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缩机高压排气孔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2504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3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缩机高压排气孔结构,所述排气孔的孔径为15.5mm,所述排气孔的孔深为14mm,所述排气孔的顶部设有孔口倒角,所述孔口倒角的角度为60°,所述排气孔的孔壁表面粗糙度为Ra0.4,所述排气孔孔径与所述孔口倒角的相交处设有过渡圆角一,所述过渡圆角一的半径为1mm,所述排气孔顶端面与所述孔口倒角的相交处设有过渡圆角二,所述过渡圆角二的半径为0.2mm,所述排气孔内壁上自上而下平行的开设有两个圆环形定位槽,每个所述圆环形定位槽中均设有一O形圈,两个所述O形圈之间的中心距为5mm,每个所述O形圈的厚度均为1.8mm,具有结构简单合理、密封性好、减压及缓冲能力好的特点,大大提高承受冲击压力的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缩机高压排气孔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排气孔结构,具体的说是一种压缩机高压排气孔结构。
技术介绍
汽车空调压缩机上的进气孔和排气孔是压缩机与系统的两个连接端口,其中排气孔位置是整个压缩机系统中压力最高的部位。目前在压缩机高压部位都会安装泄压阀,一般当高压达到3.8±0.3Mpa时都要求开启泄压保护,用于系统保护,避免发生爆炸现象,此时位于压力最高部位的排气孔位置就要承受平均3.8Mpa的压力而不泄漏,这样才能保证压缩机的安全运作。而目前设置在压缩机上的高压排气孔存在三个缺陷:第一,由于尺寸与孔壁粗糙度设置不合理,导致密封处易泄漏;第二,由于结构设置不恰当,存在锐边现象,在安装作业时会将设置到内部的O形圈表面割破,同样导致密封处易泄漏;第三,目前设置在高压排气孔内部的密封结构设置不合理,使其承受冲击压力的能力及缓冲能力较差,易出现偶发性泄漏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拟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密封性好、减压及缓冲能力好的压缩机高压排气孔结构,大大提高承受冲击压力的能力。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压缩机高压排气孔结构,所述排气孔的孔径为15.5mm,所述排气孔的孔深为14mm,所述排气孔的顶部设有孔口倒角,所述孔口倒角的角度为60°,所述排气孔的孔壁表面粗糙度为Ra0.4,所述排气孔孔径与所述孔口倒角的相交处设有过渡圆角一,所述过渡圆角一的半径为1mm,所述排气孔顶端面与所述孔口倒角的相交处设有过渡圆角二,所述过渡圆角二的半径为0.2mm,所述排气孔内壁上自上而下平行的开设有两个圆环形定位槽,两个所述圆环形定位槽的中心线与所述排气孔的中心线均在同一直线上,每个所述圆环形定位槽中均设有一O形圈,两个所述O形圈之间的中心距为5mm,每个所述O形圈的厚度均为1.8mm。作为优选,所述孔口倒角的角度为1.75×60°。本技术的有效成果: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对排气孔的孔径、孔深、孔口倒角和孔壁表面粗糙度进行了合理的设计,大大提高密封性能;在排气孔孔径与孔口倒角的相交处设置了过渡圆角一,在排气孔顶端面与孔口倒角的相交处设置了过渡圆角二,并对过渡圆角一和过渡圆角二进行了尺寸设计,在安装O形圈时有效避免其表面被损坏;在排气孔内壁上设置了两个圆环形定位槽,并在每个圆环形定位槽中均设置了O形圈,同时对O形圈进行了合理的尺寸设计,使其具有很好的减压和缓冲能力,大大提高承受冲击压力的能力,保证其密封性能,有效避免出现偶发性泄漏现象。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合理、密封性好、减压及缓冲能力好的特点,大大提高承受冲击压力的能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排气孔,2-孔口倒角,3-过渡圆角一,4-过渡圆角二,5-圆环形定位槽,6-O形圈。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压缩机高压排气孔结构,排气孔1的孔径为15.5mm,排气孔1的孔深为14mm,排气孔1的顶部设有孔口倒角2,孔口倒角2的角度为60°,排气孔1的孔壁表面粗糙度为Ra0.4,排气孔1孔径与孔口倒角2的相交处设有过渡圆角一3,过渡圆角一3的半径为1mm,排气孔1顶端面与孔口倒角2的相交处设有过渡圆角二4,过渡圆角二4的半径为0.2mm,排气孔1内壁上自上而下平行的开设有两个圆环形定位槽5,两个圆环形定位槽5的中心线与排气孔1的中心线均在同一直线上,每个圆环形定位槽5中均设有一O形圈6,两个O形圈6之间的中心距为5mm,每个O形圈6的厚度均为1.8mm,孔口倒角2的角度为1.75×60°。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对排气孔1的孔径、孔深、孔口倒角2和孔壁表面粗糙度进行了合理的设计,大大提高密封性能;在排气孔1孔径与孔口倒角2的相交处设置了过渡圆角一3,在排气孔1顶端面与孔口倒角2的相交处设置了过渡圆角二4,并对过渡圆角一3和过渡圆角二4进行了尺寸设计,在安装O形圈6时有效避免其表面被损坏;在排气孔1内壁上设置了两个圆环形定位槽5,并在每个圆环形定位槽5中均设置了O形圈6,同时对O形圈6进行了合理的尺寸设计,使其具有很好的减压和缓冲能力,大大提高承受冲击压力的能力,保证其密封性能,有效避免出现偶发性泄漏现象。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压缩机高压排气孔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缩机高压排气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孔(1)的孔径为15.5mm,所述排气孔(1)的孔深为14mm,所述排气孔(1)的顶部设有孔口倒角(2),所述孔口倒角(2)的角度为60°,所述排气孔(1)的孔壁表面粗糙度为Ra0.4,所述排气孔(1)孔径与所述孔口倒角(2)的相交处设有过渡圆角一(3),所述过渡圆角一(3)的半径为1mm,所述排气孔(1)顶端面与所述孔口倒角(2)的相交处设有过渡圆角二(4),所述过渡圆角二(4)的半径为0.2mm,所述排气孔(1)内壁上自上而下平行的开设有两个圆环形定位槽(5),两个所述圆环形定位槽(5)的中心线与所述排气孔(1)的中心线均在同一直线上,每个所述圆环形定位槽(5)中均设有一O形圈(6),两个所述O形圈(6)之间的中心距为5mm,每个所述O形圈(6)的厚度均为1.8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缩机高压排气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孔(1)的孔径为15.5mm,所述排气孔(1)的孔深为14mm,所述排气孔(1)的顶部设有孔口倒角(2),所述孔口倒角(2)的角度为60°,所述排气孔(1)的孔壁表面粗糙度为Ra0.4,所述排气孔(1)孔径与所述孔口倒角(2)的相交处设有过渡圆角一(3),所述过渡圆角一(3)的半径为1mm,所述排气孔(1)顶端面与所述孔口倒角(2)的相交处设有过渡圆角二(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惠龙沈泉倪雪玲陈烨徐少峰杨晨广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春晖空调压缩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