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音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2503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3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消音结构,包括消音件、固定板及端盖,消音件包括气路并设有缓冲腔,消音件设有腔体,固定板固定于消音件,固定板设有进气孔,端盖设有出气孔,进气孔和出气孔与缓冲腔连通,通过气路的气体在缓冲腔内压力得到释放,降低噪音。气体通过缓冲腔,使气体再次回旋减速,达到减小摩擦降低噪音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消音结构
本技术涉及微型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音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地方都会用到微型泵来输送气体。但是,现有的微型泵存在以下缺陷:微型泵在使用的过程当中噪音较大,在公众场合使用的时候,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且经常使用微型泵的人如果长期站在发出噪音的微型泵的附近的话,也会影响到使用微型泵的工作人员的听觉能力,影响工作人员的心情和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消音结构,其能解决微型泵噪音大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消音结构,包括消音件及固定板,所述消音件包括气路并设有缓冲腔,所述消音件设有腔体,所述固定板固定于所述消音件,所述固定板设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与所述缓冲腔连通,通过所述气路的气体在缓冲腔内压力得到释放,降低噪音。进一步地,所述气路包括进气管路及出气管路,所述缓冲腔包括第一回旋腔及第二回旋腔,所述进气管路与所述第一回旋腔连通,所述出气管路与所述第二回旋腔连通,所述固定板包括第一气管和第二气管,所述第一气管设有第一孔,所述第二气管设有第二孔,所述第一气管和第二气管收容于所述缓冲腔并抵触于所述消音件,通过所述进气管路的气体在第一回旋腔内沿所述第一气管回旋并通过所述第一孔,通过所述第二气管的气体从所述第二孔通过后并沿所述第二气管回旋,从所述出气管路排出。进一步地,所述消音结构还包括阀片,所述阀片固定于所述固定板,所述阀片覆盖于所述进气孔。进一步地,所述阀片包括第一膜片,所述第一膜片覆盖并抵触于所述进气孔。进一步地,所述消音结构还包括端盖,所述端盖设有出气孔,所述端盖固定于所述固定板。进一步地,所述阀片还包括第二膜片,所述第二膜片覆盖并抵触于所述出气孔。进一步地,所述端盖还包括混合腔,所述混合腔与所述进气孔和所述出气孔连通。进一步地,所述阀片位于所述固定板与所述端盖之间。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位于所述膜片与所述消音件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缓冲腔呈圆槽状。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气体通过缓冲腔,使气体再次回旋减速,达到减小摩擦降低噪音的目的。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消音结构中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图2为图1所示消音结构中一消音件的立体图;图3为图1所示消音结构的立体图。图4为图1所示消音结构中一固定板的立体图。图5为图1所示消音结构的剖视图。图中:100、消音结构;10、消音件;11、气路;111、进气管路;112、出气管路;12、缓冲腔;121、第一回旋腔;122、第二回旋腔;20、固定板;21、进气孔;22、第一气管;221、第一孔;23、第二气管;231、第二孔;30、阀片;31、第一膜片;32、第二膜片;40、端盖;41、混合腔;42、出气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5为本技术消音结构100的一较佳实施例,包括消音件10、固定板20、阀片30及端盖40。消音件10包括气路11及缓冲腔12,气路11包括进气管路111及出气管路112,缓冲腔12包括第一回旋腔121及第二回旋腔122,进气管路111与第一回旋腔121连通,出气管路112与第二回旋腔122。缓冲腔12呈圆槽状。固定板20设有进气孔21,包括第一气管22及第二气管23,第一气管22设有第一孔221,第二气管23设有第二孔231。阀片30包括第一膜片31及第二膜片32。端盖40包括混合腔41及出气孔42。组装消音结构100时,固定板20固定于消音件10,固定板20覆盖于缓冲腔12上,第一气管22和第二气管23收容于缓冲腔12并抵触于消音件10,阀片30位于端盖40与固定板20之间,端盖40固定于固定板20,第一膜片31覆盖并抵触于进气孔21,第二膜片32覆盖并抵触于出气孔42,进气管路111与第一回旋腔121、进气孔21及混合腔41连通,出气管路112与第二回旋腔122、出气孔42及混合腔41连通。使用消音结构100时,空气进气时,通过进气管路111进入第一回旋腔121,在第一回旋腔121内沿所述第一气管22回旋并通过所述第一孔221,进行一次回旋和缓冲后,第一孔221与进气孔21连通,从进气孔21进入混合腔41;出气时,第二孔231与出气孔42连通,气体通过出气孔42后,通过第二气管23的气体从第二孔231通过后并进入第二回旋腔122沿第二气管23回旋,进行二次回旋和缓冲后,从出气管路112排出。通过两次回旋,使气体再次回旋减速,达到减小摩擦降低噪音的目的。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消音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消音结构,包括消音件及固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件包括气路并设有缓冲腔,所述消音件设有腔体,所述固定板固定于所述消音件,所述固定板设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与所述缓冲腔连通,通过所述气路的气体在缓冲腔内压力得到释放,降低噪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音结构,包括消音件及固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件包括气路并设有缓冲腔,所述消音件设有腔体,所述固定板固定于所述消音件,所述固定板设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与所述缓冲腔连通,通过所述气路的气体在缓冲腔内压力得到释放,降低噪音。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路包括进气管路及出气管路,所述缓冲腔包括第一回旋腔及第二回旋腔,所述进气管路与所述第一回旋腔连通,所述出气管路与所述第二回旋腔连通,所述固定板包括第一气管和第二气管,所述第一气管设有第一孔,所述第二气管设有第二孔,所述第一气管和第二气管收容于所述缓冲腔并抵触于所述消音件,通过所述进气管路的气体在第一回旋腔内沿所述第一气管回旋并通过所述第一孔,通过所述第二气管的气体从所述第二孔通过后并沿所述第二气管回旋,从所述出气管路排出。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音结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华创科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