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防撞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95815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6 2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创造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防撞梁装置,包括第一防撞梁、第二防撞梁、吸能盒、安装板及安装纵梁,所述吸能盒为两个且分别对称设置在第二防撞梁两端部后侧位置,所述安装板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吸能盒的后端侧,所述安装纵梁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板的后侧位置,所述第二防撞梁前部两端分别通过支撑板与所述第一防撞梁的后侧相连,所述第一防撞梁与所述第二防撞梁之间设有多个缓冲柱。本发明专利技术创造所述的新能源汽车防撞梁装置采用两个防撞梁,能够在碰撞时大大降低撞击力,两个防撞梁之间缓冲柱的设置能够进一步起到缓冲作用,减少车辆撞击时的能量,降低损伤程度。

A new energy vehicle anti-collision beam device

Provides a new energy automotive anticollision beam device of the invention, including box, mounting plate and stringers, second first suction anticollision beam, the beam, the energy absorbing box is two and second are symmetrically arranged on both ends of the rear bumper beam position, the mounting plates are respectively fixedly arranged in the the rear side suction box, wherein the stringers are respectively fixed in the rear position of the mounting plate, connected to the second ends of the front part of the anticollision beam through a rear side of the support plate and the first collision beam, a plurality of buffer column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irst beam and the second beam. The new energy vehicle anti-collision beam device adopts two anti-collision beams, which can greatly reduce the impact force when colliding. The setting of the buffer column between the two anti-collision beams can further play the role of cushioning, reduce the energy of vehicle impact and reduce the damage degre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防撞梁装置
本专利技术创造属于新能源汽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防撞梁装置。
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由于对环境影响相对传统汽车较小,其前景被广泛看好,但当前技术尚不成熟。前后防撞梁的意义就是车辆第一次承受撞击力的装置,在车身被动安全方面有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一点受力全身受力。但是,现有的汽车防撞梁防撞效果较差,易发生较严重的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创造旨在提出一种新能源汽车防撞梁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汽车防撞梁防撞效果较差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防撞梁装置,包括第一防撞梁11、第二防撞梁12、吸能盒2、安装板3及安装纵梁5,所述吸能盒2为两个且分别对称设置在第二防撞梁12两端部后侧位置,所述安装板3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吸能盒2的后端侧,所述安装纵梁5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板3的后侧位置,所述第二防撞梁12前部两端分别通过支撑板8与所述第一防撞梁11的后侧相连,所述第一防撞梁11与所述第二防撞梁12之间设有多个缓冲柱7。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柱7为橡胶柱。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防撞梁11与第二防撞梁12平行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防撞梁11与第二防撞梁12均成弧形且向前侧凸出。进一步的,所述吸能盒2包括外板22及内板21,所述外板22固定设置在内板21的两侧位置,所述外板22为波浪板。进一步的,所述安装纵梁4的内部填充有橡胶。进一步的,所述安装纵梁5的两侧位置对称设置有吸能槽4,所述吸能槽4之间的间距从前到后逐渐变稀。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3上设有安装孔6。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8两侧设有吸能槽。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创造所述的新能源汽车防撞梁装置具有以下优势:本专利技术创造所述的新能源汽车防撞梁装置采用两个防撞梁,能够在碰撞时大大降低撞击力,两个防撞梁之间缓冲柱的设置能够进一步起到缓冲作用,减少车辆撞击时的能量,降低损伤程度。附图说明构成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创造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创造,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创造实施例所述的新能源汽车防撞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2-吸能盒;21-内板;22-外板;11-第一防撞梁;12-第二防撞梁;3-安装板;4-吸能槽;5-安装纵梁;6-安装孔;7-缓冲柱;8-支撑板。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创造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创造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创造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创造。一种新能源汽车防撞梁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防撞梁11、第二防撞梁12、吸能盒2、安装板3及安装纵梁5,所述吸能盒2为两个且分别对称设置在第二防撞梁12两端部后侧位置,所述安装板3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吸能盒2的后端侧,所述安装纵梁5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板3的后侧位置,所述第二防撞梁12前部两端分别通过支撑板8与所述第一防撞梁11的后侧相连,所述第一防撞梁11与所述第二防撞梁12之间设有多个缓冲柱7。所述缓冲柱7为橡胶柱。所述第一防撞梁11与第二防撞梁12平行设置。所述第一防撞梁11与第二防撞梁12均成弧形且向前侧凸出。所述吸能盒2包括外板22及内板21,所述外板22固定设置在内板21的两侧位置,所述外板22为波浪板。所述安装纵梁4的内部填充有橡胶。所述安装纵梁5的两侧位置对称设置有吸能槽4,所述吸能槽4之间的间距从前到后逐渐变稀。所述安装板3上设有安装孔6。所述支撑板8两侧设有吸能槽,图1中未示出。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能源汽车防撞梁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能源汽车防撞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防撞梁(11)、第二防撞梁(12)、吸能盒(2)、安装板(3)及安装纵梁(5),所述吸能盒(2)为两个且分别对称设置在第二防撞梁(12)两端部后侧位置,所述安装板(3)为两个且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吸能盒(2)的后端侧,所述安装纵梁(5)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板(3)的后侧位置,所述支撑板(8)为两个,所述第二防撞梁(12)前部两端分别通过支撑板(8)与所述第一防撞梁(11)的后侧相连,所述第一防撞梁(11)与所述第二防撞梁(12)之间设有多个缓冲柱(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防撞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防撞梁(11)、第二防撞梁(12)、吸能盒(2)、安装板(3)及安装纵梁(5),所述吸能盒(2)为两个且分别对称设置在第二防撞梁(12)两端部后侧位置,所述安装板(3)为两个且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吸能盒(2)的后端侧,所述安装纵梁(5)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板(3)的后侧位置,所述支撑板(8)为两个,所述第二防撞梁(12)前部两端分别通过支撑板(8)与所述第一防撞梁(11)的后侧相连,所述第一防撞梁(11)与所述第二防撞梁(12)之间设有多个缓冲柱(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防撞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柱(7)为橡胶柱。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防撞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撞梁(11)与第二防撞梁(12)平行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金宝
申请(专利权)人:宝丽恒通天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