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乘型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3252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3 02:43
一种鞍乘型车辆,具备:转向轴,其能够对前轮进行转向操纵;头管,其对上述转向轴进行轴支承;前部车身框架,其从上述头管向后方延伸,并具备左右分离的左右一对主框架;后部车身框架,其连接于上述前部车身框架,并向车身后方延伸;后轮,其配置于后部车身框架的下方;内燃机,其设于上述前部车身框架的下方;空气滤清器,其至少一部分配置于上述主框架之间,鞍乘型车辆的特征在于,左右一对上述主框架构成为左右各一根且上下较宽,上述空气滤清器具备在车辆侧视时延伸至上述主框架下方的鼓出部,在上述鼓出部设有在俯视时以与上述主框架的至少一部分重叠的方式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延伸部。

Saddle vehicle

A saddle type vehicle, includes a steering shaft, steering wheel to the shaft; the head tube and support on the steering shaft; the front frame, from the head pipe extending rearward, and have left right left a pair of left and right main frame; the rear body frame, which is connected to the the front of the body frame, and extends to the back of the body; the rear wheels, which are arranged on the frame below the rear body;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s arranged on the front bottom of the frame; the air filter, at least one part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main frame and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a saddle type vehicle, around the main frame around each become one of the upper and lower is wide, the air cleaner with the bulge to the bottom of the main frame extending in the vehicle side, the bulge is arranged in the main frame and to look at An extension that overlaps at least part of the frame and extends along the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wi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鞍乘型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鞍乘型车辆,特别涉及具备能够在受限的车身空间中确保容量的空气滤清器构造的鞍乘型车辆。
技术介绍
在以往的鞍乘型车辆中,例如,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从头管向车辆后方延伸的左右一对主框架朝向斜下方倾斜,以在乘车座椅的前方形成骑跨部。而且,对于需要较大的设置空间的空气滤清器,采用了在乘车座椅的大致下方配置于主框架间的构造。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08889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将要解决的课题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具有所谓骑跨部的构造中,在乘车座椅的下方侧设置有空气滤清器的情况下,不能较大地获取设置于乘车座椅下的例如行李箱、燃料箱等的容量。另一方面,若增大行李箱、燃料箱的容量,则存在不能增大空气滤清器的容量的问题。另外,虽然也考虑将空气滤清器的设置位置设于头管的紧后方侧,但难以以不增大主框架的宽度为前提增大空气滤清器的容量。本专利技术是鉴于前述事情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鞍乘型车辆,该鞍乘型车辆具备能够以不增大主框架的宽度为前提增大容量的空气滤清器构造。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1的专利技术具备:转向轴,其能够对前轮进行转向操纵;头管,其对上述转向轴进行轴支承;前部车身框架,其从上述头管向后方延伸,并具备左右分离的左右一对主框架;后部车身框架,其连接于上述前部车身框架,并向车身后方延伸;后轮,其配置于后部车身框架的下方;内燃机,其设于上述前部车身框架的下方;空气滤清器,其至少一部分配置于上述主框架之间,所述鞍乘型车辆的特征在于,左右一对上述主框架构成为左右各一根且上下较宽,上述空气滤清器具备在车辆侧视时延伸至上述主框架下方的鼓出部,在上述鼓出部设有在俯视时以与上述主框架的至少一部分重叠的方式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延伸部。技术方案2的专利技术为,在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构成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空气滤清器的壳体主体设有向上述壳体主体内供给外部空气的进气通道用开口,连接于上述进气通道用开口的进气通道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左右一对上述主框架间。技术方案3的专利技术为,在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构成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壳体主体,指向车辆后方地设有连接管用开口,指向车辆后方地设有连接于上述连接管用开口并向上述内燃机供给进气的连接管的至少一部分,上述连接管与上述连接管用开口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左右一对上述主框架间。技术方案4的专利技术为,在技术方案3所记载的构成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壳体主体由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构成,上述第一壳体构成与获取外部空气的上述进气通道连通的第一空间,上述第二壳体构成与上述连接管连通的第二空间,在上述鼓出部配置有将上述第一空间与上述第二空间隔开的过滤器元件。技术方案5的专利技术为,在技术方案4所记载的构成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壳体与上述第二壳体的接合面作为在大致车宽方向上扩展的面配置于上述鼓出部,上述过滤器元件在上述接合面被上述第一壳体与上述第二壳体夹持。技术方案6的专利技术为,在技术方案1~5中任一项所述的构成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鼓出部在车辆侧视时配置于由上述主框架、从上述内燃机的曲轴箱向车辆前方侧延伸的气缸、以及覆盖上述前轮的上方侧的前挡泥板包围的主框架下空间。技术方案7的专利技术为,在技术方案4~6中任一项所述的构成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二壳体设有后方向鼓出部,该后方向鼓出部被与上述第二空间划分开而与上述第一空间连通、并且朝向车辆后方鼓出,上述进气通道用开口设于上述后方向鼓出部。技术方案8的专利技术为,在技术方案3~7中任一项所述的构成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空气滤清器中,设于上述壳体主体的壳体前部的安装部紧固支承于在上述主框架的前部设置的托架,上述壳体主体的壳体后部连接支承于上述连接管。技术方案9的专利技术为,在技术方案8所记载的构成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安装部设于上述壳体主体的上述第二壳体。技术方案10的专利技术为,在技术方案3~9中任一项所述的构成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连接管连接有与上述空气滤清器分体构成的谐振器,上述谐振器配置于上述壳体主体内,在车辆俯视时有至少一部分位于上述主框架间。技术方案11的专利技术为,在技术方案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构成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鼓出部的上侧的鼓出部上面壁,在车辆上下方向上不与上述主框架重叠的位置设有对电装部件进行安装的电装部件安装部。技术方案12的专利技术为,在技术方案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构成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鼓出部的上侧的鼓出部上面壁,延伸至上述主框架的下端面附近的引导片以沿着向上述鼓出部后方延伸的后方延伸部的壳体侧面壁的方式突出设置。技术方案13的专利技术为,在技术方案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构成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空气滤清器的上端在侧视时延伸至上述主框架的上方。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技术方案1的专利技术,由于空气滤清器设于前部车身框架的主框架,因此能够增大车身后方的空间。另外,空气滤清器设于上下较宽的主框架之间,并具有在车辆侧视时从主框架向下方延伸的鼓出部,因此即使是部件数量较少的车身框架,也能够保护空气滤清器的一部分并且增大容量。另外,由于在鼓出部设有以在车辆上下方向上与主框架的至少一部分重叠的方式向车宽方向延伸的延伸部,因此能够进一步增大空气滤清器容量。根据技术方案2的专利技术,通过将连接于进气通道用开口的进气通道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左右一对主框架间,能够有效利用主框架间的空间。另外,连接于进气通道用开口的进气通道左右配置于主框架而向车辆后方延伸,因此能够难以将前轮所卷起的尘埃等吸入。根据技术方案3的专利技术,在壳体主体指向车辆后方地设有连接管用开口,指向车辆后方地设有与连接管用开口连接并向内燃机供给进气的连接管的至少一部分,连接管与连接管用开口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左右一对主框架间,从而能够有效利用主框架间的空间,能够确保车身后方以及上方的空间。另外,由于连接管用开口指向车辆后方,因此易于将连接管的至少一部分在主框架间沿主框架延伸。其结果,不仅能够有效地利用主框架间的空间,还能够利用主框架有效地保护连接管。根据技术方案4的专利技术,在鼓出部配置有将与获取外部空气的进气通道连通的第一空间、以及与连接管连通的第二空间隔开的过滤器元件,从而易于增大过滤器元件而增大过滤面积。根据技术方案5的专利技术,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接合面作为沿大致车宽方向扩展的面形成于鼓出部,从而能够较大地构成接合面,并且增大沿接合面配置的过滤器元件。另外,通过在接合面上夹持过滤器元件,使得过滤器元件的固定变得容易。根据技术方案6的专利技术,鼓出部在车辆侧视时配置于由内燃机的气缸、主框架、以及前挡泥板包围的主框架下空间,从而能够在主框架的下侧有效使用前挡泥板的后方并且是气缸上方的空间。并且,由于空气滤清器配置于气缸的附近,因此能够缩短从空气滤清器到气缸的进气路径,能够顺畅地进行进气。根据技术方案7的专利技术,在第二壳体设有被与第二空间划分开而与第一空间连通、并朝向车辆后方鼓出的后方向鼓出部,因此能够利用第二壳体侧的构造增大第一空间。另外,通过在第二壳体设置进气通道用开口,能够成为将连接管与进气通道的连接集中于第二壳体侧的结构。其结果,第一壳体不存在管类的部件的连接,能够容易地进行第一壳体的装卸,从而能够提高维护性。根据技术方案8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鞍乘型车辆

【技术保护点】
一种鞍乘型车辆(1),具备:转向轴(26),其能够对前轮(FW)进行转向操纵;头管(6),其对上述转向轴(26)进行轴支承;前部车身框架(7),其从上述头管(6)向后方延伸,并具备左右分离的左右一对主框架(17);后部车身框架(9),其连接于上述前部车身框架(7),并向车身后方延伸;后轮(RW),其配置于后部车身框架(9)的下方;内燃机(40),其设于上述前部车身框架(7)的下方;空气滤清器(50),其至少一部分配置于上述主框架(17)之间,所述鞍乘型车辆的特征在于,左右一对上述主框架(17)构成为左右各一根且上下较宽,上述空气滤清器(50)具备在车辆侧视时延伸至上述主框架(17)下方的鼓出部(50a),在上述鼓出部(50a)设有在俯视时以与上述主框架(17)的至少一部分重叠的方式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延伸部(50at)。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鞍乘型车辆(1),具备:转向轴(26),其能够对前轮(FW)进行转向操纵;头管(6),其对上述转向轴(26)进行轴支承;前部车身框架(7),其从上述头管(6)向后方延伸,并具备左右分离的左右一对主框架(17);后部车身框架(9),其连接于上述前部车身框架(7),并向车身后方延伸;后轮(RW),其配置于后部车身框架(9)的下方;内燃机(40),其设于上述前部车身框架(7)的下方;空气滤清器(50),其至少一部分配置于上述主框架(17)之间,所述鞍乘型车辆的特征在于,左右一对上述主框架(17)构成为左右各一根且上下较宽,上述空气滤清器(50)具备在车辆侧视时延伸至上述主框架(17)下方的鼓出部(50a),在上述鼓出部(50a)设有在俯视时以与上述主框架(17)的至少一部分重叠的方式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延伸部(50at)。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乘型车辆(1),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空气滤清器(50)的壳体主体(51)设有向上述壳体主体(51)内供给外部空气的进气通道用开口(51h),连接于上述进气通道用开口(51h)的进气通道(55)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左右一对上述主框架(17)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鞍乘型车辆(1),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壳体主体(51),指向车辆后方地设有连接管用开口(51i),指向车辆后方地设有连接于上述连接管用开口(51i)并向上述内燃机(40)供给进气的连接管(46)的至少一部分,上述连接管(46)与上述连接管用开口(51i)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左右一对上述主框架(17)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鞍乘型车辆(1),其特征在于,上述壳体主体(51)由第一壳体(51a)与第二壳体(51b)构成,上述第一壳体(51a)构成与获取外部空气的上述进气通道(55)连通的第一空间(S1),上述第二壳体(51b)构成与上述连接管(46)连通的第二空间(S2),在上述鼓出部(50a)配置有将上述第一空间(S1)与上述第二空间(S2)隔开的过滤器元件(5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鞍乘型车辆(1),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壳体(51a)与上述第二壳体(51b)的接合面(51p)作为在大致车宽方向上扩展的面配置于上述鼓出部(50a),上述过滤器元件(52)在上述接合面(51p)被上述第一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川野直池田英喜松村真实中野润一三浦胜己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