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戴嘉佑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仿生学的三段式快拆结构自平衡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08929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30 0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仿生学的三段式快拆结构自平衡车。所述基于仿生学的三段式快拆结构自平衡车包括车体,分列车体两侧的左车轮和右车轮,所述车体包括与左车轮连接的左腔体;与右车轮连接的右腔体,以及分别与左腔体和右腔体活动连接的中间腔体;所述中间腔体设有打开腔室的快拆结构;所述中间腔体内设有电池组件和控制电路板。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实现车轮的折叠,且结构简单,空间占用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仿生学的三段式快拆结构自平衡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平衡车控制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基于仿生学的三段式快拆结构自平衡车。
技术介绍
电动平衡车,又叫体感车、思维车,其运作原理主要是建立在一种被称为“动态稳定”的基本原理上,利用车体内部的陀螺仪和加速度传感器,来检测车体姿态的变化,利用伺服控制系统,精确地驱动电机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保持系统的平衡。现有的电动平衡车一般有两种,一种是车体上具有一个操作杆,使用者站在电动平衡车的脚踏平台上对操作杆进行操作,从而前进、后退及停止,这样的控制也称“手控”。另一种是车体由两部分组成,左部分和右部分之间通过转动机构实现相互转动,从而实现“脚控”。现有脚控的平衡车需要将电池组件、电路板放置在左/右踏板腔体,而左/右踏板腔体要同时考虑转轴、轮轴和电池组件、电路板的固定,结构复杂且不利于检修维护。另外两个腔体负重不一致,放电池组件的腔体明显要重很多,两侧操控力度要求就不一样,影响操控。专利技术人从人体对称平衡的生物学特征出发,提出了一种新的改进方案,提升平衡车的操控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检修维护的基于仿生学的三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基于仿生学的三段式快拆结构自平衡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仿生学的三段式快拆结构自平衡车,包括车体,分列车体两侧的左车轮和右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包括与左车轮连接的左腔体;与右车轮连接的右腔体,以及分别与左腔体和右腔体活动连接的中间腔体;所述中间腔体设有打开腔室的快拆结构;所述中间腔体内设有电池组件和控制电路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仿生学的三段式快拆结构自平衡车,包括车体,分列车体两侧的左车轮和右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包括与左车轮连接的左腔体;与右车轮连接的右腔体,以及分别与左腔体和右腔体活动连接的中间腔体;所述中间腔体设有打开腔室的快拆结构;所述中间腔体内设有电池组件和控制电路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仿生学的三段式快拆结构自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腔体包括容纳电池组件的第一腔室和容纳电路板的第二腔室;所述快拆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腔室端部的第一盖板,以及设置在第二腔室顶部的第二盖板;所述第一腔室与第一盖板相对的底部设有充电端子;所述电池组件尾部设有与充电端子配合的金属弹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仿生学的三段式快拆结构自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面向第一盖板的端部设有凹坑;所述凹坑开口处设有有端面平齐的横条。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仿生学的三段式快拆结构自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室顶部与第二腔室相邻的一侧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安装轴;所述第二盖板固定在所述安装轴上;所述第二盖板顶面跟第一腔室顶部平齐。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仿生学的三段式快拆结构自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室开口处的侧边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带通孔的凸台;所述第一盖板侧边设有凸条;凸条两端分别设有跟通孔配合的圆柱。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仿生学的三段式快拆结构自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嘉佑
申请(专利权)人:戴嘉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