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多功能制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99093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0 17: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多功能制动装置,属于车辆制动装置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多功能制动装置,包括紧急制动装置、行车制动装置、以及辅助制动装置,在不弱化制动效果的前提下,大幅降低了紧急制动过程中产生抱死状态的概率,使得车辆能在紧急制动中不因抱死而失稳的同时亦能进行车辆转向控制;并且,行车制动对刹车片和制动油的要求均降低,减缓了长期咬合磨损过程中产生的传感偏差;同时,有效抑制了车辆惯性翻车,增加车辆面对不同路况的适应性能。通过紧急制动装置、行车制动装置和辅助制动装置的有机组合,强化了车辆抓地性能,提高车辆重心稳定性,增加车辆面对不同路况的适应性能,同时通过不同制动装置的组合减少了各部分制动装置的磨损。

A vehicle multi-function brake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vehicle multi-function brake device,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vehicle braking device. Multifunctional brake device of the invention, including emergency brake, brake device, and an auxiliary braking device, without weakening the braking effect, greatly reduces the probability of seizure state of emergency braking process, so that the vehicle can not result in emergency brake locking and instability at the same time to control the vehicle brake; and decreased on the brakes and brake oil demand, slowing the sensor bias in the process of long-term occlusal wear; at the same time, can effectively inhibit the inertia of the vehicle rollover, to increase vehicle performance under different road conditions. Through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emergency brake, braking device and auxiliary braking device, strengthen vehicle grip performance, improve the stability of the gravity center of the vehicle, the vehicle in different road conditions to increase performance, at the same time,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different braking device reduces the abrasion of the brak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多功能制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制动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车辆多功能制动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日益进步,我国私家车辆保有量快速增长,已成为了全球第一,我国车辆生产总量亦为全球第一。安全性能是车辆性能中最为关键的指标,其中制动性能便是关键中的关键。常规定义中制动系统是车辆上用以使外界(主要是路面)在汽车某些部分(主要是车轮)施加一定的力,从而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强制制动的一系列专门装置。常规的制动装置包含有发动机制动、驻车制动、行车制动、第二制动和辅助制动。其中,发动机制动是指通过发动机进行牵制车辆的速度,这对于车辆的整车要求较高,主要适用于高档车辆或特种车辆;驻车制动是指用手刹或者自动档中的停车档,锁住传动轴或者后轮,但是多用于驻车状态下,在行驶中或紧急制动停车的状态下效果均不好,亦不适用;行车制动又称脚制动,是由驾驶员用脚来操纵的;第二制动是指在行车制动系失效的情况下,保证汽车仍能实现减速或停车的一套装置;辅助制动是指经常在山区行驶的车辆以及某些特殊用途的车辆,为了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和减轻行车制动系性能的衰退及制动器的磨损而配备的相关制动装置。综上所述目前在行驶过程中较为有效的制动方式就是行车制动、第二制动和辅助制动,但是亦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1)在行车制动上,常规的盘式制动容易因为紧急刹车而产生抱死状态,特别是在高速运转的情况下,紧急制动容易使得刹车片和制动盘之间产生高度压强差和贴合,无法再度分离,使得车辆失稳的同时无法再度转向避开障碍物,若弱化盘式制动效果又会导致刹车不灵的情况产生;(2)常规的行车制动一般根据刹车摩擦力或压力控制刹车效果,对于刹车片要求较高,而且需要不断补充制动油,更为关键的是在长期咬合磨损过程中会导致传感偏差进而导致刹车不灵,而且制动寿命较短;(3)在紧急制动过程中,最容易产生的问题就是惯性翻车,而其中大部分为惯性前翻和侧翻;目前的第二制动装置中极少配备相关的装置对该情况进行抑制;(4)目前的常规辅助制动中并没有完整的结合其他类制动装置来加强车辆抓地性能以使得车辆重心稳定性提高,并且减少其他制动装置的磨损。故而针对上述问题,设计开发一种车辆多功能制动装置成为了当下的急需。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车辆制动装置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车辆多功能制动装置,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不弱化制动效果的前提下,可大幅降低紧急制动过程中产生抱死状态的概率,使得车辆能在紧急制动中不因抱死而失稳的同时亦能进行车辆转向控制;并且,行车制动对刹车片和制动油的要求均降低,减缓了长期咬合磨损过程中产生的传感偏差;同时,有效抑制了车辆惯性翻车,增加车辆面对不同路况的适应性能。2.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车辆多功能制动装置,包括设于车辆前轮和后轮上的紧急制动装置、设于车辆前轴和后轴上的行车制动装置、以及设于车辆底部的辅助制动装置,其中:所述的紧急制动装置包括刹车板、外侧刹扣、内侧刹片和支翼,所述的刹车板通过支翼对应固定在车辆的前后控制台上,所述的外侧刹扣嵌套在刹车板的一侧,且位于对应的前轮和后轮的外侧,所述的前轮和后轮的外侧均设有与外侧刹扣相配合的刹扣槽;所述的内侧刹片设于刹车板的另一侧,且位于对应的前轮和后轮的内侧,所述的前轮和后轮的内侧均设有与内侧刹片相配合的刹面板;所述的紧急制动装置还包括设于车辆底盘板底部两侧的逆风槽和压风槽,所述的压风槽位于逆风槽的内侧,所述的逆风槽的后部槽口朝上,且逆风槽的槽口处设有安装于底盘板底部的逆风板,所述的压风槽的后部槽口朝上,且压风槽的槽口处设有安装于底盘板底部的压风板;所述的行车制动装置包括凸片、多级刹车片、多级阀和传感阀轴,所述的凸片均匀设于对应的前轴和后轴上,所述的多级刹车片均匀设于多级阀上,且多级刹车片的位置与对应的前轴和后轴上的凸片位置相对应,所述的多级阀通过传感阀轴对应安装于车辆的前后控制台上;所述的辅助制动装置包括涡流风扇,所述的涡流风扇设于车辆的底盘板底部,用于在车辆底部形成吸力。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在紧急制动装置中,所述的刹车板上还设有散热口。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在紧急制动装置中,所述的外侧刹扣上具有弹性伸缩结构。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在紧急制动装置中,所述的内侧刹片上均匀设置有摩擦块,且内侧刹片上具有机械伸缩结构。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在紧急制动装置中,所述的逆风槽和压风槽的前部均设有能够开合的槽门。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在紧急制动装置中,所述的逆风板和压风板的材质均为硬质合金,所述的逆风板为曲弧状,所述的压风板为平直弯折状。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在行车制动装置中,所述的多级刹车片为阵列多级组合工作部件。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在辅助制动装置中,所述的涡流风扇的壳体四周均匀设有进气孔道。3.有益效果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有的公知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显著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车辆多功能制动装置,其包括设于车辆前轮和后轮上的紧急制动装置、设于车辆前轴和后轴上的行车制动装置、以及设于车辆底部的辅助制动装置,在不弱化制动效果的前提下,可大幅降低紧急制动过程中产生抱死状态的概率,使得车辆能在紧急制动中不因抱死而失稳的同时亦能进行车辆转向控制;并且,行车制动对刹车片和制动油的要求均降低,减缓了长期咬合磨损过程中产生的传感偏差;同时,有效抑制了车辆惯性翻车,增加车辆面对不同路况的适应性能;(2)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车辆多功能制动装置,在紧急制动装置中,刹车板上还设有散热口,提高了刹车板的散热速度,减缓了刹车板的高温磨损;(3)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车辆多功能制动装置,在紧急制动装置中,外侧刹扣上具有弹性伸缩结构,内侧刹片上均匀设置有摩擦块,且内侧刹片上具有机械伸缩结构,大幅降低紧急制动过程中产生抱死状态的概率,提高了紧急制动的平稳性和安全性;(4)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车辆多功能制动装置,在紧急制动装置中,逆风槽和压风槽的前部均设有能够开合的槽门,利用逆风槽和压风槽产生反向逆风动力,使得车辆紧抓地面,整体重量重心下移,同时产生反向推力强化车辆紧急制动效果,有效抑制了惯性翻车,特别是惯性前翻和侧翻;(5)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车辆多功能制动装置,在紧急制动装置中,逆风板和压风板的材质均为硬质合金,逆风板为曲弧状,压风板为平直弯折状,结构牢固,制作方便,能够产生稳定地反向逆风动力;(6)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车辆多功能制动装置,在行车制动装置中,多级刹车片为阵列多级组合工作部件,大幅增加了刹车片的寿命,对于刹车片的要求和制动油的要求更低;(7)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车辆多功能制动装置,通过紧急制动装置、行车制动装置和辅助制动装置的有机组合,并通过逆风槽、逆风板、压风槽、压风板和涡流风扇等部件,强化了车辆抓地性能,提高车辆重心稳定性,增加车辆面对不同路况的适应性能,同时通过不同制动装置的组合减少了各部分制动装置的磨损。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车辆多功能制动装置的整体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车辆多功能制动装置的整体背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的紧急制动装置和行车制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车辆底盘的前驱动轴与前轴组合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的行车制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车辆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车辆多功能制动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多功能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车辆前轮(1)和后轮(35)上的紧急制动装置、设于车辆前轴(2)和后轴(34)上的行车制动装置、以及设于车辆底部的辅助制动装置,其中:所述的紧急制动装置包括刹车板、外侧刹扣、内侧刹片和支翼,所述的刹车板通过支翼对应固定在车辆的前后控制台上,所述的外侧刹扣嵌套在刹车板的一侧,且位于对应的前轮(1)和后轮(35)的外侧,所述的前轮(1)和后轮(35)的外侧均设有与外侧刹扣相配合的刹扣槽;所述的内侧刹片设于刹车板的另一侧,且位于对应的前轮(1)和后轮(35)的内侧,所述的前轮(1)和后轮(35)的内侧均设有与内侧刹片相配合的刹面板;所述的紧急制动装置还包括设于车辆底盘板(19)底部两侧的逆风槽(23)和压风槽(25),所述的压风槽(25)位于逆风槽(23)的内侧,所述的逆风槽(23)的后部槽口朝上,且逆风槽(23)的槽口处设有安装于底盘板(19)底部的逆风板(24),所述的压风槽(25)的后部槽口朝上,且压风槽(25)的槽口处设有安装于底盘板(19)底部的压风板(26);所述的行车制动装置包括凸片、多级刹车片、多级阀和传感阀轴,所述的凸片均匀设于对应的前轴(2)和后轴(34)上,所述的多级刹车片均匀设于多级阀上,且多级刹车片的位置与对应的前轴(2)和后轴(34)上的凸片位置相对应,所述的多级阀通过传感阀轴对应安装于车辆的前后控制台上;所述的辅助制动装置包括涡流风扇(27),所述的涡流风扇(27)设于车辆的底盘板(19)底部,用于在车辆底部形成吸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多功能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车辆前轮(1)和后轮(35)上的紧急制动装置、设于车辆前轴(2)和后轴(34)上的行车制动装置、以及设于车辆底部的辅助制动装置,其中:所述的紧急制动装置包括刹车板、外侧刹扣、内侧刹片和支翼,所述的刹车板通过支翼对应固定在车辆的前后控制台上,所述的外侧刹扣嵌套在刹车板的一侧,且位于对应的前轮(1)和后轮(35)的外侧,所述的前轮(1)和后轮(35)的外侧均设有与外侧刹扣相配合的刹扣槽;所述的内侧刹片设于刹车板的另一侧,且位于对应的前轮(1)和后轮(35)的内侧,所述的前轮(1)和后轮(35)的内侧均设有与内侧刹片相配合的刹面板;所述的紧急制动装置还包括设于车辆底盘板(19)底部两侧的逆风槽(23)和压风槽(25),所述的压风槽(25)位于逆风槽(23)的内侧,所述的逆风槽(23)的后部槽口朝上,且逆风槽(23)的槽口处设有安装于底盘板(19)底部的逆风板(24),所述的压风槽(25)的后部槽口朝上,且压风槽(25)的槽口处设有安装于底盘板(19)底部的压风板(26);所述的行车制动装置包括凸片、多级刹车片、多级阀和传感阀轴,所述的凸片均匀设于对应的前轴(2)和后轴(34)上,所述的多级刹车片均匀设于多级阀上,且多级刹车片的位置与对应的前轴(2)和后轴(34)上的凸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瑞王中磊倪晋尚周春雷殷鹏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