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光伏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94073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3 18: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光伏系统,包括:将光能转变为电能输出的光伏组件、待充电车载电池,光伏组件与车载电池之间依次电连接有一级电量容纳单元、二级电能缓释放电单元,以通过对光伏组件输出电能的两级处理,提高电能的转化利用效率。

Electric vehicle photovoltaic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hotovoltaic electric vehicle system, including: photovoltaic module, change light energy to electrical energy output to the vehicle battery charging, between the PV module and vehicle battery ar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a power receiving unit, two electric energy release and discharge unit to pass to output electric energy photovoltaic module two, improve the power conversion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汽车光伏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充电系统。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为电动汽车提供太阳能光伏电力供应的充电系统。
技术介绍
利用光伏效应获取电力的方法已经由来已久,其原理主要是利用光线对半导体的照射所产生电势差形成电流,以供电。目前,以硅晶体为主导材料的太阳能发电站主导地位,太阳能发电技术已广泛用于包括航天空间站、卫星、以及现实生产、生活等方方面面中,电动汽车的产生就是其中应用的一个例子。但是在现目前的电动汽车应用中,还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由于电动汽车自身所能提供的阳光受照面积较小,所以现有电池电力转换受限,不能满足汽车远距离行驶的电力需求。2、受地球自转的影响,光照角度变化较大,所以现有光伏组件在进行转换时,电力时大时小,波动较大,造成电流不稳定,使得电流不易搜集和存储。3、由于电动汽车储电池受电的技术要求,(即电压、电流峰值范围的限制)不能适应太阳能发电质量的特点,部分电量不能容纳,造成电力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本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光伏系统,其能够将光能转化而来的电能,通过一级电量容纳单元、二级电能缓释放电单元的共同作用,解决了待充电电池受电技术受限,以及充电时电量波动太大的问题,减少了电力浪费,提高30%的电力利用效率。为了实现根据本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光伏系统,包括:将光能转变为电能输出的光伏组件、待充电车载电池,所述光伏组件与车载电池之间依次电连接有一级电量容纳单元、二级电能缓释放电单元,以通过对光伏组件输出电能的两级处理,提高电能的转化利用效率。优选的是,其中,所述一级电量容纳单元包括至少三个储能电路模块,所述储能电路模块的一端均电连接至一可变补偿电源模块。优选的是,其中,各所述储能电路模块均被设置为至少三层多路串联连接的集成电路;其中,各层集成电路中均包括依次电连接的二极管、第一电容器、三极管以及微型继电器。优选的是,其中,所述二级电能缓释放电单元包括由电阻和第二电容器构成的微分控制电路和积分控制电路。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电动汽车光伏系统还包括,与二级电能缓释放电单元以及车载电池电连接的充电控制单元,其通过检测车载电池的状态信息,设定二级电能缓释放电单元的电量输出参数,以实现对车载电池稳流充电。优选的是,其中,所述二级电能缓释放电单元还包括一输入控制端R,输出控制端C;其中,所述输入控制端R与可变补偿电源模块电连接,输出控制端C与充电控制单元电连接。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光伏组件被设置为预设大小、且位于汽车表面预设位置处的太阳光集能板。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充电控制单元包括相互通信连接的分流代偿模块、恒压模块以及恒压限流模块;其中,所述分流代偿模块与恒压模块、恒压限流模块均双向电连接,所述恒压模块与恒压限流模块单向电连接。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其一,通过设置的一级电量容纳单元,实现了将光能经过光伏组件转化而成的电能进行暂时的收集与存储,当电池需要充电的时候,其内的电量再向外释放,从而减少了电池充电时光照的影响。其二,通过设置的二级电能缓释放电单元,其能够将电量缓慢的释放至待充电电池,使电池在开始充电时,避免由于过大的电流,出现电池不受电的情况,降低电能的转化效率。其三,通过设置的终端控制器,其根据电池的状态信息,设定二级电能缓释放电单元的电量输入值和电量输出值,从而使电池的充电过程更加精确与智能。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电动汽车光伏系统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电动汽车光伏系统的充电控制单元的模块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电动汽车光伏系统的一种实现形式,其中包括:将光能转变为电能输出的光伏组件1、待充电车载电池2,电池为循环充电的锂电池;所述光伏组件与车载电池之间依次电连接有一级电量容纳单元3、二级电能缓释放电单元4,以通过对光伏组件输出电能的两级处理,提高电能的转化利用效率,通过设置的一级电量容纳单元、二级电能缓释放电单元,使电动汽车光伏系统提高了对电池充电的控制作用,保证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电流平稳,同时避免了较高的充电电流使电池不受电、降低电力利用效率的情况。采用这种方案具有充电电流稳定、电力利用效率高、可实施效果好的有利之处。并且,这种方式只是一种较佳实例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在实施本技术时,可以根据使用者需求进行适当的替换和/或修改。如图1所示,在另一种实例中,所述一级电量容纳单元包括至少三个储能电路模块5,所述储能电路模块的一端均电连接至一可变补偿电源模块6,通过设置的储能电路模块和可变补偿电源模块,实现将任何时候通过光伏组件转化而来的电量进行存储以备用,其实际作用相当于一个超大容量的电容器,保证电池在需要充电时,不受光照强度大小以及光照时间的影响,能够提供足够的电量。采用这种方案具有储存电量容量大、充电受外界光照变化影响小的有利之处。并且,这种方式只是一种较佳实例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在实施本技术时,可以根据使用者需求进行适当的替换和/或修改。如图1所示,在另一种实例中,各所述储能电路模块均被设置为至少三层多路串联连接的集成电路7;其中,各层集成电路中均包括依次电连接的二极管701、第一电容器702、三极管703以及微型继电器704,通过设置的多层集成电路,提高了一级电量容纳单元对电能的存储速度与效率。采用这种方案具有存储效率高、速度快、可实施效果好的有利之处。并且,这种方式只是一种较佳实例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在实施本技术时,可以根据使用者需求进行适当的替换和/或修改。如图1所示,在另一种实例中,所述二级电能缓释放电单元包括由电阻401和第二电容器402构成的微分控制电路和积分控制电路,通过微分控制电路的作用,使二级电能缓释放电单元能够将一级电量容纳单元的电量尽可能的吸收,通过积分控制电路的作用,又使二级电能缓释放电单元在对电池充电时能够平缓、稳定的输出。采用这种方案具有输出电量稳定、充电效果好的有利之处。并且,这种方式只是一种较佳实例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在实施本技术时,可以根据使用者需求进行适当的替换和/或修改。如图1、2所示,在另一种实例中,所述电动汽车光伏系统还包括,与二级电能缓释放电单元以及车载电池电连接的充电控制单元8,其通过检测车载电池的状态信息,设定二级电能缓释放电单元的电量输出参数,以实现对车载电池稳流充电。采用这种方案具有充电控制精确性好、可实施效果好的有利之处。并且,这种方式只是一种较佳实例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在实施本技术时,可以根据使用者需求进行适当的替换和/或修改。如图1所示,在另一种实例中,所述二级电能缓释放电单元还包括一输入控制端R(403),输出控制端C(404);其中,所述输入控制端R与可变补偿电源模块电连接,输出控制端C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动汽车光伏系统

【技术保护点】
电动汽车光伏系统,包括:将光能转变为电能输出的光伏组件、待充电车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与车载电池之间依次电连接有一级电量容纳单元、二级电能缓释放电单元,以通过对光伏组件输出电能的两级处理,提高电能的转化利用效率。

【技术特征摘要】
1.电动汽车光伏系统,包括:将光能转变为电能输出的光伏组件、待充电车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与车载电池之间依次电连接有一级电量容纳单元、二级电能缓释放电单元,以通过对光伏组件输出电能的两级处理,提高电能的转化利用效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电量容纳单元包括至少三个储能电路模块,所述储能电路模块的一端均电连接至一可变补偿电源模块。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汽车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储能电路模块均被设置为至少三层多路串联连接的集成电路;其中,各层集成电路中均包括依次电连接的二极管、第一电容器、三极管以及微型继电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电能缓释放电单元包括由电阻和第二电容器构成的微分控制电路和积分控制电路。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光伏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绵阳高新区正旭光伏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