厢式运输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0662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7 19: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厢式运输车,所述厢式运输车包括:车架;厢体,其位于所述车架上方;漏斗,其设置在所述厢体的底部;活动底板,其铺设在所述厢体的底横梁上,所述活动底板相对于所述厢体底部的底横梁是可移动的,所述活动底板包括至少两子底板,所述至少两子底板通过铰链轴连接;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车架上,所述驱动装置的顶端与所述活动底板的铰链轴连接;其中,所述铰链轴在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作用下,带动所述活动底板从所述厢体的底平面向上移动,使所述铰链轴两侧的子底板向中间收拢,使得所述活动底板与所述厢体的侧壁之间形成间隙。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厢式运输车能够满足市场粮食运输车多用途的需要,并且提高了卸粮的效率。

Va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van, the van comprises a frame; a box body, which is located in the upper part of the frame; the funnel, which is set in the bottom of the box body; a movable floor, it lay in the bottom of the box beam on the bottom plate relative to the bottom beam the bottom of the box body is movable, the movable chassis includes at least two floor, the floor at least two connected by a hinge shaft; driving device is arranged on the frame, a hinge shaft of the drive and the top of the bottom plate connection; the driving effect of the hinge axis at the driving device drives the movable floor, moving from the bottom plane of the carriage body upward, the hinge axis on both sides of the sub floor toward the middle part, which is formed between the side wall of the bottom plate and the carriage body Gap. The van type transport car of the invention can meet the needs of the multi purpose of the market grain transport car and improves the efficiency of the grain unloa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厢式运输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运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厢式运输车。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运输粮食等作物的运输车有:仓栏半挂车、散粮厢式半挂车等,这些车主要用于运输袋装或散装的粮食。一般的,运输散装粮食的运输车,在其车厢内设有导流三角架、卸粮漏斗等结构,用于卸载散装粮食。但是由于粮食的运输往往是有季节性的,例如,春天和冬天是粮食运输的淡季。在这两个季节里,往往会造成粮食运输车的闲置,浪费运输资源。因此,目前,国内的一些车厂对粮食运输车进行改进,使粮食运输车即可以装载散装的粮食,又可以装载普通的货物。现有的改装方式主要是:将车厢内的导流三角架改造成可拆卸的导流三角架,即当粮食运输车不用于运输粮食时,将导流三角架进行拆卸,当需运输粮食时,再重新安装上导流三角架。但是,这种改装方式需要大量的改装工作量,花费大量的时间,效率低,再者拆卸后的导流三角架放置在车厢内的一侧也会占据车厢内的一定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车厢的装载容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粮食运输车的改装工作量大、花费时间多、效率低、车厢装载容积减小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能提高粮食运输效率、增大车厢装载容积的厢式运输车。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厢式运输车,所述厢式运输车包括:车架;厢体,其位于所述车架上方;漏斗,其设置在所述厢体的底部;活动底板,其铺设在所述厢体的底横梁上,所述活动底板相对于所述厢体底部的底横梁是可移动的,所述活动底板包括至少两子底板,所述至少两子底板通过铰链轴连接;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车架上,所述驱动装置的顶端与所述活动底板的铰链轴连接;其中,所述铰链轴在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作用下,带动所述活动底板从所述厢体的底平面向上移动,使所述铰链轴两侧的子底板向中间收拢,使得所述活动底板与所述厢体的侧壁之间形成间隙,并随着所述活动底板的上移,所述间隙逐渐增大,使得所述厢体内的货物通过所述间隙落入至所述厢体底部的漏斗中并通过所述漏斗的导向将所述货物卸到指定位置。进一步,所述活动底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活动底板的底面的多个滚轮,所述滚轮与所述底横梁配合,且可沿所述底横梁滚动。进一步,所述滚轮为锥形滚轮,所述底横梁上设有与所述锥形滚轮相配合的锥形部。进一步,所述活动底板包括多个子底板,所述多个子底板被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子底板依次串接在一起形成第一子底板单元,另一部分子底板依次串接在一起形成第二子底板单元,所述铰链轴连接位于所述第一子底板单元头端的子底板和位于所述第二子底板单元尾端的子底板。进一步,当所述活动底板被举升时,所述第一子底板单元和第二子底板单元成弧形。进一步,当所述铰链轴被举升至最高点时,所述第一子底板单元与所述厢体的底平面形成30~38度的夹角,所述第二子底板单元与所述厢体的底平面形成30~38度的夹角,所述最高点为货物全部卸完时,所述铰链轴到达的高度位置。进一步,当所述铰链轴被举升至最高点时,所述活动底板与所述厢体的侧壁之间的间隙距离达到最大,最大间隙距离为500mm。进一步,所述厢体的底部沿所述厢体的前后方向间隔布设有多个所述底横梁,所述相邻两底横梁之间的间距为400~700mm。进一步,所述驱动装置通过转轴安装在所述车架上,且所述驱动装置可相对所述转轴转动,所述驱动装置相对于所述转轴可向所述厢体的前后方向倾斜。进一步,所述厢体分为多段,每一段厢体上设置至少两个驱动装置,所述至少两驱动装置沿该段厢体的前后方向对称布设。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可升降的活动底板使得厢式运输车即可用于运输粮食、沙子等颗粒货物,也可用于运输普通货物,并且该活动底板放平后变为平底板,不会占用厢体内的空间,因此,相对于现有的粮食运输车而言具有更大的车厢装载容积。此外,因该活动底板可通过驱动装置自动升降,进而提高了卸货速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厢式运输车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活动底板处于水平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活动底板处于卸料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活动底板的局部示意图。图5为图4的K向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厢式运输车其中一段厢体上设置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呈弧形的活动底板和呈直线形的活动底板对应的驱动装置的行程比对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结构,现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其是本专利技术厢式运输车的主视图。该厢式运输车100包括车架10和放置在该车架10上的厢体20。如图1所示,该车架10为半挂车车架,但并不受限于此,也可以是其他车型的车架。该厢式运输车100可用于装卸散粮或沙子等颗粒货物,在厢体20的底部沿厢体20的前后方向(即纵向方向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漏斗40,且该多个漏斗40关于厢体20的纵向中心线左右对称。该漏斗40对散粮或沙子等颗粒货物的卸料起导向作用。如图2和图3所示,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活动底板处于水平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活动底板处于卸料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厢体20包括两相互平行沿厢体20前后方向延伸的侧壁21、连接两侧壁21顶端的顶部22、位于厢体20底部的多个底横梁25、底纵梁(未图示)以及铺设在底横梁25和底纵梁上活动底板23。多个底横梁25沿厢体20的前后方向间隔布设,且相邻两底横梁25之间的间距为400~700mm。该活动底板23沿厢体20的前后方向延伸且铺设在整个厢体20的底平面处。该活动底板23与底横梁25相配合,且该活动底板23相对于底横梁25是可移动的、可活动的。请结合图3和图4所示,其为本专利技术活动底板的局部示意图。该活动底板23包括多个子底板2311,该多个子底板2311被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子底板2311依次串接在一起形成第一子底板单元231,另一部分子底板2311依次串接在一起形成第二子底板单元232。该第一子底板单元231和第二子底板单元232通过铰链轴233连接,即通过铰链轴233连接位于第一子底板单元231头端的子底板2311和位于第二子底板单元232尾端的子底板2311,使第一子底板单元231和第二子底板单元232连接在一起。该第一子底板单元231和第二子底板单元232分别位于该厢体20的左半底面上和右半底面上。其中,该铰链轴233为铰链式通轴,用以贯穿整个活动底板23。子底板2311沿厢体20的纵向方向延伸,且相邻两个子底板2311通过铰链2312连接。各子底板2311的底面设有滚轮234,如图4所示,在各底板2311的底面设有2个滚轮234。该滚轮234可沿底横梁25滚动。如图5所示,其为图4的K向结构示意图。该滚轮234为锥形滚轮。底横梁25包括上段部252和下段部251,该上段部252形成与滚轮234相配合的锥形部,相应的,该上段部52的截面呈三角形。下段部251的截面成矩形。在此,将滚轮234设置为锥形滚轮,将底横梁25的上段部252设置为锥形部的目的在于,确保底横梁上不会存留颗粒货物,另外,锥形还可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如图3所示,车架10上设有两相互平行的纵梁11,在该纵梁11和底横梁25之间还设有斜支撑13,用于将底横梁25的受力传递至纵梁11上。斜支撑13可以是方管。结合图3和图6,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厢式运输车其中一段厢体上设置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驱动装置30安装在两纵梁11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厢式运输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厢式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厢式运输车包括:车架;厢体,其位于所述车架上方;漏斗,其设置在所述厢体的底部;活动底板,其铺设在所述厢体的底横梁上,所述活动底板相对于所述厢体底部的底横梁是可移动的,所述活动底板包括至少两子底板,所述至少两子底板通过铰链轴连接;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车架上,所述驱动装置的顶端与所述活动底板的铰链轴连接;其中,所述铰链轴在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作用下,带动所述活动底板从所述厢体的底平面向上移动,使所述铰链轴两侧的子底板向中间收拢,使得所述活动底板与所述厢体的侧壁之间形成间隙,并随着所述活动底板的上移,所述间隙逐渐增大,使得所述厢体内的货物通过所述间隙落入至所述厢体底部的漏斗中并通过所述漏斗的导向将所述货物卸到指定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厢式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厢式运输车包括:车架;厢体,其位于所述车架上方;漏斗,其设置在所述厢体的底部;活动底板,其铺设在所述厢体的底横梁上,所述活动底板相对于所述厢体底部的底横梁是可移动的,所述活动底板包括至少两子底板,所述至少两子底板通过铰链轴连接;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车架上,所述驱动装置的顶端与所述活动底板的铰链轴连接;其中,所述铰链轴在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作用下,带动所述活动底板从所述厢体的底平面向上移动,使所述铰链轴两侧的子底板向中间收拢,使得所述活动底板与所述厢体的侧壁之间形成间隙,并随着所述活动底板的上移,所述间隙逐渐增大,使得所述厢体内的货物通过所述间隙落入至所述厢体底部的漏斗中并通过所述漏斗的导向将所述货物卸到指定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厢式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底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活动底板的底面的多个滚轮,所述滚轮与所述底横梁配合,且可沿所述底横梁滚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厢式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为锥形滚轮,所述底横梁上设有与所述锥形滚轮相配合的锥形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厢式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底板包括多个子底板,所述多个子底板被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子底板依次串接在一起形成第一子底板单元,另一部分子底板依次串接在一起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富强王新义李华田王小亮曹东海袁斌
申请(专利权)人:驻马店中集华骏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