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制动的摩擦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3068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3 18: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压制动的摩擦片,其结构包括:减震防撞隔板、制动摩擦片、右固定架块、摩擦片底座、右透气孔内筒、右透气孔、左透气孔、左透气孔内筒、左固定架块、焊接弧形条板,制动摩擦片与摩擦片底座为一体弧形板块结构,左透气孔水平固定在左透气孔内筒上,右透气孔水平固定在右透气孔内筒上,右透气孔内筒与左透气孔内筒均设有两个以上并且均垂直贯穿摩擦片底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减震防撞隔板设有防撞隔板、减震隔板、复合隔板、焊接立板,实现了液压制动的摩擦片的防撞减震功能,配合液压制动的摩擦减轻了摩擦片的负荷并且辅助制动摩擦功能,配合架块紧固摩擦片防止移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压制动的摩擦片
本技术是一种液压制动的摩擦片,属于制动摩擦片

技术介绍
制动片,也叫刹车片,在汽车的制动系统中,制动片是最关键的安全零件,所有刹车效果的好坏都是制动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520116475.7的一种液压制动的摩擦片,包括摩擦衬片、制动器从动盘、轴心孔、华夫槽,制动器从动盘中心设有轴心孔,制动器从动盘的表面和背面设有摩擦衬片,摩擦衬片上设有华夫槽,华夫槽带有R弧,其槽截面为梯形。该技术结构简单合理,将方格形状的华夫槽改进设计为带有R弧的华夫槽,其槽截面为梯形,有利于排出杂质,增强了摩擦片的散热性能,延长了摩擦片的使用寿命,提高了液压制动器的制动灵敏度,但现有技术液压制动的摩擦片无法有效减轻负荷更高效制动摩擦,液压的与机体的震动碰撞配合难免损坏液压器件,无法防撞减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液压制动的摩擦片,以解决液压制动的摩擦片无法有效减轻负荷更高效制动摩擦,液压的与机体的震动碰撞配合难免损坏液压器件,无法防撞减震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液压制动的摩擦片,其结构包括:减震防撞隔板、制动摩擦片、右固定架块、摩擦片底座、右透气孔内筒、右透气孔、左透气孔、左透气孔内筒、左固定架块、焊接弧形条板,所述制动摩擦片与摩擦片底座为一体弧形板块结构,所述左透气孔水平固定在左透气孔内筒上,所述右透气孔水平固定在右透气孔内筒上;所述右透气孔与左透气孔均设有两个以上并且均匀固定在制动摩擦片上,所述右透气孔内筒与左透气孔内筒均设有两个以上并且均垂直贯穿摩擦片底座,所述右固定架块与左固定架块分别水平焊接在摩擦片底座左右两侧,所述减震防撞隔板与制动摩擦片相互垂直并且通过焊接弧形条板焊接连接;所述减震防撞隔板设有防撞隔板、减震隔板、复合隔板、焊接立板,所述防撞隔板与复合隔板之间设有减震隔板,所述复合隔板竖直焊接立板上,所述焊接立板与制动摩擦片通过焊接弧形条板焊接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右固定架块由焊接架块、连接架块、合金架块、插嵌架块组成。进一步地,所述焊接架块竖直焊接在连接架块左侧。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架块与插嵌架块之间设有合金架块。进一步地,所述焊接架块设有两个并且分别垂直焊接在摩擦片底座左右两侧。进一步地,所述减震防撞隔板为复合材料,功能强,减震防撞。进一步地,所述右固定架块为复合材料,紧固性强,防止移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减震防撞隔板设有防撞隔板、减震隔板、复合隔板、焊接立板,实现了液压制动的摩擦片的防撞减震功能,配合液压制动的摩擦减轻了摩擦片的负荷并且辅助制动摩擦功能,配合架块紧固摩擦片防止移位。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液压制动的摩擦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液压制动的摩擦片减震防撞隔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液压制动的摩擦片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减震防撞隔板-1、制动摩擦片-2、右固定架块-3、摩擦片底座-4、右透气孔内筒-5、右透气孔-6、左透气孔-7、左透气孔内筒-8、左固定架块-9、焊接弧形条板-10、防撞隔板-100、减震隔板-101、复合隔板-102、焊接立板-103、焊接架块-300、连接架块-301、合金架块-302、插嵌架块-303。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液压制动的摩擦片:其结构包括:减震防撞隔板1、制动摩擦片2、右固定架块3、摩擦片底座4、右透气孔内筒5、右透气孔6、左透气孔7、左透气孔内筒8、左固定架块9、焊接弧形条板10,所述制动摩擦片2与摩擦片底座4为一体弧形板块结构,所述左透气孔7水平固定在左透气孔内筒8上,所述右透气孔6水平固定在右透气孔内筒5上;所述右透气孔6与左透气孔7均设有两个以上并且均匀固定在制动摩擦片2上,所述右透气孔内筒5与左透气孔内筒8均设有两个以上并且均垂直贯穿摩擦片底座4,所述右固定架块3与左固定架块9分别水平焊接在摩擦片底座4左右两侧,所述减震防撞隔板1与制动摩擦片2相互垂直并且通过焊接弧形条板10焊接连接;所述减震防撞隔板1设有防撞隔板100、减震隔板101、复合隔板102、焊接立板103,所述防撞隔板100与复合隔板102之间设有减震隔板101,所述复合隔板102竖直焊接立板103上,所述焊接立板103与制动摩擦片2通过焊接弧形条板10焊接连接,所述右固定架块3由焊接架块300、连接架块301、合金架块302、插嵌架块303组成,所述焊接架块300竖直焊接在连接架块301左侧,所述连接架块301与插嵌架块303之间设有合金架块302,所述焊接架块300设有两个并且分别垂直焊接在摩擦片底座4左右两侧,所述减震防撞隔板1为复合材料,功能强,减震防撞,所述右固定架块3为复合材料,紧固性强,防止移位。在液压制动的摩擦片的使用过程中,通过减震防撞隔板1的防撞隔板100与减震隔板101配合,高强度合金钢防撞配合橡胶弹性减震使制动摩擦片2的制动摩擦效果得到显著卸荷,通过右固定架块3与左固定架块9使摩擦片底座4紧固,防止了移位,通过减震防撞隔板1达到液压制动的摩擦片的防撞减震功能,配合液压制动的摩擦减轻了摩擦片的负荷并且辅助制动摩擦功能,配合架块紧固摩擦片防止移位。本技术所述的减震防撞隔板1是由木材、微孔橡胶或聚氯乙烯制成的薄板,用作蓄电池的极间隔板。本技术的减震防撞隔板1、制动摩擦片2、右固定架块3、摩擦片底座4、右透气孔内筒5、右透气孔6、左透气孔7、左透气孔内筒8、左固定架块9、焊接弧形条板10、防撞隔板100、减震隔板101、复合隔板102、焊接立板103、焊接架块300、连接架块301、合金架块302、插嵌架块303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液压制动的摩擦片无法有效减轻负荷更高效制动摩擦,液压的与机体的震动碰撞配合难免损坏液压器件,无法防撞减震,本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可以达到液压制动的摩擦片的防撞减震功能,配合液压制动的摩擦减轻了摩擦片的负荷并且辅助制动摩擦功能,配合架块紧固摩擦片防止移位,具体如下所述:所述防撞隔板100与复合隔板102之间设有减震隔板101,所述复合隔板102竖直焊接立板103上,所述焊接立板103与制动摩擦片2通过焊接弧形条板10焊接连接。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液压制动的摩擦片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压制动的摩擦片,其结构包括:减震防撞隔板(1)、制动摩擦片(2)、右固定架块(3)、摩擦片底座(4)、右透气孔内筒(5)、右透气孔(6)、左透气孔(7)、左透气孔内筒(8)、左固定架块(9)、焊接弧形条板(10),所述制动摩擦片(2)与摩擦片底座(4)为一体弧形板块结构,所述左透气孔(7)水平固定在左透气孔内筒(8)上,所述右透气孔(6)水平固定在右透气孔内筒(5)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右透气孔(6)与左透气孔(7)均设有两个以上并且均匀固定在制动摩擦片(2)上,所述右透气孔内筒(5)与左透气孔内筒(8)均设有两个以上并且均垂直贯穿摩擦片底座(4),所述右固定架块(3)与左固定架块(9)分别水平焊接在摩擦片底座(4)左右两侧,所述减震防撞隔板(1)与制动摩擦片(2)相互垂直并且通过焊接弧形条板(10)焊接连接;所述减震防撞隔板(1)设有防撞隔板(100)、减震隔板(101)、复合隔板(102)、焊接立板(103),所述防撞隔板(100)与复合隔板(102)之间设有减震隔板(101),所述复合隔板(102)竖直焊接立板(103)上,所述焊接立板(103)与制动摩擦片(2)通过焊接弧形条板(10)焊接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制动的摩擦片,其结构包括:减震防撞隔板(1)、制动摩擦片(2)、右固定架块(3)、摩擦片底座(4)、右透气孔内筒(5)、右透气孔(6)、左透气孔(7)、左透气孔内筒(8)、左固定架块(9)、焊接弧形条板(10),所述制动摩擦片(2)与摩擦片底座(4)为一体弧形板块结构,所述左透气孔(7)水平固定在左透气孔内筒(8)上,所述右透气孔(6)水平固定在右透气孔内筒(5)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右透气孔(6)与左透气孔(7)均设有两个以上并且均匀固定在制动摩擦片(2)上,所述右透气孔内筒(5)与左透气孔内筒(8)均设有两个以上并且均垂直贯穿摩擦片底座(4),所述右固定架块(3)与左固定架块(9)分别水平焊接在摩擦片底座(4)左右两侧,所述减震防撞隔板(1)与制动摩擦片(2)相互垂直并且通过焊接弧形条板(10)焊接连接;所述减震防撞隔板(1)设有防撞隔板(100)、减震隔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照林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丰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