继代培养取材,再处理该愈伤组织,达到细胞离散,离散后的细胞与处于对数生长期的农杆菌工程菌株混合,共培养在固体培养基上,最后将共培养后的培养物转移到含抗生素和选择剂的培养基上,除去农杆菌,筛选转化细胞并继续生长形成愈伤组织、进一步植株再生。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骁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