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高速轴润滑装置的电驱动总成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23464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0 1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带高速轴润滑装置的电驱动总成,包括减速器壳体(1)、电机端盖(2)、电机油封(3)及密封圈(4),减速器输入轴(5)与减速器输出轴(9)设置在减速器内腔(11)中,电机输出轴(6)从电机端盖的轴孔(21)伸出并伸入内腔中与减速器输入轴通过花键连接,减速器壳体与电机端盖固连成一个整体且两者之间设置有相互匹配的接合面(12/22),两接合面之间设置有所述密封圈,电机输出轴外壁与轴孔内壁之间设置有所述电机油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大大改善了高速轴承和花键配合部位的润滑和散热条件,提高了高速轴承和花键连接的使用寿命,可普遍应用于新能源电动汽车领域。

An electric drive assembly with a high speed shaft lubricatio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high speed shaft lubrication device of electric drive assembly, including speed reducer shell (1), motor end cover (2), motor oil (3) and a sealing ring (4), the input shaft of the speed reducer (5) with the output shaft of the reducer (9) is arranged in the reducer the cavity (11), (6) the output shaft of the motor shaft hole from the motor end cover (21) extended and extended into the inner cavity and the reducer input shaft through a spline connection, reducer casing and the motor end cover are fixedly 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 the joint surface is arranged between a whole and two (12/22), two joint the surface between the sealing ring, the motor oil seal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outer wall and the inner wall of the shaft of the motor output shaft hole. The utility model has compact structure and reasonable design, greatly improves the lubrication and heat dissipation conditions of the high-speed bearing and spline matching parts, improves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high-speed bearing and spline connection, and can be widely applied to the field of new energy electric vehic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高速轴润滑装置的电驱动总成
本技术涉及电动汽车驱动与润滑装置,特别的,涉及一种带高速轴润滑装置的电驱动总成。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汽车持有量持续攀升。大力发展电动汽车,能够加快燃油替代,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对保障能源安全、促进节能减排、防治大气污染、推动我国汽车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具有重要意义。节能和减排成为了世界各国倡导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两大主题,各国均已制定并发布2020后油耗政策,欧盟为4L/100Km,美国为4.5L/100Km,中国为5.0L/100Km,中国不大力发展纯电动将无法达到2020年的油耗标准。在全球油耗政策的压力下,各车企大力发展纯电动汽车是必然趋势,电驱动动力总成(即电机与减速器连接)是纯电动汽车中的核心零部件,由于电机与减速器连接时,没有离合器等缓冲机构,电机的外特性决定了电驱动动力系统低速高扭的特性,在城市堵车工况条件下,车辆高频停车、起步会导致电机输出轴与减速器输入轴之间花键连接出现摩擦冲击产生高温,致使花键连接疲劳失效产生断齿、“剃光头”现象。现有技术中多采用在减速器外加装润滑泵进行强制性的润滑冷却,加装润滑泵需要另外增加能耗,不是节能型新能源汽车的理想选择,另外,现有技术中电驱动动力结构中减速器箱体为独立密闭的润滑腔体,大多只考虑了减速器内部齿轮的润滑与冷却,而忽略了电机输出轴与减速器输入轴花键连接处的润滑与散热问题,从而导致高速输入轴承润滑和散热欠佳,高速轴承烧蚀等失效的情况。因此,现有技术中,需要一种方案来解决电机输出轴与减速器输入轴花键连接处的润滑与散热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高速轴润滑装置的电驱动总成,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高速轴润滑装置的电驱动总成,包括减速器壳体1、电机端盖2、电机油封3及密封圈4,减速器输入轴5与减速器输出轴9设置在所述减速器壳体内腔11中,电机输出轴6从所述电机端盖的轴孔21伸出,伸出轴孔的电机输出轴伸入减速器壳体内腔中与减速器输入轴的一端通过花键连接,减速器输入轴的另一端与减速器输出轴套接,所述减速器壳体与电机端盖固连成一个整体且两者之间设置有相互匹配的接合面(12/22),两接合面之间设置有所述密封圈4,电机输出轴外壁与轴孔内壁之间设置有所述电机油封3,所述密封圈用于防止润滑油漏出电驱动总成箱体外,电机油封用于防止润滑油经轴孔进入电机20内部,从而便于在花键周围构成一个密闭的冷却、润滑油腔。进一步的,所述电机端盖对应轴孔的位置设置有环状结构的凸台23,凸台外侧壁与减速器壳体内腔11侧壁通过接合面A12与接合面B22匹配接合,所述密封圈4设置在凸台外侧壁与减速器壳体内腔侧壁之间。优选的,所述密封圈4采用O型密封圈。进一步的,所述减速器输入轴5为设置有内花键的空心轴,所述电机输出轴上设置有外花键,电机输出轴6的外花键与减速器输入轴的内花键啮合连接;减速器输出轴的末端被套在减速器输入轴的空心内腔中。进一步的,所述减速器输出轴上设置有从动齿轮94,输出从动齿轮作为传动部件的同时,还作为润滑油流动的动力源,减速器输出轴9与从动齿轮为一体设置,减速器输出轴用于套接减速器输入轴的一端设有空心盲孔93,空心盲孔93沿轴向方向延伸至从动齿轮94的位置,空心盲孔内壁上设有贯穿至从动齿轮94轮齿间隙处的过油通孔一92,过油通孔一用于供减速器内腔中的润滑油经过油通孔一92与空心盲孔93流经所述减速器输入轴的空心内腔中,对所述减速器输入轴5和所述电机输出轴6的花键啮合区进行润滑,再流至减速器壳体内腔中而形成一个带自驱动力的润滑、冷却回路。优选的,所述过油孔通一为均匀分布在对应所述从动齿轮位置处的空心盲孔内壁上的三个。进一步的,用于支撑所述减速器输入轴的输入高速轴承52设置在所述减速器壳体内腔11的中间部位,减速器10的主动齿轮8设置在减速器输入轴与减速器输出轴连接位置处的圆周面上,减速器壳体内腔内壁上对应输入高速轴承外圈的位置设置有过油槽13,减速器输入轴空心内腔对应主动齿轮的位置设有过油通孔二91,滚针轴承51,过油槽用于增大减速器壳体内腔中润滑油的流通截面积,提高花键的润滑冷却效果,过油通孔二91、滚针轴承51用于使流至减速器输入轴空心盲孔93中的部分润滑油流回至减速器壳体内腔。有益效果:本技术将减速器壳体与电机壳体固连成一体,并通过电机端盖、密封圈、油封等部件在花键啮合区周围形成油腔,通过减速器内部输出从动齿轮为润滑油的流动提供动力,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大大改善了高速轴承和花键配合部位的润滑和散热条件,提高了高速轴承和花键连接的使用寿命,可普遍应用于新能源电动汽车领域。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带高速轴润滑装置的电驱动总成装配图;图2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减速器壳体内腔中润滑油流动方向图。图中:1-减速器前壳体,10-减速器,11-减速器前壳体内腔,12-接合面A,13-过油槽,2-电机前端盖,20-电机,21-轴孔,22-接合面B,23-凸台,3-电机油封,4-密封圈,5-减速器输入轴,52-输入高速轴承,51-滚针轴承,6-电机输出轴,7-螺栓,8-主动齿轮,9-减速器输出轴,91-过油通孔二,92-过油通孔一,93-空心盲孔,94-从动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可以根据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参见图1~图2的一种带高速轴润滑装置的电驱动总成,包括减速器前壳体1、电机前端盖2、电机油封3及密封圈4,减速器输入轴5与减速器输出轴9设置在减速器前壳体内腔11中,电机输出轴6末端从电机前端盖的轴孔21伸出,伸出轴孔的电机输出轴末端伸入减速器前壳体内腔中与减速器输入轴一端通过花键连接,减速器输入轴的另一端与减速器输出轴套接,其中,减速器输出轴的末端设置在减速器输入轴的空心内腔中,减速器前壳体与电机前端盖通过螺栓7可拆卸的固连成一个整体且两者之间设置有相互匹配的接合面A12与接合面B22(本实施例中,接合面A12位于减速器前壳体内腔内壁上,接合面B22位于电机前端盖上),两接合面之间设置有密封圈4,电机输出轴外壁与轴孔内壁之间设置有电机油封3,密封圈用于防止润滑油漏出电驱动总成箱体外,电机油封用于防止润滑油经轴孔进入电机20内部,从而便于在花键周围构成一个密闭的冷却、润滑油腔。本实施例中,电机前端盖对应轴孔的位置设置有环状结构的凸台23,凸台外侧壁与减速器前壳体内腔11侧壁匹配接合,密封圈4设置在凸台外侧壁与减速器前壳体内腔侧壁之间。本实施例中,密封圈4采用O型密封圈。本实施例中,减速器输入轴5为左端设置有内花键的空心轴,电机输出轴上设置有外花键,电机输出轴6的外花键与减速器输入轴的内花键啮合连接。本实施例中,减速器输出轴上设置有从动齿轮94,输出从动齿轮作为传动部件的同时,还作为润滑油流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带高速轴润滑装置的电驱动总成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高速轴润滑装置的电驱动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减速器壳体(1)、电机端盖(2)、电机油封(3)及密封圈(4),减速器输入轴(5)与减速器输出轴(9)设置在所述减速器壳体内腔(11)中,电机输出轴(6)从所述电机端盖的轴孔(21)伸出,伸出轴孔的电机输出轴伸入减速器壳体内腔中与减速器输入轴的一端通过花键连接,减速器输入轴的另一端与减速器输出轴套接,所述减速器壳体与电机端盖固连成一个整体且两者之间设置有相互匹配的接合面(12/22),两接合面之间设置有所述密封圈(4),电机输出轴外壁与轴孔内壁之间设置有所述电机油封,所述密封圈用于防止润滑油漏出电驱动总成箱体外,电机油封用于防止润滑油经轴孔进入电机(20)内部,从而将花键包围在一个密闭的冷却、润滑油腔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高速轴润滑装置的电驱动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减速器壳体(1)、电机端盖(2)、电机油封(3)及密封圈(4),减速器输入轴(5)与减速器输出轴(9)设置在所述减速器壳体内腔(11)中,电机输出轴(6)从所述电机端盖的轴孔(21)伸出,伸出轴孔的电机输出轴伸入减速器壳体内腔中与减速器输入轴的一端通过花键连接,减速器输入轴的另一端与减速器输出轴套接,所述减速器壳体与电机端盖固连成一个整体且两者之间设置有相互匹配的接合面(12/22),两接合面之间设置有所述密封圈(4),电机输出轴外壁与轴孔内壁之间设置有所述电机油封,所述密封圈用于防止润滑油漏出电驱动总成箱体外,电机油封用于防止润滑油经轴孔进入电机(20)内部,从而将花键包围在一个密闭的冷却、润滑油腔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高速轴润滑装置的电驱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端盖对应轴孔的位置设置有环状结构的凸台(23),凸台外侧壁与减速器壳体内腔(11)侧壁通过接合面A(12)与接合面B(22)匹配接合,所述密封圈(4)设置在凸台外侧壁与减速器壳体内腔侧壁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高速轴润滑装置的电驱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4)采用O型密封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高速轴润滑装置的电驱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器输入轴(5)为设置有内花键的空心轴,所述电机输出轴上设置有外花键,电机输出轴(6)的外花键与减速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祥环黎超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欧格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