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升降作业车车架铰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73981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5 08: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高空升降作业车车架铰接结构,包括左插入式耳片、右插入式耳片、盖板、后立板、左侧板和右侧板,盖板和后立板卡夹在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的顶部位置以及后部位置;左侧板和右侧板位于盖板的上方位置还分别设有左耳片结构和右耳片结构;盖板和后立板靠近左耳片结构和右耳片结构的位置处分别设有左贯通插槽和右贯通插槽,左插入式耳片和右插入式耳片分别插入左贯通插槽和右贯通插槽;左插入式耳片和右插入式耳片、左耳片结构、右耳片结构中心部位对应位置设有铰接孔,这些铰接孔内连接铰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车架铰接结构,通过优化侧板结构,将原来四个耳板的其中两个耳板功能整合至两侧板上,减少了耳板数量,提高了耳板强度和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空升降作业车车架铰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高空升降作业车
,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高空升降作业车车架铰接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如图1所示,传统的高空升降作业车车架铰接结构,主要由四个插入式耳板、盖板2、后立板3、左侧板4、右侧板5组成,耳板分别与盖板焊接,然后盖板2与左侧板4、右侧板5及后立板3焊接,结构复杂,焊接质量不易保证并且生产过重中的焊接变形难以有效控制,实际生产过程中需配置大量的工装、辅具和检具,实施困难,生产效率低,操作者劳动强度大,并且严重影响整机的装配质量和使用寿命,所以如果可以优化车架铰接结构设计,就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优化、强度较高,并且更有利于减少生产过程制造难度的高空升降作业车车架铰接结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高空升降作业车车架铰接结构,包括左插入式耳片、右插入式耳片、盖板、后立板、左侧板和右侧板,盖板和后立板卡夹在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的顶部位置以及后部位置;左侧板和右侧板位于盖板的上方位置还分别设有左耳片结构和右耳片结构;盖板和后立板靠近左耳片结构和右耳片结构的位置处分别设有左贯通插槽和右贯通插槽,左插入式耳片和右插入式耳片分别插入左贯通插槽和右贯通插槽;左插入式耳片和右插入式耳片、左耳片结构、右耳片结构中心部位对应位置设有铰接孔,这些铰接孔内连接铰轴。进一步地,左插入式耳片和右插入式耳片与其对应的盖板和后立板分别焊接连接。进一步地,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左耳片结构和右耳片结构的外侧分别设有左加强板和右加强板,左加强板和右加强板分别焊接在左耳片结构和右耳片结构的外侧。进一步地,左耳片结构和左加强板对应铰接孔内套有一个增强衬套,右耳片结构和右加强板对应铰接孔内也套有一个增强衬套。进一步地,盖板位于左侧板和右侧板的中间位置处设有增强凹槽,该增强凹槽内设有一个盒体形增强支架,盒体形增强支架包括四个连接侧板,其中三个侧板与盖板的增强凹槽焊接连接。另一个侧板与后立板的顶部焊接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车架铰接结构,通过优化侧板结构,将原来四个耳板的其中两个耳板功能整合至两侧板上,减少了耳板数量,同时提高了耳板强度,更有利应用于大型重载高空升降作业车车架。本技术的高空升降作业车车架铰接结构,结构更加简单紧凑、装配方便,减少了生产过程制造难度,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整机产品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高空升降作业车车架铰接结构改进前的三维结构图;图2为高空升降作业车车架铰接结构改进后,即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三维结构图;其中:1-左插入式耳片,2-盖板,21-增强凹槽;3-后立板,4-左侧板,41-左耳片结构,42-左加强板;5-右侧板,51-右耳片结构,52-右加强板;6-右插入式耳片,7-左贯通插槽,8-右贯通插槽,9-增强衬套,10-盒体形增强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加深对本技术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如图2所示,高空升降作业车车架铰接结构,包括左插入式耳片1、右插入式耳片6、盖板2、后立板3、左侧板4和右侧板5,盖板2和后立板3卡夹在左侧板4和右侧板5之间的顶部位置以及后部位置;左侧板4和右侧板5位于盖板2的上方位置还分别设有左耳片结构41和右耳片结构51;盖板2和后立板3靠近左耳片结构41和右耳片结构51的位置处分别设有左贯通插槽7和右贯通插槽8,左插入式耳片1和右插入式耳片6分别插入左贯通插槽7和右贯通插槽8;左插入式耳片1和右插入式耳片6、左耳片结构41、右耳片结构51中心部位对应位置设有铰接孔,这些铰接孔内连接铰轴。在上述实施例中,左插入式耳片1和右插入式耳片6与其对应的盖板2和后立板3分别焊接连接,增强这些结构之间的连接强度,同时简化结构。在上述实施例中,左侧板4和右侧板5的左耳片结构41和右耳片结构51的外侧分别设有左加强板42和右加强板52,左加强板42和右加强板52分别焊接在左耳片结构41和右耳片结构51的外侧,从而实现对铰接结构的强度增强。在上述实施例中,左耳片结构41和左加强板42对应铰接孔内套有一个增强衬套9,右耳片结构51和右加强板52对应铰接孔内也套有一个增强衬套9。在上述实施例中,盖板2位于左侧板4和右侧板5的中间位置处设有增强凹槽21,该增强凹槽21内设有一个盒体形增强支架10,盒体形增强支架10包括四个连接侧板,其中三个侧板与盖板2的增强凹槽21焊接连接。另一个侧板与后立板3的顶部焊接连接,具有较高的强度和抗扰度变形能力。本技术的车架铰接结构,通过优化侧板结构,将原来四个耳板的其中两个耳板功能整合至两侧板上,减少了耳板数量,同时提高了耳板强度,更有利应用于大型重载高空升降作业车车架。本技术的实施例公布的是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极易根据上述实施例,领会本技术的精神,并做出不同的引申和变化,但只要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高空升降作业车车架铰接结构

【技术保护点】
高空升降作业车车架铰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左插入式耳片(1)、右插入式耳片(6)、盖板(2)、后立板(3)、左侧板(4)和右侧板(5),盖板(2)和后立板(3)卡夹在左侧板(4)和右侧板(5)之间的顶部位置以及后部位置;左侧板(4)和右侧板(5)位于盖板(2)的上方位置还分别设有左耳片结构(41)和右耳片结构(51);盖板(2)和后立板(3)靠近左耳片结构(41)和右耳片结构(51)的位置处分别设有左贯通插槽(7)和右贯通插槽(8),左插入式耳片(1)和右插入式耳片(6)分别插入左贯通插槽(7)和右贯通插槽(8);左插入式耳片(1)和右插入式耳片(6)、左耳片结构(41)、右耳片结构(51)中心部位对应位置设有铰接孔,这些铰接孔内连接铰轴。

【技术特征摘要】
1.高空升降作业车车架铰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左插入式耳片(1)、右插入式耳片(6)、盖板(2)、后立板(3)、左侧板(4)和右侧板(5),盖板(2)和后立板(3)卡夹在左侧板(4)和右侧板(5)之间的顶部位置以及后部位置;左侧板(4)和右侧板(5)位于盖板(2)的上方位置还分别设有左耳片结构(41)和右耳片结构(51);盖板(2)和后立板(3)靠近左耳片结构(41)和右耳片结构(51)的位置处分别设有左贯通插槽(7)和右贯通插槽(8),左插入式耳片(1)和右插入式耳片(6)分别插入左贯通插槽(7)和右贯通插槽(8);左插入式耳片(1)和右插入式耳片(6)、左耳片结构(41)、右耳片结构(51)中心部位对应位置设有铰接孔,这些铰接孔内连接铰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空升降作业车车架铰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左插入式耳片(1)和右插入式耳片(6)与其对应的盖板(2)和后立板(3)分别焊接连接。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康周冉薛建刚郭士力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巴特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