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高压铸造的具有插入管件的差速器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5565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6 21: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高压铸造的具有插入管件的差速器壳体,其可以包括:模具型芯,管件的第一端插入所述模具型芯中;模具中心销,所述模具中心销固定至模具型芯从而将模具型芯和管件的第一端固定;引导中心销,所述引导中心销插入管件的第二端;以及较厚的部分,所述较厚的部分围绕管件的外部。

Differential housing with inserting pipe for high pressure casting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ethod for high pressure casting with differential shell insert, which can include: mould core, a first end pipe is inserted into the mold; the mold center pin, the mold center pin fixed to the first end mold core and mold core and fittings fixed; guidance center the pin, the guide pin is inserted into the center pipe end of the second; and the thicker, the thick part of the external pipe arou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高压铸造的具有插入管件的差速器壳体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2016年6月23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6-0078685号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结合于此用于通过该引用的所有目的。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高压铸造的具有插入管件的差速器壳体,更具体地涉及这样一种用于高压铸造的差速器壳体,在所述差速器壳体中插入并固定管件而无需外部固定装置,使得在高压铸造时不会沿着较厚的部分出现缩孔缺陷,并且避免了漏油和腐蚀从而保证耐腐蚀性。
技术介绍
通常地,压铸为高压模具铸造工艺,并且涉及将熔融金属置入模具的精密铸造工艺,所述模具由钢制成并且进行精确的切削加工以与期望的铸造形状完全一致,从而获得与模具形状相同的铸造件。此外,由压铸制成的产品被称为压铸件。因此,由于形成实际形状的整体工艺、高生产率、使用低价材料以及出色的三维立体形状,因而压铸工艺是使用金属的批量生产铸造工艺之一,并且普遍用于汽车、机器、电动或电子产品的制造或使用由轻质金属制成的部件的结构化金属物品。锌、铝、锡、铜、镁等的合金用作主要用于压铸工艺的金属。压铸制造具有精确尺寸和出色机械性质的产品,并且生产精密的产品从而几乎不需要切削加工工艺。此外,可以获得具有较小厚度的铸造产品,并且可以通过使用模具来生产大批量的产品。然而,压铸的缺点在于,由于模具价格高,因此压铸不适合生产批量小的产品,并且具有如下弱点:例如由于过量的内部含有的气体而造成缺少耐压性,由于断裂层造成的表面缺陷,由于内部缩孔造成的强度和紧密度下降,并且难以应对侧凹,在需要具有美学精美表面的产品的表面加工之后难以除去肉眼可见的气孔,并且通常在需要气密性的部件中多数普遍出现气孔缺陷。同时,在相关技术中为了生产具有插入其中的管件的产品,进行重力铸造工艺从而插入和铸造管件,或者进行高压铸造工艺从而生产需要切削加工的产品,然后通过使用深孔钻削的孔切削加工从而在产品中形成管件的形状。在采用重力铸造工艺的相关技术的情况下,管件暴露于模具的外部,并且在重力铸造工艺中可以容易地固定管件,因此在进行加工时没有困难。相反,在采用高压铸造工艺的相关技术的情况下,由于熔融金属以高速和高压注入,必需要稳固地固定被插入模具中的管件,用以阻止熔融金属散射并且保证管件边缘处的产品尺寸。然而,由于用于将具有三维立体形状的管件牢固地固定至高压铸造模具的管件装置迄今为止仍尚未得到实施,因而在将管件应用至通过高压铸造工艺制造的部件中时存在许多问题。在相关技术中,差速器壳体需要具有噪音、振动和不平顺性(NVH)性能,因此将具有较高刚度的铸铁材料应用于模具铸造工艺,并且通过作为后续加工的直角数字控制(NC)孔切削加工而在差速器壳体中形成用于润滑油循环的通道。此外,在出于减重的目的而应用铝合金的情况下,由于成本问题需要进行高压铸造工艺而非重力铸造工艺,并且以相同方式通过产品后续加工而形成内部润滑油通道。通常地,对于每个铸造工艺的产品的厚度而言,用于重力铸造工艺的铝的厚度为3.0mm至20.0mm,而用于高压铸造工艺的铝的厚度为3.5mm至4.0mm。然而,在进行铝高压铸造工艺时通过后续加工切削加工润滑油通道的情况下,由于比重力铸造工艺更小的厚度,因而出现由于较厚的部分造成的缩孔缺陷。由于该原因,出现漏油和漏水,因此不能容易地应用高压铸造工艺,这是因为难以制造具有存在润滑油通道的较厚的部分的部件。此外,存在如下问题,即使高压铸造工艺应用于小型部件,最终产品的耐久性和品质也会下降。因此,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的问题,需要设计固定装置从而使得所述固定装置不会暴露于外部用以制造具有出色品质的产品,并且需要通过实现难以由高压铸造工艺实施的较厚的部分的制造从而避免沿着较厚的部分出现任何其它缩孔缺陷。公开于本专利技术的背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一般
技术介绍
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各个方面通过制造较小的厚度来解决上述问题,并且降低制造成本。本专利技术的各个方面实现通过减少工序数量从而降低成本的效果,这是因为管件被插入并固定而无需外部固定装置,从而无需密封管件的暴露于外部的部分。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各个方面提供用于高压铸造的具有插入管件的差速器壳体及其制造方法,所述差速器壳体通过被插入而不暴露于外部的管件形成较厚的部分从而避免了缩孔缺陷、漏油和腐蚀。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各个方面,用于高压铸造的具有插入管件的差速器壳体可以包括:模具型芯,管件的第一端插入所述模具型芯中;模具中心销,所述模具中心销固定至模具型芯从而将模具型芯和管件的第一端固定;引导中心销,所述引导中心销插入管件的第二端;以及较厚的部分,所述较厚的部分围绕管件的外部。管件的第一端可以形成为具有第一凹凸部分,并且模具型芯的插入管件的第一端中的部分可以形成为具有第二凹凸部分,使得位于管件的第一端处的第一凹凸部分与模具型芯的第二凹凸部分可以固定地联接。可以在位于管件的第一端处的外径部分上额外形成突出部分,并且可以在模具型芯中形成凹陷部分从而具有对应于所述突出部分的形状,使得管件的第一端可以插入并固定至模具型芯。管件的第一端可以以四边形形状形成,并且插入并固定至模具型芯。管件的第一端可以以椭圆形形状形成,并且插入并固定至模具型芯。管件的材料可以选自铝合金、碳钢和不锈钢。较厚的部分可以选自铝合金和镁合金。较厚的部分的厚度可以为2.0mm至35.0mm。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各个方面,用于高压铸造的具有插入管件的差速器壳体的制造方法可以包括:管件的双轴固定,其中管件的第一端可以插入模具型芯中,并且管件可以插入并固定至与模具型芯固定的模具中心销从而固定模具型芯和管件的第一端;管件的三轴固定,其中可以通过插入管件的第二端的引导中心销来固定管件;高压铸造,其中可以通过在高于预定压力的压力下将熔融金属注入模具型芯中来进行铸造。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各个实施方案的用于高压铸造的具有插入管件的差速器壳体,由于管件被插入并固定而无需外部固定装置,并且无需密封管件的暴露于外部的部分,因而减少的工艺数量,从而降低了成本。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各个实施方案的用于高压铸造的具有插入管件的差速器壳体,可以通过插入而不暴露于外部的管件来形成较厚的部分,因此不会出现缩孔缺陷,并且可以避免漏油和腐蚀。应当理解,此处所使用的术语“车辆”或“车辆的”或其它类似术语一般包括机动车辆,例如包括运动型多用途车辆(SUV)、大客车、卡车、各种商用车辆的乘用汽车,包括各种舟艇、船舶的船只,航空器等等,并且包括混合动力车辆、电动车辆、可插式混合动力电动车辆、氢动力车辆以及其它替代性燃料车辆(例如源于非石油的能源的燃料)。正如此处所提到的,混合动力车辆是具有两种或更多动力源的车辆,例如汽油动力和电力动力两者的车辆。通过纳入本文的附图以及随后与附图一起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原理的具体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和装置所具有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更为具体地变得清楚或得以阐明。附图说明图1A为相关技术中的差速器壳体的上表面的构造图。图1B为相关技术中的差速器壳体的下表面的构造图。图1C为相关技术中的差速器壳体的侧表面的构造图。图2A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各个实施方案的差速器壳体的上表面的构造图。图2B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各个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用于高压铸造的具有插入管件的差速器壳体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高压铸造的具有插入管件的差速器壳体,所述差速器壳体包括:模具型芯,管件的第一端插入所述模具型芯中;模具中心销,所述模具中心销固定至模具型芯从而将模具型芯和管件的第一端固定;引导中心销,所述引导中心销插入管件的第二端中;以及较厚的部分,所述较厚的部分围绕管件的外部。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6.23 KR 10-2016-00786851.一种用于高压铸造的具有插入管件的差速器壳体,所述差速器壳体包括:模具型芯,管件的第一端插入所述模具型芯中;模具中心销,所述模具中心销固定至模具型芯从而将模具型芯和管件的第一端固定;引导中心销,所述引导中心销插入管件的第二端中;以及较厚的部分,所述较厚的部分围绕管件的外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压铸造的具有插入管件的差速器壳体,其中,所述管件的第一端形成为具有第一凹凸部分,并且所述模具型芯的插入管件的第一端中的部分形成为具有第二凹凸部分,使得管件的第一端处的第一凹凸部分与模具型芯的第二凹凸部分固定地联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压铸造的具有插入管件的差速器壳体,其中,在位于所述管件的第一端处的外径部分上额外形成突出部分,并且在模具型芯中形成凹陷部分从而具有对应于所述突出部分的形状,使得管件的第一端被插入并固定至模具型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压铸造的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文求李喆雄尹光敏尹亨燮张正焕朴桂周张成龙韩尧燮崔勋甲林升彦
申请(专利权)人: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INZIAMT有限公司现代岱摩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