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杆菌介导的麻疯树遗传转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522237 阅读:2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8 19: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植物遗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应用于麻疯树子叶外植体转化受体系统的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首先利用高浓度TDZ(噻苯隆)溶液对子叶外植体进行短期浸泡,然后再用低浓度的农杆菌菌液短期侵染子叶外植体,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农杆菌的遗传转化率;将侵染后的外植体进行再生培养,对抗性芽直接进行PCR鉴定后就可以进行微嫁接,获取转基因植株。本发明专利技术大大提高了遗传转化率,而且显著缩短了获得完整转化植株的周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遗传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农杆菌介导的麻疯树遗传转化 方法,更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麻疯树子叶外植体转化受体系统的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 法。
技术介绍
植物遗传转化是一种重要和先进的育种技术。麻疯树由于其种子中含油量较高 (40?60%),可以开发为生物柴油,因而成为一种非常具有应用前景的能源植物,但其分 布区域较窄,种子结实率较低,种子油的质量也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良。为了扩大麻疯树的种 植区域,培育出了高产、优质的麻疯树新品种,可以利用遗传转化技术达到这些目的。目前, 植物遗传转化的技术已经基本成熟,而最为通常的转化方法是应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外源基 因导入到受体植物的细胞并整合到染色体基因组中以实现外源基因稳定的遗传和表达。 在采用常规的农杆菌转化麻疯树子叶外植体的过程中,由于子叶外植体再生不定 芽方法还不够先进,同时侵染外植体的农杆菌菌液浓度较高,侵染时间较长,需要采用抗生 素溶液清洗外植体,导致获得外植体再生不定芽质量较差,再生不定芽的效率较低,需要对 再生不定芽进行额外的增殖培养和伸长培养,因而还导致获得再生不定芽芽条的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农杆菌介导的麻疯树遗传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获取麻疯树子叶外植体,将子叶外植体在20 mg/L高浓度TDZ溶液中浸泡40分钟后取出;S2.将子叶外植体置于无激素的预培养基上培养1~4天后,用OD600为0.1~0.2的低浓度农杆菌菌液侵染子叶外植体30秒;S3.将侵染后的子叶外植体置于无抗生素和激素的共培养基上培养1~6天后,再将子叶外植体置于无激素的筛选和恢复培养基上培养,获得抗性芽;S4.将抗性芽进行伸长培养,对伸长后的小芽或芽条进行PCR检测,以PCR检测结果为阳性的小芽或芽条为接穗进行微嫁接,获得遗传转化苗。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农杆菌介导的麻疯树遗传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51. 获取麻疯树子叶外植体,将子叶外植体在20 mg/L高浓度TDZ溶液中浸泡40分钟 后取出;52. 将子叶外植体置于无激素的预培养基上培养1?4天后,用0D6(KI为0. 1?0. 2的 低浓度农杆菌菌液侵染子叶外植体30秒;53. 将侵染后的子叶外植体置于无抗生素和激素的共培养基上培养1?6天后,再将子 叶外植体置于无激素的筛选和恢复培养基上培养,获得抗性芽;54. 将抗性芽进行伸长培养,对伸长后的小芽或芽条进行PCR检测,以PCR检测结果为 阳性的小芽或芽条为接穗进行微嫁接,获得遗传转化苗。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杆菌介导的麻疯树遗传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S2所述预 培养基的培养时间为1天。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杆菌介导的麻疯树遗传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S3所述共 培养基的培养时间为2天。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杆菌介导的麻疯树遗传转化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振兰刘颖杨跃生郑少燕庄楚雄李静陈晓阳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